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临近春节,又到快递“爆仓”的时候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在这场快递“盛宴”中,曾一度红火的智能快递柜备受冷落。
笔者在小区里散步时注意到,很多智能快递柜被冷清地置于一隅之地,与快递驿站前居民排队取件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比笔者的感受更直观:近年来“箱递率”(快递包裹通过智能快递柜投递占全部投递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安徽为例,2023年“箱递率”仅为4.3%,仅有高峰年份的约10%。
一
这个“小箱子”,怎么失宠了?
从结构看,智能快递柜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限于柜体设计和空间体积所限,快递柜仅适合存放轻小件,实用性大打折扣,更多的中大型快递包裹只能流向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点。
智能快递柜空间有限 新华社发(季汉东/图)
同时,使用智能快递柜取件需要采用密码验证、电子验证或者人脸识别等技术性手段“验明正身”,给一些不熟悉操作、年纪偏大的居民设置了较高门槛,他们宁可去更有“人情味”的快递驿站排队等候。再加上使用快递柜交寄包裹也不方便,导致潜在用户进一步流失。
二
市场信心决定一切。在智能快递柜设计和规格无法大变的情况下,要想挽回用户信任,重获市场青睐,行业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就成为关键所在。
事实上,部分运营商的行为不规范、收费标准存在争议,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信任度,制约快递柜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合肥市蜀山区吴女士的遭遇为例。去年9月,她在出差期间收到快件已投入小区快递柜的通知,然而等出差回来取件时,被告知已超过规定的20个小时取件时限,要收取超时费。
所谓的“超时费”合理吗?
2018年5月1日,我国首个快递业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施行,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一名快递员在操作智能快递柜 新华社记者 李俊义/图
这就是“快递应按址投递”的法律由来。
将于今年3月1日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显然,如果快递员事先与收件人电话沟通,经过其同意将快件放入快递柜,而后因收件人原因产生“超时费”,这时由收件人来承担是合理的。
但是,快递员在没经过收件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将快件放入快递柜,属于未按址投递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快递柜的使用主体其实是快递员,由此产生的所谓“超时费”就应由快递员承担。
三
在“科技改变生活”、人民群众渴望更高质量生活的背景下,智能快递柜行业能不能多做些文章,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答案是肯定的。
市民从智能快递柜前走过 新华社记者 李俊义/图
例如,现在住宅信报箱使用率持续下降,空置率越来越高。基于此,兼具住宅信报箱和智能快件箱功能的智能信包箱应运而生,从诞生之初就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和支持。
安徽省已将智能快件箱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型”项目,合肥市则更进一步,将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纳入“基础类”项目。阜阳市专门出台规定,要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为设置智能快件箱提供用电、场地等便利。
又如,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人习惯点外卖、请保洁、使用各类一次性产品。近年来,洗衣行业也瞄准了人们“没时间洗衣服”的需求,提供上门收取脏衣物、洗干净后送回的人性化服务,并积极探索在小区安装自助洗衣柜的商业模式,这同样可以与智能快递柜发展有机结合,寻找更为可观的商机。
政策利好叠加居民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各种“跨界”创造有利条件。经营主体不妨拓宽视野,与其他行业合作研发功能丰富的智能快递柜产品,扩大自助服务设施社区覆盖面,由“单手出击”变为“双拳挥舞”,形成互补互利局面,共同成为“15分钟生活圈”的重要公共服务载体。
以小惠利大众,必将无往不利。作为重要的智能服务终端,智能快递柜仍有现实需求和市场潜力。
据安徽时评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