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15 06:42: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距离春节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家族群里开始热闹起来。大伯哥率先发言,询问大家最近的生活状态。大姑姐简洁回应:“还不错。”

声明: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感觉气氛尚未冷场,大伯哥提出了一个邀约:“今年春节,让我们大家抽出时间聚一聚吧。尽管爸爸已经不在了,但我们姐弟之间的亲情是不可分割的,不应该因此而疏远。”

或许是看到群里没人接话,大伯哥继续说:“过年夜饭是少不了的,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有意义。一年到头,不就是为了这一顿吗?”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经过一段时间,依然没有人说话。正在考虑是否给老公打电话咨询处理方法时,他正好发来一条微信,建议我不要回应,当作没看见。看状况,我也照做了。

这时,大姑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过年时,互相在群里问个好就够了,真的没必要大老远跑一趟。毕竟大家都挺忙的,有那时间不如在家休息两天。”

看到大姑姐的发言,其他人纷纷跟进,表示工作忙、时间紧等理由,暗示不打算和大伯哥聚会。

众人兴致缺缺,大伯哥也无法改变局面。感觉脸上无光,他在群里不再发言,让群聊重新陷入死寂。

没人能预料到,这个曾经欢声笑语的群聊,如今变得死气沉沉。曾是家族群,包含姐弟仨的三家人和我公公。

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测的变故,不久之后公公就离世了,群里的小辈们也陆续退出,渐渐地变成了姐弟群,只剩下我们姐弟三人和各自的伴侣。

要了解为什么这个本来关系融洽的家庭变得尴尬,首先得回溯到公公还在世的时候。

我和老公刚结婚的时候,公公身体状况尚好。大伯哥和大姑姐虽然都已经成家多年,但经常回家探望,家庭关系依然亲密。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由于婆婆早逝,三个孩子几乎都是由公公一手带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三个孩子对公公都很听话,无论大小事情,很少有违抗的情况。

小辈们相处得也很好,寒暑假时大家都有时间就一起出去玩。那段时光,谁看了都说我们家公公福气,家庭兴旺,生活热热闹闹,每天都充满活力。

转折点出现在一天的下午,有人说我们所在的胡同因为修路而被列入了拆迁计划,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后的日子,邻里聚在一起讨论拆迁的事情,仿佛都迫不及待要搬进新房享受拆迁赔偿。我们家也不例外。

由于没有分家,我们和大伯哥的家一直和公公住在一起,住的是一座自建房,总共三层,还有个院子,总面积近400平方米。

大姑姐虽然已婚,但她的婚姻并没有将她嫁得很远。她的婆家和我们家之间只有十多公里的距离,便利的交通使得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便捷。因此,大姑姐的房间一直保留着。

这近距离的居住也使得大姑姐很快听说了即将进行拆迁的消息。她决定召集家人一起商讨赔偿房屋的分配问题。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毕竟外甥女再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而传闻中分配给我们这片拆迁户的小区与我们家附近最好的小学只隔着一条街,几乎可以说是能够解决大姑姐目前的住房难题。

根据安置小区的户型,我们老房子的近400平米将被拆分成四套楼房进行赔偿。其中包括三套100平左右的三室一厅,以及一套70平左右的两室一厅。

大姑姐的意愿是分得最小的那套两室一厅,以应对女儿即将上学的需求。她提议将其余的三套分别留给大伯哥、我们以及公公,以满足每个家庭的基本要求。

虽然我认为这个提议非常合理,但可惜家庭决策并非通过投票进行,而且我的发言权也相对较低。在这个讨论中,我只能默默听取各方的意见。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大姑姐话还未说完时,大伯哥突然打断了她,表达了他的反对意见:“大姐,我没听错吧,你是说要分一套房子走吗?”

这突如其来的反应让大家都感到震惊,大姑姐也一时愣住。然而,她迅速回过神来,并解释说:“四套房子,我们家四口人,一人一套,难道不是刚刚好吗?”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听到这番话,公公还未发表意见,大伯哥却表现得不耐烦,他不屑地说:“大姐,真是让人生气,你见过哪个女儿嫁出去了还好意思回来分家产的?”

这一席话让整桌的气氛尴尬至极,姐夫见状,急忙为妻子辩解:“如今社会已经不同于过去的旧观念了,我和你姐肯定会尽力孝顺父母,不能一概而论。”

然而,大伯显然对这种说法不认同,他嘲讽地说:“平时称呼你为姐夫是给你点面子,但女婿终究是外人。我爸有两个儿子,轮得到你在这里谈养老吗?”

实际上,当听到拆迁的消息时,我就知道很多家庭都难免会有矛盾,毕竟涉及的利益不是小数目。然而,大伯哥的措辞之狠比回击了我的预期。

作为最小的一位,我老公通常难以插嘴,因为大伯哥和大姑姐性格都很强势,而他自小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便他想站在大姑姐这一边,也根本无法与大伯哥争论。

憋了半天,他只能说出一句:“大哥,你别说话那么刻薄,姐姐和姐夫也是一家人,你这样说太伤感情了。我觉得这样做不妥。”

大伯哥明显已经激动不已,对我老公也毫不客气:“你自小就是个窝囊废,什么事情都处理不了,要是指望你,我们家的产业早就没了!”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眼见大伯哥越说越过分,公公再也无法忍受,挥手将桌上的茶具扫到地上,发出一声巨响。这一幕震慑力十足,终于让大家稍微冷静了一些。

我也不需要你们怎么给我养老,只要你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我这个老头子也就知足了!”公公显然是有些生气了,他没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竟然变得如此贪图财富。

顿了一下后,他直接做出了决定:“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大的房子没用,70平米的这套我来住,剩下的三套你们三家每家一套,谁也不要说不公平!”

听了这话,大姑姐连忙表示自己真的只是需要个学区房,让孩子能顺利入学,用小的就行了。但公公则表示他已经决定了,叫大姑姐不用再推辞。

而大伯哥在听完公公的决定后,发现全家人没有一个站在他那边,可能是觉得脸上挂不住,没说什么就起身离开,夺门而出了。

拆迁的事办得相当快,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最后的分配。而安置房由于是现房,第二年就能入住,公公直接把钥匙交给了我们每家人的手中。

至于房子怎么装修怎么住,这他就不管了。他能做的也就是尽力把一碗水端平,这样才对得起妻子临终前的嘱托。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本来一切都应该尘埃落定的,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公公在我们纷纷搬进新房还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意外摔伤了,伤势不轻,从此卧床不起。

摔跤对老年人来说是要命的事情,公公也不例外。自从摔伤后,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很快就离不开人了,需要我们晚辈轮流陪护。

就是在陪护问题上除了分歧,导致我们和大伯哥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大伯哥以自己工作忙为由,总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变着法子的不来陪护。

在公公最后的那两个月时间里,大伯哥来陪护的次数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而且每次都不过夜,坐一会儿就走。陪护工作基本都是我老公和姐夫轮流完成的。

尽管公公从未明言,但我们都察觉到,大伯哥作为长子,他的态度着实伤害了他内心的柔软。即便我老公和姐夫对公公的照顾再周到,他依然心情沉郁。

这种状况并未持续太久,公公很快就离世了。在葬礼上,大伯哥虽然出席,却表现得异常孝顺,但这种表面的模样让人感觉虚伪。

尽管如此,我们考虑到公公生前的交代,决定遵从他能够宽容处理家庭纷争的心愿。即使大姑姐感到愤怒,也没有爆发出来。

公公过世一年大伯哥在姐弟群提议春节团聚,老公沉默,大姑姐拒绝

然后的日子里,尽管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但我们两家和大伯哥的联系几近中断。邻里之间也对他们家的不孝行为心存厌恶,毕竟这种不孝的态度令人难以接受。

近些年来,大伯哥或许认为房产已分割清楚,对于他而言改变已经无望,因此希望能够和我们修好关系。然而,每当想到公公临终前的遗憾与伤心,我们很难不责备大伯哥的冷酷,为了金钱竟然不顾及自己的父亲。

大姑姐所说的“大老远”并非指物理距离,毕竟我们住在同一小区,而是指心灵的距离,这个距离早已拉得很远。

由于心不相通,即便共进年夜饭,恐怕也会失去其乐融融的味道。或许给彼此一些时间和空间,让时间的流逝来冲淡这一切,会是更好的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奶奶在我家养老,大姑三姐弟给1万还嫌多,我说:谁想要带走奶奶
...叔嘴里说出来,还是让我觉得寒心。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大姑的耳朵里。大姑是奶奶唯一的女儿,嫁得远,平时很少回娘家。她听说后,专门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做儿子的应该主动担起责任,别总想
2025-02-16 04:04:00
奶奶在养老院住了3年,公婆把她接回老家过年,不到3天就后悔了
...年前,奶奶下雪时出门滑倒摔断了腿,身边需要人照顾。大姑人在外地,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了,她说她是出嫁的女儿,娘家的事情她管不着,至于花多少钱,怎么照顾,和她没关系。我和老公结婚后
2024-08-02 13:36:00
说好轮流赡养,到日子大哥却不来接,我说了一句话,婆婆瞬间哭了
老公打电话给大伯哥,问他什么时候来接婆婆,有事情的话可以说一声,一声不吭也不来,让老太太怎么想?大伯哥在电话里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这个做亲儿子的晚接几天怎么了?不会是你这个
2024-04-26 12:39:00
婆婆看不上老公却事事找我和老公,喜欢大伯哥却不接她回去养老
...以为婆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谁都一样,直到看到她对大伯哥和大伯嫂的态度,我才明白一个人变脸能有多快。我和老公是通过相亲认识的。老公家兄弟两个,他上面有个哥哥,学习好,研究生毕
2024-04-25 13:06:00
正月初五,在老公的行李中发现一套女装,我整个人瘫软了
...大宇,我被他憔悴的模样吓了一跳。他回老家照顾生病的大伯哥四天,竟然累成这个样子!我心疼不已。大伯哥大老公八岁,因为好吃懒做离过一次婚。离婚后的他又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更加臭名远
2024-02-25 10:45:00
你为何不让我哥姐回家过年?因为我不想伺候他们
...玉新也并没有站在她这一边。在结婚的第一年,大伯哥和大姑姐都回了婆家。由于大姑姐嫁得较远,而且碰巧值班于初二,她没有回婆家。在腊月十八的大集上,一大早,婆婆便催促着宋玉新开三轮
2024-03-04 12:55:00
家庭困境:婆婆与儿媳的难以解开的纠葛
...三年前,奶奶在下雪天出门滑倒摔断了腿,需要人照顾。大姑在外地工作,多年未曾回家,她说她已出嫁,家里的事情与她无关,包括花费多少钱和如何照顾奶奶。我和老公成婚后,偶尔见过大姑几
2024-03-04 13:38:00
婆婆生病大哥一人交了五万治疗费,我得知后,一声没吭
一个真正有钱的人,出手都那么豪爽吗?我大伯哥做生意财大气粗,如今婆婆生病住院,正需要钱,我嘴上没说心里可全部指望着呢!婆婆病的来势汹汹,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说头晕的不行。公公在
2024-07-23 06:02:00
公婆又要和大伯哥一家来我家过年,老公却叫我赶紧收拾行李去娘家
...们来,时间久了,就有点烦了。因为一说来过年,公婆和大伯哥全家大小6个人就提前一个星期来报到了。我房子只有三室两厅两卫,为了能够住得下。他们一来,我只能在我们主卧加一个小床给女
2024-02-26 06:4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