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老家建房,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家过年期间讨论的热门话题。我一直对这个话题有所抗拒,但今年回老家过年时,听了85岁的公公说的一番话,让我大开眼界。
他说了一句话,让我深思不已:“老家的房子就好比国家的核武器,或许用不上,但必须得有。”
我公公有五个儿子,其中三个在城里的体制内单位工作,另外两个在县城经营小生意,日子都过得去。
公婆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觉得作为父母,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就应该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一处宅子,这样才算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
老家里有五处宅子,其中一处是最老的老宅子,也是公公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长大的地方。其余四处宅子,有两处是后来换地建起来的,本来是打算给两个哥哥结婚时用的。
据婆婆说,以前结婚时,媒人要先看有没有宅子才会介绍婚事。家里当时没有地皮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公只好用家里的良田跟另一个生产队的人换了两块旱地,为两个哥哥建了房子,这样才娶到了媳妇。
两个嫂子嫁过来后,生了孩子,孩子需要老人帮忙照看,但新建的房子离老屋较远,不方便来回奔波,因此两嫂子宁愿在老宅子里住下,新建的房子就这样荒废了。
随着侄子侄女们长大,老屋逐渐不够住了。公公便花钱从邻居那里买下一块空地,为每个哥哥又建了一座五间连排的两层楼房。
公婆这一辈子,共建了五处宅子,实在是令人敬佩。
家里虽然房子不少,但让我们最有感情的,还是那处最老的宅子。
老宅子占地300多平米,是一座传统的四合院式老房子。正中是宽敞的堂屋,两边分别是两间卧室,共五间房间一字排开。
在中间的院子里,一片宽大的天井被厚实的大石块围绕着。这座老房子看起来已经有些破旧,但却承载着几兄弟美好的记忆。
厨房和杂物房分别在天井的两边,一侧是烟火气息浓厚的厨房,另一侧则是堆满旧物的杂物房。
从天井走出去就是院门,土砖垒成的门廊历经风雨仍然坚固。
村里人说,我们老宅子风水好,男丁兴旺,甚至还出了几个文曲星。这地方真应该好好珍惜。
确实,那个年代,家里出了三个大学生可不容易。我们家的男丁也真是兴旺,九个孙子中竟然只有两个孙女。
多年前,有兄弟提出重建老宅子的想法。当时,侄子侄女们还在读书,大家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仅是一提而已,随即便被遗忘了。
然而,近些年来,每年回家过年时,拆建老宅子的话题总会被提起。尤其是公公年事渐高,对重建老宅的愿望愈发强烈。
今年过年,从除夕到初三,每天吃过饭后,公公都会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并列举了许多重建老宅的理由。
公公说:“老家是根,无论我们离家创业多远,老家永远是我们的归宿。”
他接着说道:“你们三个在城里,虽然买了房,甚至老四买了几套,但你们仔细想想,你们拥有的这些房子里,哪一样真正属于你们自己了呢?”
“你们的屋顶就是楼上邻居的地板,地板是楼下邻居的天花板,连墙壁都是邻居家的墙。除了那套房子里的空气是真正属于你们的外,其他的一切都不是。”
这番话让我们深思。以前为什么没想到呢?听了这番话,似乎也很有道理。
我记得去年,楼上邻居的水龙头爆裂,结果水淹了一屋子,楼上成了“水漫金山”,我们家下面则成了“水帘洞”,简直分不清了。
公公继续说:“不仅要考虑现在,还要往后看。等你们老了,甚至不在人世间了,谁来给你们上坟?”
“老家还有一间屋子在那里,还有个根在那里,还有我们的念想。你们的孙子们会知道他们的父辈是从哪里来的。”
“别和我提什么死后埋在公墓之类的话,那公墓使用权也只有三十年。你们能保证三代以后还有人为你们续费吗?到那时,你们将化为尘土,无影无踪。”
“回到老家,那才是真正的归宿。再说,我们老宅子的风水这么好,这样的地块这样的房子,就这样废弃了,真是太可惜了。”
“你们不回来建房子总有一百个理由,说要大几十万,那是你们穷,说农村购物不方便,那是你们没本事。回农村建房子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将来。”
“不要觉得自己在城市生活得多么好,有多么有见识。那只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而已。落叶归根这句话,人老了才会悟出其中的含义。”
“听爸爸的吧!”
趁我还在的时候,回去建房吧,等我不在了,想建也一定能建。
家里的房子就像是国家的核武器,或许不会真的用到,但必须得有备无患。
过年期间,听着公公说这些深刻的话语,让我们心情有些沉重。但仔细一想,这似乎确实有些道理。
我们兄弟几个商量了一下,如果要在老宅子上建新房的话,也不必将老房完全拆掉。可以利用现有的空地,建一座带有院子的房子,设计成五层,每个兄弟一层。
我们大致预算了一下,如果把老房子拆除重建,单单拆除费用可能就要花费约5万块钱。
至于后续的房屋建设费用,几年前听人说建筑主体每平米大约需要600块钱左右,我们的地块大约有350平米,每层大概需要21万左右,五层总共就是105万。
但这只是主体建设的费用,还需要加上后期的装修和院子建设费用,总的来说,想要建好房子至少需要200万。
一算下来,这个数字让我们有些吓了一跳。
现在我们兄弟几个的情况是这样的:
老大的两个孩子已经在城里工作,并且已经结婚生子。前些年,他们经济上还算宽裕,但自从生了第二个孩子后,生活压力也变得不小。
老二在城里经营着一家小公司,虽然资产不少,但可支配的资金并不多。虽然他本人有固定工资,但还要负担女儿的学费,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结余。
老三和他的妻子在区里的大单位工作,收入不错。但他们的儿子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还刚交了一个女朋友。未来几年,可能需要购买结婚的房子,尽管手头上的钱不少,但也不敢随意动用。
老四在县城经营一些生意,但他的情况更加困难。他的两个儿子在城里的小企业打工,这些年来,工作一直不太稳定,随时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如果两个儿子哪天失业了,房贷还得由他来补贴,手头的积蓄也不敢随意动用。
我是老五,和妻子在一般的单位工作,工资不算高。虽然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节省,手头上也有几十万的积蓄。但如果把所有的钱都拿回老家建房,我们就没有任何备用资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年来,我们俩时不时地有些小病小痛。真担心有一天需要大笔开支,却手头缺乏应对的资金。因此,我们还是不太愿意把口袋里的钱全数拿回老家建房。
总结一番后,我们觉得公公的话说得有道理,但眼下让我们回去建房还有些难度。
原本回家过个欢乐祥和的年,我们买了很多年货,像是大闸蟹、小龙虾,还跑到山姆店去挑选优质的牛肉。
在发红包的时候,纷纷发出几千块钱的大额红包,一点也不心疼。
当公公提到建房的事情时,我们仔细做了预算后,突然觉得过年花的钱有些过头了。
一年辛苦工作挣钱,都是为了让生活越过越好,但要是为了回老家盖房子,把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拉下来了,这也太不值得了。
不过,看到公公和几个哥哥们满怀憧憬地谈论着房子建成后的美好景象,他们脸上洋溢的满足感,又觉得不去建有些可惜。
我记得去年,我办公室的男同事说过:
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根本不懂那种情怀。我们刚在老家建了个小院,打算每月回去看看,或许不能每次都去,但心里也踏实。每次有邻居办红白喜事,我都会去凑个热闹,虽然现在连个床都还没搬过去,但这就是家的感觉。
还有人说:城里的房子不是家,只是个住宿地方,而农村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是自己祖宗的根。
这么夸张吗?
考虑了这些因素,我犹豫了两天,细细思量了两天,最后对老公说,如果公公和几个哥哥们非要盖房子,我们就不参与了。能力有限,但如果只是重新翻修老房子的话,我愿意出5万用于翻修。
我相信,真正有爱的家,不在乎它的结构,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故事和记忆。
回到老家建房固然是好,但如果这样会影响到现在的生活质量,我觉得不值得。
希望我的决定不会影响到家里几兄弟之间的和睦。
对于我们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必须要花光所有积蓄回老家建房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