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参观禁毒展,筑起人生安全防线。 胡拥军 摄
本报记者 胡拥军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校园文明折射社会文明。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三亚市第二小学在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中,一直将环境育人和文化浸润并举,让孩子们成为最美的自己。
2月27日,记者走进该校看到,校园内一步一风景,绿植高低错落有致,教学楼各处醒目的位置上张贴着教育宣传标语或学生作品,这所展示着新时代风采的小学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德育处主任陈峰介绍,学校把文明校园创建纳入日常管理,每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运用多种载体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三爱”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角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校内走廊、墙壁等,开展文明教育,让文明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
为丰富全校师生课余生活,学校利用课后时间经常举办“礼仪文化”“家训建设”等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家长成立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交通点赞、助残敬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等实践活动,提高儿童少年社会责任意识,让文明创建润物细无声,把文明风尚延伸到家庭、社会当中,形成精神文明创建合力。
“不仅是家校联动,更是一种爱的传递,一种文明的传承,为孩子架起了一道安全防线,让孩子自觉融入到文明中去。”学生家长李青说。
“通过系列活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把学校文明带进社区、带进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让中华礼仪继续传承下去。”陈峰说。
此外,学校还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通过创建种植园,种植玉米、豆角等蔬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种植园里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也享受丰收的喜悦。”该校二年级学生李鳌说。
“今后还将常态化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画兴趣社团建设,熏陶学生的气质,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各种行为能力,让每一个孩子们成为最美的自己。”陈峰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