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生态环境破坏者变为“守护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5 15: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让生态环境破坏者变为“守护者”

泗水县建立司法公益林基地,实现“惩罚与保护”并重10月8日,泗水县泗张镇黄山林场。秋天的山林树木葱茏,狼洞沟前,千余株黑松、侧柏蓬勃青翠。“这一片是补植的司法公益林,面积有10亩。”国有黄山林场场长陈超介绍说。

泗水是一个纯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26.85%。过去在处理生态环境案件时,偏重“打击与惩罚”,对生态环境的修复重视不够,警示作用有限。今年,根据县政协委员的提案,县政法委经组织县法院、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会商,决定设立“司法公益林修复基地”。

司法公益林修复基地的建立,是生态修复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据介绍,基层法院受理的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有很多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此类案件被告既要承担破坏环境资源的刑事责任,还要承担恢复被破坏环境资源的修复责任。因此,对于涉及的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泗水县从案件的侦查阶段就鼓励犯罪嫌疑人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并将修复情况作为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予以考量。

公益林的修复,首先进行就地修复,不能就地修复的,再进行异地修复。为保证异地修复的效果,需异地修复的,由犯罪嫌疑人缴纳修复费用,在司法公益林进行树木补种。对于一些轻微的环资类刑事案件,判处被告人在保护基地从事一定时间的林业养护、看管工作。

鉴于后期补植工作的专业性,为保障苗木种植质量和效果,泗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县法院针对补种的费用来源、启动程序、费用使用、后期管理维护、补植验收等方面进行协商并形成机制,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司法公益林修复基地补植现场,提供栽植和后期管护的技术指导,确保取得环境修复实效。

司法公益林的建立,起到了生态修复和惩治教育并重的效果,发挥了打击、监督、保护、修复等职能作用,为泗水县荒山绿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支撑,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工作模式。

建立司法公益林,除了让生态环境实实在在得到恢复之外,对于类似滥伐生态林行为的预防和震慑作用也非常明显。据悉,由于补植复绿成本偏高,远大于破坏生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沉重的违法成本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敢再乱砍滥伐。

泗张镇政府干部评议说,司法公益林的建立是在告诉大家,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让生态环境“破坏者”变为“守护者”,更好地彰显了生态环境资源案件“依法追责+修复保护”的办案理念,向全社会传递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强烈信号。

目前,泗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把打造司法公益林修复基地作为推进生态修复和荒山绿化的创新模式,列入林长制重点工作任务。除国有黄山林场外,这个县还在苗馆、柘沟等镇共设立司法公益林修复基地6处,总面积已达1000余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小动物在此“落户”。据悉,这是江北新区首个综合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由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玄武区人民法院、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6家司法执
2024-06-24 08:31:00
...理念,开启了集中管辖景德镇市辖区涉刑事、民事、行政生态环境修复执行案件新模式,推出了发布环境保护令等工作新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效衔接,让生态环境
2023-01-29 05:46:00
海门三星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为“生态保护者”
“今后,我一定会带领员工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日前,在海门三星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了镇上组织的“一起来‘
2024-04-06 20:58:00
...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守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6件典型案例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
2025-01-13 10:22:00
让生态“破坏者” 转变为“守护者”
...生态修复基地”里,欧某某通过森林抚育劳务代偿模式对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近日,庐阳区农林水务局会同区检察院、合肥铁路运输法院、三十岗乡政府、森林抚育监理公司共同赴现场对森林
2024-02-08 03:41:00
从“一判了之”到“修复为本”:贵州法院如何推动生态破坏者“亲手”修复环境?
...巡河护渔员”。雷山法院对当事人发出《巡河护渔令》从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变为“守护者”,这一转变,源于贵州法院推行的生态恢复性司法实践。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法院
2025-09-03 03:45:00
...以公益损害者劳务代偿的方式替代损害赔偿,确保了修复生态环境损害的可执行性。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外地游客张某某和李某某因生活不如意
2023-05-09 07:58:00
...边为支撑的稳固生态安全格局。这不仅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贵州的绿水青山正释放出巨大的生态红利,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
2025-01-05 20:32:00
...安福县人民法院向非法狩猎的被告人易某发出全国首份《生态环境保护令》,责令被告人在安福县境内泸水河流域、武功山(羊狮慕)区域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牌,每两个月至少在县内各集镇或其
2023-03-19 13: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