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郝经,字伯常,宋末元初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学者文人,郝经精通字画,著述颇丰。
郝经因其学问品行出众,在1243年以后,先后被蒙古元帅贾辅和张柔聘为家中设馆的教师。期间,郝经结识了金朝遗老元好问和理学大师赵复。元好问遂相与论作诗作文法。
1253年,郝经被引荐于忽必烈,传授治国安民之道,深得忽必烈赏识,遂留于王府。郝经较早地提出了“汉法”,主张迁都燕京,与南宋议和,偃兵息民等,均为忽必烈所接受。他多次下令禁暴行,使蒙古军队基本上停止了掳掠与滥杀。
元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授郝经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令其出使南宋议和。
然而,南宋奸相贾似道却对郝经一行的到来极度恐慌,其主要是害怕过去冒功鄂州(今湖北武汉)却敌的劣迹败露。
于是,在郝经等人一入宋境,贾似道便把郝经一行拘禁于真州(今江苏仪征),从此身陷囹圄长达十六年之久。
在此期间,郝经曾多次上书南宋君臣,但在贾似道的阻止下,一切努力均付之东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