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樱桃树常见的病害,在生产中,若不及时防治,常引起叶片严重穿孔、干枯,甚至发生早期落叶,影响树体的营养储备、树势、花芽分化等。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一个大斑,焦枯脱落而穿孔,其边缘不整齐。果实染病形成暗紫色中央稍凹陷的圆斑,边缘水渍状。
春季开花时,病原菌从气孔侵入叶片,随温度升高病原菌开始繁殖并形成病斑,最适发病温度25℃~26℃。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干燥时,病斑及其周围常发生小裂纹,严重时产生不规则大裂纹,裂纹处常被其他病菌侵染而引起果腐。所以,花后是樱桃细菌性穿孔病预防扩散蔓延的关键时期,应及时防治樱桃细菌性穿孔病。
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果园排水,合理修剪,降低果园湿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秋后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樱桃树要单独建园,不要与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混栽,应建在距离桃、李、杏园较远的地方。
化学防治
谢花后,选择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5%噻霉酮水剂8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天~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次~3次。
(杨淑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