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探索“科教融汇”机制 服务产业发展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1-07 09: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探索“科教融汇”机制 服务产业发展

多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重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推进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的基础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探索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充分匹配的“重电模式”。

精准对接

丰富“科教融汇”创新内涵

“科教融汇”,即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汇聚。科学技术融入教育体系,有科学知识融入教材全内容、科学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科学精神融入教育全环节之意;教育融入科学技术,有教育理念体现科学素养、教育载体展现科学创新、教育主体服务科学进步之意。对培养服务地方行业企业一线劳动力、注重职业技术和应用能力的职业教育而言,“科教融汇”更多地倾向于职业技能教育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融汇要义。

学校认为,产业转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搭建产业链的完整创新体系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现代产业创新体系构建不仅需要高端引领式科学技术创新,还需要一线产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反应,助力解决科技创新塔尖领域的一线技能实践、更新与反馈创新问题。

作为面向行业基础工种、服务产业一线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站在行业前线、从事企业基础技术工作、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技能“排头兵”的重担。因此,重视一线技术工作环节的创新意识培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创新反应能力,在职业教育教学环节融入技能创新、技术创新,是职业教育精准服务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推进“科教融汇”的重要途径。

问题导向

破解“科教融汇”现实困境

学校在调研中发现,传统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环节为主,重在培养“上手快”的技能人才。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角以企业和研究型高校为主,“分任务式”的创新分工模式导致创新人才培养环节出现脱节现象,出现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以基础理论和原理为主,与工作任务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不吻合,以及学生技能水平模拟式实训与工作技能实践需求不对称等。

同时,学校审视高等院校项目申请、论文发表和专利申报等内容,发现教师的科研显性成果比较缺乏,这缘于过去职业教育在师资引进、队伍建设环节更倾向于教学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对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视度不够。职业教师队伍成长过程中对科研创新的训练存在缺失,更注重教学研究创新和实践实训创新。此外,教师一般利用寒暑假进行顶岗实践,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时间连续性较难保证,很难真正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环节,以致大多数教师从事的还是基础操作性工作。

从学生创新的角度看,目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外加高等职业教育受教育年限只有三年,职业教育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富有创新设计和创新组织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予以支撑。

实践策略

深化“科教融汇”“重电模式”

一、增强技术创新载体效能,夯实融汇基础

学校主动谋划“环重电”创新生态圈,建设聚集人才、技术、政策等创新要素的技术创新载体。积极与科研机构、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建有“重庆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成5个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筑牢技术创新载体基础;与重庆市永川高新区共建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产城职创”融合试验区,牵头建设网络空间安全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拓展产教融合深度;通过引入先进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技术创新载体,实施工作场景沉浸式教学,夯实职业技能训练基础。面向园区、产业等共性需求建设“数据取证及司法鉴定中心”等公共测试、试验平台,推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需求;鼓励科研平台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探索出一套“园区(企业)出题、学校立题、平台(团队)破题”的科技创新模式,实施“百名博士下园区计划”,积极推进学校科研人员进产业、入园区、下企业,重构共建共享共赢的“政产园企校”合作新局面,提升各类科研载体育人效能。

二、加强教师技术研发能力,筑牢融汇过程

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教师技术研发能力,创新构建“双循环三融合”协同发展科研治理模式,将科技创新供给与“四链融合”的持续需求不断正向循环,筑牢“科教融汇”全过程。

推进科技制度创新,从科研“放管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科教协同育人载体等方面构建“科教融汇”生态。通过项目临时聘、双向交换聘等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完善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量互换,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制建设;提升教师进入企业研发岗进行顶岗实践的比例,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员重构专业知识体系、共同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依托产业学院、工匠工坊等育人载体,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打造成果转化中试车间,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实施“技能传承学徒制”,协同推进“硅光芯片高精度手动键合”等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支持有组织地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职称评审、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及教师综合评价制度建设方面支持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科教育人,完善分类科技评价机制,形成可持续影响的科研“放管服”体制机制。

三、提升学生技能创新能力,巩固融汇成效

学校全面推进“大思政”“三全育人”改革,将科学素质、科研意识、科研精神等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技术技能教育的英才育人”理念,创新实施“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整体提升学校立德树人水平和育人质量。学校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推进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发挥众创空间、技能大师工作室、科研平台等科创载体育人作用,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缩短产业一线劳动力入职培训时间,提升技能人才支撑全产业链创新体系能力。以“科”带“产”,以“创”促“教”,以“教”赋“新”,为“重电学子”拟定个性化技能创新能力成长清单,着力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 许磊 陈海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12:45:5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链整体协同能力的长期培育,导致展会活动难以持续赋能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展会规划往往侧重基础设施投入,缺乏对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的统筹考虑,致使展会资源与本地产业链衔接不畅,难以形
2025-05-23 23:39:00
引园筑院 推院助园 链式融通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支撑显得尤为重要。要为重大产业园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就要大力推动产业资源转化为职教资
2023-10-20 09:12:00
...级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对产业升级产生影响,包括收入弹性机制、要素配置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其一,收入弹性机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等生活必备品这类低
2023-09-19 07:24:00
...、医养健康3个领域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共同体。紧扣新兴产业发展需要,2023年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新增新工科专业点30个,新增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25家。各市结合优
2024-01-21 09:41:00
汇聚新思路 共谋新发展
...,对昆明市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优化,精准定位每个园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引导每个产业园区集中发展1至2个主导产业、打造1至2条细分行业产业链、形成1至2个产业集群,让园区经济的规模效
2023-06-22 14:55:00
·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增正气增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专题部署。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
2024-08-23 14:39:00
阜阳市颍东区: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 赋能乡村振兴
...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阜阳市颍东区以组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为载体,建立“信用村吹哨、服务团报到”工作机制,加快科技、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赋能乡村振兴。聚焦精
2025-05-16 11:39:00
省域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数仅为3099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0.55%,远远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 对策:一机构、三工程、三配套推动产教融合为落实好《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2023-09-19 09:47:00
多省市主官点赞DeepSeek背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如何...
...方面关注人才生活软环境建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现代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钟世虎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创新越来越体现出未知性、累积性、偶然性和集聚性特征,创新的竞
2025-02-11 09:01: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获批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鲁网10月4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齐鲁医药学院获批资助和自筹项目共计12项
2025-10-04 16:39:00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