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0 14:48:0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中国以“瓷的国度”享誉全球,千年窑火淬炼出独特的东方韵味。如今,汉服在海外平台掀起文化热潮,成为Z世代与世界对话的新语言。当千年瓷韵邂逅华裳之美,会激发怎样的文化火花?自5月8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推出“瓷韵华裳”系列报道,邀请您一同领略“瓷”与“裳”交织下的东方美学。

大河网讯 在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瓷器曾踏着海上丝路的浪花远渡重洋。那时,大洋彼岸的人们称其为“china”。而孕育这瑰宝的神秘东方大国,亦得名为“China”。如今,当汉服热席卷海外社交平台,中国传统服饰如同当年的瓷器一般,正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行走世界的新名片。

这份文化传承的脉络,在当代设计师的巧手下愈发清晰。天青汝瓷、万彩钧瓷、素净白瓷……越来越多的瓷器于汉服之上完成了传统美学的现代转译,来自汉服品牌“织造司”的设计师蔡晓彤就在将《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的“千峰翠色”染入衣料,让“china”所代表的东方文化符号以可穿可感的方式再次闪耀海外。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图源:网络

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衣物帐碑》,碑上明确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而与石碑同时出土的13件瓷器与之完全对应,使世人首次确知典型秘色瓷的真实面貌。据考古研究者判定,这些秘色瓷均属于越窑产品。此外,地宫中出土的一件八棱瓶,亦被认定为秘色瓷,即《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图源:网络

那秘色瓷“秘”在哪儿?这神秘的颜色源于青瓷,而又有别于一般青瓷。唐人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正是歌咏越窑的青色。而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则用“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盛赞越色青瓷中最极品的“秘色瓷”,证明其在千峰叠翠色的韵味上还有着明月漾春水般的光泽感。

实际上,法门寺出土的13件秘色瓷有青绿、青黄、青灰等诸多釉色,可知“秘色”并非指某种固定的颜色。或因这绿色美得无法形容,或因这绿色的配方来之不易,人们将这种瓷器称为“秘色”。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左图为《松石绿地粉彩冰梅纹盘》,右图为以该瓷器为灵感设计的汉服纹样。

除了从《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中撷取秘色,蔡晓彤在纹样上还借鉴了《松石绿地粉彩冰梅纹盘》。“冰梅纹”又称“冰裂梅花纹”,创制于清康熙年间。此纹样以仿宋官窑冰裂纹为底,点缀盛开的梅花或梅枝,形成“冰破梅开” 的视觉效果,蕴含 “寒梅傲雪” 的文化寓意。

在形制上,设计师选用 “唐褙子 + 圆领衫 + 褶裙” 的结构,既保留传统形制又兼顾实穿性。腰间悬挂梅花造型的香囊配饰,五瓣花形精巧别致,随步履轻晃,为整套服饰增添娇俏灵动之感。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以《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和《松石绿地粉彩冰梅纹盘》为灵感打造的汉服。

蔡晓彤告诉记者,瓷器与汉服的融合,本质是对传统美学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它既非简单的瓷器元素拼贴,也非对古代衣服形制的机械复制,而是结合了现代设计语言,以重新激活中国传统工艺中蕴藏的文化基因,并且通过服饰这一日常载体,使千年瓷器文化从博物馆的橱窗走入大众的生活中,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 “活态传承”。

截至目前,织造司已以《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建窑黑釉盏》等多种陶瓷文物为灵感,打造汉服产品。蔡晓彤告诉记者,中国名瓷名窑星罗棋布,优秀之作浩如烟海,未来织造司将结合更多精美瓷器展开设计,让传统陶瓷之美在汉服上焕发新生。

瓷韵华裳⑤丨瓷韵“越”千年 衣袂织新章

图为以罗山皮影戏为灵感设计的汉服。

事实上,织造司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远不止于瓷器,去年推出的汉服“影舞千秋”,便是以来自河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罗山皮影戏)为创作灵感源泉。将罗山皮影戏中灵动的轮廓线条、鲜明的配色方案以及镂空雕花技艺,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转化为服饰细节,使传统戏剧艺术以立体鲜活的方式绽放在汉服之上。

“织造司未来的产品设计必然少不了河南元素。”在蔡晓彤看来,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服饰设计提供了丰沃土壤。这片土地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根脉,不仅拥有12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更留存着甲骨文、石窟造像等多元文化瑰宝。未来,织造司将继续以现代设计诠释传统美学,推动华夏文化以服饰为载体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张雅涵/文 杨露露/视频)

推荐阅读

瓷韵华裳①丨寻色汉服 探秘天青之韵

瓷韵华裳②丨跟着唐俑学穿搭!一键解锁千年时尚密码

瓷韵华裳③丨千年釉色织就现代风雅

瓷韵华裳④丨嘀!请接收来自巩义窑的多巴胺穿搭

编辑:祝萍审核 :郭同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0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抹“秘色”,何以灵动千年
...青瓷重器,青黄色瓷体、淡雅的如意云纹间,足以窥见近千年前青瓷匠人炉火纯青的技艺。 吴越国时期的秘色瓷,对成品质量极为考究。“首先,瓷器讲求薄胎,修坯也要求十分规整。上釉的配
2024-08-20 15:14:00
慈溪龙窑首窑开窑!800余件越窑青瓷惊艳出窑
...将一个个匣钵捧了出来。在孙威看来,龙窑在上林湖地域千年以前就断烧了,这是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恢复以后第一次用传统龙窑来烧制越地的青瓷,意义重大,马虎不得。烧制的瓷器。通讯员供图“
2024-01-15 10:22:00
海报丨瓷韵华裳 流转千年的美学诗篇
...堡总领事馆、中国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总领事阮宗泽等。千年窑火,映照东方神韵;一袭华裳,穿越古今时空。未来,更多沉睡于典籍与文物中的传统文化将在一针一线、一裁一剪间焕发新生,化作
2025-06-27 13:07:00
中国古代陶瓷界的双璧辉映
...封闭则衰”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龙泉窑以青瓷之美独步千年,却因明朝的封闭和固守传统而式微;景德镇窑以青花瓷之变开创新局,紧追龙泉窑步伐,终一跃成为“天下窑器之所聚”。通过系统梳
2025-04-28 15:24:00
揭秘南宋官窑“前生后世”
讲座现场杭州日报讯 宋韵文化,千年风雅。南宋官窑瓷器的艺术造型庄重、古朴、典雅,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极简美学和艺术审美影响深远。“杭州孕育了陶瓷艺术的巅峰——南宋官窑。它们是
2024-09-19 06:59:00
浙江临安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3件为国宝级文物,占浙江省国宝级文物数量的1/6。欣赏千年越窑风采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来。展厅里山水画卷映衬环绕,展柜灯光将3件秘色瓷的温润釉色、器形细节一一照亮。越窑青瓷褐
2023-10-17 15:15:00
长沙窑的瓷器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
...襟。原汁原味的唐朝文化,可媲美敦煌遗书 如何想象,千年前的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在瓷上题创作,把日常的生活、眼里的美都以诗文的形式,留在了瓷器器皿上。有不
2023-08-06 19:39:00
...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与西站枢纽公司共同打造的“西站两千年——李家塘遗址文物展”正免费对外展出。东晋时期青瓷褐彩羊首壶残件首先映入眼帘,这件文物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悉,
2023-08-04 09:41:00
杭州日报讯 越窑青瓷的美为世人所瞩目,这件唐越窑青釉横把壶更是其中的珍品,也是反映当时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壶高10.7厘米,口径4.1厘米,底径6.2厘米。唐越窑青釉横把壶
2025-02-21 06: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