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读《三国演义》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某某率军百万出征,誓要拿下城池……
似乎在古代打仗时,作为一个主公,手下没有个百万将士,都不好意思出来和别人打招呼,生怕会弱了气势。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总人口数不过7672881人,如果孙曹刘各拥兵百万,岂不是意味着普天之下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兵?
当然,《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自然有一定的艺术加工,那么在正史上,一个王朝在鼎盛时期,能够支撑起多少兵马?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公认的鼎盛王朝从前到后分别有汉、唐、宋、明,若要讨论历史上王朝巅峰时能够有多少兵力,将这四个王朝拎出来研究一下,就能明白个大差不差。
汉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强盛至极的朝代,根据历史专家结合史料研究,推断出了西汉时期,国家军队人数最多时也不过百万。
这里的不过百万,不是说区区百万,而是还不到一百万,实际上只有七十万,这还是包含了中央军队和各郡国的军队在内的数字。
南昌大学历史系的胡宏起曾发表过《汉代兵力论考》,在文中结合一些史料对两汉的兵力总额进行了一些考究,根据这份资料显示,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位时期的兵力总额大约为60-80万,这个中的话就是70万。
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另一位汉史研究者李开元在他的《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汉初军功收益阶层研究》中,通过层层考究,推断出汉初时期西汉的兵力总额也是在60-80万上下。
而汉朝的巅峰时期,就是在武帝、宣帝两朝,这之后便逐渐走向了衰败,军队人员数量也逐渐减少。
到了东汉时期,兵力的总额就更加稀少了,只有30万左右,还不及西汉鼎盛时期的一半之数,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经过了西汉常年的征战和王莽作乱,百姓早已厌倦了天天打仗的乱世,刘秀也深知这一点,便休养生息,减少了军队的人数。
汉朝之后的鼎盛王朝便是李唐了,作为与汉朝并称的唐朝,又有多少兵马呢?答案是同样不过百万之数。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唐朝全国一共有634个府,这些府相当于现代的军营,每一个府都以人数的多少来划分层次,1200人以上的为上府,1000人的为中府,800人的为下府。
根据各个级别的府的数量来计算的话,唐朝所拥有的兵力总额,大概是在65万上下,与西汉时期所差无几。
这个数字是李世民在位时期,唐朝的兵力总额数量,而到了一百年后的开元盛世的时候,这个数字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只是在80万上下浮动,也就是说,唐朝在鼎盛时期所拥有的兵力,也不到百万之数。
虽然在数字上面,唐朝与汉朝相差不大,但是在实际的战斗力上面,唐军应该是要胜过汉军的,这是因为唐朝是汉朝之后七百年的朝代,这七百朝中兵家的思想和战术体系都发展了很长的时间,武器装备也要好上不少,战斗力自然会更胜一筹。
唐朝之后便是赵宋,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所以军队人数也会少一些?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宋朝的兵力之多,甚至超过了此前的汉唐两朝。
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建立初期的兵力总额只有30多万人,而在最为鼎盛的仁宗朝,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125万,也有说是160万,但无论哪一个,都已经是唐汉所无法比拟的。
或许是知道军中人员众多,之后的宋英宗和宋神宗都进行了裁军,到了宋神宗末期,这一数字缩减到了90万左右,即便是在后来受尽屈辱的徽钦二朝,宋朝的军队人数也有70万上下。
然而,坐拥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军队的宋朝,却屡次在面对只有二三十万兵马的金军败下阵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皇帝不信任武将,前线将领没有实际权力,而且军中腐败现象横行,这样的一支军队,徒有其表。
明朝时期的军队规模,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时候,拥有的兵力大约是100万,而到了朱棣时期,他多次亲征,将明军的规模扩大到了150万之多。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棣在位时期明军的总人数达到了280万,但根据史学家的考量,这个数字极有可能只是一个虚数,真正的兵力数量应该就在150万上下,但无论是哪一个,都已经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军队人数的巅峰。
对比下来,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在一个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所能拥有的兵力总额,最多也就150万上下,这还是建立在国家四处征战的基础上,如果是换做比较和平的王朝,那这个数字会大打折扣。
这么看来,小说中动辄上百万兵力的描写,纯粹是作者的夸大,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来达到描绘一幅浩大的景象,这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历史上的巅峰王朝,所能拥有的兵力,最多也就百万之数。
在横向对比了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兵力总额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一个王朝能够拥有多少兵马,一取决于这个王朝的国策是好战还是追求和平,第二便是取决于这个朝代的经济水平。
第一点原因很好理解,西汉是一个好战的朝代,整个西汉可以说就没有停过对外征战,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型战事几乎没有停过,如此好战的风格,自然会使国家军队的人数非常多,在宋朝之前,汉朝的兵力总额,就是最多的朝代,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点原因也理所当然,毕竟一个庞大的军队所需要的军费开支,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如果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够发达的话,根本没有能力支撑起如此规模的军队。
在西汉建立的前几十年里,国家一直采取的都是无为而治的理念,民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得以被激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掘,而且政府还鼓励民众经商。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汉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商人,政府部门也会“兼职经商”,国家经济在历经秦末的战乱之后,迎来了一次迅速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经济已经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才使得国家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撑起规模庞大的军队。
后面的唐宋也是如此,这两朝的兵马总额最高的时期,都是在相对应的盛世时期,比如唐朝的开元盛世和宋朝的仁宗盛世。
开元盛世不用多说,这是唐玄宗即位后,唐朝迎来发展顶峰,当时国家经济水平已经冠绝全球,长安城内到处都是外国的使者,盛唐之景象不是说说而已。
宋朝更是如此,市井经济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迎来了历史上的顶峰,透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就能看出汴京城内的商业是多么发达。
最重要的是,仁宗时期迎来了一段长达四十余年的和平,民生、经济、文化等在这期间飞速发展,使得宋朝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方才有能力撑起庞大的军队开支。
明朝的状况和西汉有些类似,都是因为国家征战的需要而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消灭残存的元势力和抵御周边蛮夷的侵袭,如瓦剌等,保留了大量的军队。
朱棣在位时期更是如此,数次亲征漠北,开疆拓土,都需要军队来支撑,这与西汉如出一辙,都是好战的国策决定。
综合而言,一个王朝能够拥有多少兵马,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才是政策所需,因为经济建设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作为地基,根本不可能发展规模庞大的军队。
军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体现,军强则国强,但人数只是军队强弱的一个指标而已,并不能代表整个军队的实力。
在古代时期,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人数来衡量一支军队的强弱,这是因为在当时各国之间的发展水平大差不差,谁也不比谁先进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数就成了最能体现战力的一个指标,所以小说中夸大军队人数的做法也就屡见不鲜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