• 我的订阅
  • 人文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0 14:48:0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中国以“瓷的国度”享誉全球,千年窑火淬炼出独特的东方韵味。如今,汉服在海外平台掀起文化热潮,成为Z世代与世界对话的新语言。当千年瓷韵邂逅华裳之美,会激发怎样的文化火花?自5月8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推出“瓷韵华裳”系列报道,邀请您一同领略“瓷”与“裳”交织下的东方美学。

大河网讯 在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瓷器曾踏着海上丝路的浪花远渡重洋。那时,大洋彼岸的人们称其为“china”。而孕育这瑰宝的神秘东方大国,亦得名为“China”。如今,当汉服热席卷海外社交平台,中国传统服饰如同当年的瓷器一般,正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行走世界的新名片。

这份文化传承的脉络,在当代设计师的巧手下愈发清晰。天青汝瓷、万彩钧瓷、素净白瓷……越来越多的瓷器于汉服之上完成了传统美学的现代转译,来自汉服品牌“织造司”的设计师蔡晓彤就在将《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的“千峰翠色”染入衣料,让“china”所代表的东方文化符号以可穿可感的方式再次闪耀海外。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图源:网络

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衣物帐碑》,碑上明确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而与石碑同时出土的13件瓷器与之完全对应,使世人首次确知典型秘色瓷的真实面貌。据考古研究者判定,这些秘色瓷均属于越窑产品。此外,地宫中出土的一件八棱瓶,亦被认定为秘色瓷,即《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图源:网络

那秘色瓷“秘”在哪儿?这神秘的颜色源于青瓷,而又有别于一般青瓷。唐人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正是歌咏越窑的青色。而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则用“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盛赞越色青瓷中最极品的“秘色瓷”,证明其在千峰叠翠色的韵味上还有着明月漾春水般的光泽感。

实际上,法门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有青绿、青黄、青灰等诸多釉色,可知“秘色”并非指某种固定的颜色。或因这绿色美得无法形容,或因这绿色的配方来之不易,人们将这种瓷器称为“秘色”。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左图为《松石绿地粉彩冰梅纹盘》,右图为以该瓷器为灵感设计的汉服纹样。

除了从《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中撷取秘色,蔡晓彤在纹样上还借鉴了《松石绿地粉彩冰梅纹盘》。“冰梅纹”又称“冰裂梅花纹”,创制于清康熙年间。此纹样以仿宋官窑冰裂纹为底,点缀盛开的梅花或梅枝,形成“冰破梅开” 的视觉效果,蕴含 “寒梅傲雪” 的文化寓意。

在形制上,设计师选用 “唐褙子 + 圆领衫 + 褶裙” 的结构,既保留传统形制又兼顾实穿性。腰间悬挂梅花造型的香囊配饰,五瓣花形精巧别致,随步履轻晃,为整套服饰增添娇俏灵动之感。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以《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和《松石绿地粉彩冰梅纹盘》为灵感打造的汉服。

蔡晓彤告诉记者,瓷器与汉服的融合,本质是对传统美学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它既非简单的瓷器元素拼贴,也非对古代衣服形制的机械复制,而是结合了现代设计语言,以重新激活中国传统工艺中蕴藏的文化基因,并且通过服饰这一日常载体,使千年瓷器文化从博物馆的橱窗走入大众的生活中,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 “活态传承”。

截至目前,织造司已以《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建窑黑釉盏》等多种陶瓷文物为灵感,打造汉服产品。蔡晓彤告诉记者,中国名瓷名窑星罗棋布,优秀之作浩如烟海,未来织造司将结合更多精美瓷器展开设计,让传统陶瓷之美在汉服上焕发新生。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以罗山皮影戏为灵感设计的汉服。

事实上,织造司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远不止于瓷器,去年推出的汉服“影舞千秋”,便是以来自河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罗山皮影戏)为创作灵感源泉。将罗山皮影戏中灵动的轮廓线条、鲜明的配色方案以及镂空雕花技艺,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转化为服饰细节,使传统戏剧艺术以立体鲜活的方式绽放在汉服之上。

“织造司未来的产品设计必然少不了河南元素。”在蔡晓彤看来,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服饰设计提供了丰沃土壤。这片土地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根脉,不仅拥有12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更留存着甲骨文、石窟造像等多元文化瑰宝。未来,织造司将继续以现代设计诠释传统美学,推动华夏文化以服饰为载体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张雅涵/文 杨露露/视频)

推荐阅读

瓷韵华裳①丨寻色汉服 探秘天青之韵

瓷韵华裳②丨跟着唐俑学穿搭!一键解锁千年时尚密码

瓷韵华裳③丨千年釉色织就现代风雅

瓷韵华裳④丨嘀!请接收来自巩义窑的多巴胺穿搭

编辑:祝萍审核 :郭同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0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抹“秘色”,何以灵动千年
...青瓷重器,青黄色瓷体、淡雅的如意云纹间,足以窥见近千年前青瓷匠人炉火纯青的技艺。 吴越国时期的秘色瓷,对成品质量极为考究。“首先,瓷器讲求薄胎,修坯也要求十分规整。上釉的配
2024-08-20 15:14:00
慈溪龙窑首窑开窑!800余件越窑青瓷惊艳出窑
...将一个个匣钵捧了出来。在孙威看来,龙窑在上林湖地域千年以前就断烧了,这是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恢复以后第一次用传统龙窑来烧制越地的青瓷,意义重大,马虎不得。烧制的瓷器。通讯员供图“
2024-01-15 10:22:00
海报丨瓷韵华裳 流转千年的美学诗篇
...堡总领事馆、中国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总领事阮宗泽等。千年窑火,映照东方神韵;一袭华裳,穿越古今时空。未来,更多沉睡于典籍与文物中的传统文化将在一针一线、一裁一剪间焕发新生,化作
2025-06-27 13:07:00
中国古代陶瓷界的双璧辉映
...封闭则衰”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龙泉窑以青瓷之美独步千年,却因明朝的封闭和固守传统而式微;景德镇窑以青花瓷之变开创新局,紧追龙泉窑步伐,终一跃成为“天下窑器之所聚”。通过系统梳
2025-04-28 15:24:00
揭秘南宋官窑“前生后世”
讲座现场杭州日报讯 宋韵文化,千年风雅。南宋官窑瓷器的艺术造型庄重、古朴、典雅,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极简美学和艺术审美影响深远。“杭州孕育了陶瓷艺术的巅峰——南宋官窑。它们是
2024-09-19 06:59:00
浙江临安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3件为国宝级文物,占浙江省国宝级文物数量的1/6。欣赏千年越窑风采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来。展厅里山水画卷映衬环绕,展柜灯光将3件秘色瓷的温润釉色、器形细节一一照亮。越窑青瓷褐
2023-10-17 15:15:00
长沙窑的瓷器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
...襟。原汁原味的唐朝文化,可媲美敦煌遗书 如何想象,千年前的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在瓷上题创作,把日常的生活、眼里的美都以诗文的形式,留在了瓷器器皿上。有不
2023-08-06 19:39:00
...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与西站枢纽公司共同打造的“西站两千年——李家塘遗址文物展”正免费对外展出。东晋时期青瓷褐彩羊首壶残件首先映入眼帘,这件文物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悉,
2023-08-04 09:41:00
杭州日报讯 越窑青瓷的美为世人所瞩目,这件唐越窑青釉横把壶更是其中的珍品,也是反映当时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壶高10.7厘米,口径4.1厘米,底径6.2厘米。唐越窑青釉横把壶
2025-02-21 06: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