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3 13:36:00 来源:科普观

最近,大川也跟很多朋友一样,“迷”上了往银行存钱。

比起其他各种投资来说,往银行存钱虽然利息很少,但风险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这也就成了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往银行存钱的理由。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你存钱了吗?

然而,在2011年却发生了这样一桩怪事。

一位八旬老汉去银行取钱,当年他明明“存”了17万,但数十年过去,经工作人员取出后他却直接傻了眼,连本带息竟然只剩了70块……

老汉的钱哪去了?这件事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八旬老汉取钱被“坑”

时间回到2011年,山东济宁兖州的一位82岁老汉朱本荣,遭遇到了这辈子最大的糟心事。

在收拾家的时候,他无意间翻出了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打开来一看竟然是一本封存了58年之久的股金证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员证)。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朱本荣

上面清楚记录着他在信用社的入股记录:

1953年10月19日入股20000元,1953年12月22日入股150000元。

加起来,他整整入股了17万元。

截止到2011年,距离他入股信用社已经过去了整整58年的时间,按常理讲,算上利息的话,这17万元还不得变成上百万元。

朱本荣把这件事告诉家人后,所有人都大喜,想不到老爷子八十多了还能再发一次大财。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员证

于是,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朱本荣去到了信用社。

负责接待客户的柜员看到老爷子来,显得异常热情。

而当他看到老爷子泛黄的股金证明后,更是直接愣了一下,想不到这老爷子还是个隐形富豪,股金证明上竟然显示有17万元的入股记录。

然而,在柜员拿着股金证明查出兑换汇率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却都懵了。

朱本荣的17万元股金,如今连本带息竟然只能兑换70多元……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朱本荣的17万元股金只能兑换70多元

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本荣自然是不敢相信的,就连帮他查兑换汇率的柜员也同样不敢相信,难不成是银行机器出了问题?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

时间回到1953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当时正赶上国家大力振兴经济,百废待兴的阶段。

为了发展经济,国家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在民间募集股金的方式,吸纳资金以经营其他产业。

农村信用社就是募集股金的重要地方之一。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那个年代的农村信用社

在广大老百姓看来,把钱买成农村信用社的股金,无疑是一种最为稳健的投资。

不仅可以依靠着这个“铁饭碗”等股金升值,而且还能享受定期的分红,这可比单纯的存钱要划算地多。

但最初的时候,很多人还是对这一新事物感到不放心。

朱本荣恰好又刚当选当地村干部,政策下来,作为村干部的他,自然是要起到带头作用的。

于是,朱本荣二话不说就先拿出了2万元入股,而后又继续追加了15万元,共计入股17万元。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股金证

朱本荣入股后,当地村民有很多也开始纷纷入股,不得不说,这次朱本荣确实给大家带了个好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买的股金的确能定期拿到一笔不小的分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到的钱却越来越少,以至于很多人后来压根儿就忘了分红这件事,朱本荣也是如此。

再等朱本荣翻出泛黄的股金证明,已经过去58年,而他也变成了一位八旬老汉……

17万股金“不翼而飞”,原因竟在这里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重要的东西一般是不会忘的,只有不重要的东西,才有可能几十年都想不起来去动。

说起来,被朱本荣遗忘五十多年的17万元股金,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股金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其实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中挺过来的。

截止到朱本荣拿17万元入股信用社的1953年,我国仍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状态。在当时,我国还在使用第一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的最大面值一度高达5万元。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第一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面值高,物价也同样是高得离谱。

在当时,一斤大米就要100元,而鸡鸭鹅这样的家禽更是动辄就要两三万元一只。

也正是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17万元真的不是一笔巨款,凡是那些勤勤恳恳劳作的人,谁家还没有个几十甚至上百万元的存款。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五万元人民币

也正是因此,朱本荣会忘记17万元股金这件事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58年后,银行之所以不“承认”他17万元的股金,只肯给他兑换70多元钱,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考虑到了当年的通货膨胀问题。

有相关历史资料表明,等到1955年的时候,第二版人民币正式发行,人民币的最大面额已经从5万元,降到了10元,而最小的面额则从1元降到了1分。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第二套人民币

在当时,两版人民币对汇率也按照10000比1的汇率进行折算,也就是说,之前1万元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后来的1块钱购买力。

照此换算的话,朱本荣的17万元股金,实际上只相当于17元本金。

经过这58年的时间,这17元本金加分红涨到70多元,也算是合理了……

写在最后

虽然到最后朱本荣也没能拿到心目中的百万“红利”,但是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一时,也算是给大家普及了一些关于那个年代的历史知识。

现在很多人看到有些贫困国家的钱币面额巨大,都感到无比吃惊,最典型的就是越南盾,最大面额甚至高达50万。

1953年,老汉拿出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取出,本息竟只剩70块?

50万越南盾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的历史,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贫困的局面,只不过凭借着老一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挺了过来而已。

最后,大川想到了这样一句老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行路当感修路人。

没有老一辈人的付出,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因此,很多时候当我们在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之余,其实也更应该去感恩老一辈人的付出……

你说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法院案例库:如何认定农村信用社股金质押的效力?股金质押的效力延续至改制后的主体,根据担保的从属性原理,循环贷款或展期不影响质权存续。 阅读提示: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当农村信
2025-02-11 09:37:00
见证武进农村信用合作社历史的民国纸品
...有成效”,应从更多史料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信用社也有所发展。武进县临港乡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见证。临港乡是民国至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短暂时期的乡级建制,其驻所曾在上湾,
2023-02-20 10:01:00
四川北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关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净资产处置的公告
...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净资产分配方案》,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批准(川信联函﹝2023﹞380号)。现公告如下。一、净资产确认情况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经过整体资产评估确认,截
2023-11-03 08:03:00
经济强省放大招,重磅新银行要来了
9月10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江苏省联社)官网发布公告称,将在江苏省联社基础上组建一家省级银行,且已启动了组建工作。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国首家省联社,江苏省联社目前
2024-09-12 07:06:00
如果有10万存款,存工商银行好还是农村信用社好?差距原来这么
...问:如果现在手里有10万存款,存工商银行好还是存农村信用社好呢?内行人展开分析并说出答案,差距原来这么大,一起往下看看吧。一、网点覆盖不同农村信用社和工商银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
2023-11-05 19:10:00
陕西一村民遭伪造签名“被贷款”44.9万元,驻村干部曾请他帮朋友贷款
...元的无抵押、无担保产业发展贴息贷款。李先生想从当地信用社贷款3万元用于盖蔬菜大棚。于是,他找到了时任驻村干部胡某帮忙。​公开信息显示,胡某系礼泉县某部门的干部,经组织下派到该
2025-05-15 12:11:00
茶农郑老汉
...里所有的疙瘩都融化了。但儿子的房贷也如愿展期了。当信用社的人听说郑老汉的故事后,知道郑老汉的为人,二话没说,马上续签。儿子的婚事也如期举行。亲家知道郑老汉家的情况后,不仅彩礼
2024-04-24 00:58:00
25家银行,拟合并
...023年3月17日,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信息显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吴金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3年2月,
2024-07-29 08:13:00
...近期,海南某银行与借款人海南某公司签订《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一小通”担保贷款合同》,贷款200万元用以生产经营,同时提供了陈某等人的股权质押,及其妹妹陈某妹等人连带保证等担保。
2025-03-14 19: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致敬师恩,守护“盆底”健康 烟台毓璜顶医院总院区产后康复门诊教师节活动来了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亲爱的老师们:您用讲台丈量岁月,以粉笔书写担当,将心血倾注于学生成长
2025-09-09 11:00:00
肃宁县梁家村中心卫生院开展“送疫苗下乡”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颖)9月7日,沧州市肃宁县梁家村中心卫生院开展“送疫苗下乡”活动,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又到了流感疫苗接种时节
2025-09-09 11:01:00
扎根基层践初心,石榴花开别样红
在长春市绿园区正阳街道丰和社区,有这样一位回族姑娘:她是社区公益岗工作人员,也是志愿服务队队长;她数年如一日照顾无血缘孤寡老人
2025-09-09 11:04:00
跨区域生死接力!长春唯一抗蛇毒血清储备医院启动跨省救援
日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长春市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跨省救援。患者包先生(化姓)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野外游玩时
2025-09-09 10:34:00
蓬莱区育苗幼儿园关园
大众网记者 白鹤 李大鹏 烟台报道8月31日,烟台市蓬莱区经济开发区育苗幼儿园正式关园。 9月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幼儿园大门紧闭
2025-09-09 10:25:00
温暖全网!沙暴天护送摩友走出横风区的“鲁P大哥”找到了
大众新闻记者 薛良诚 李怀磊 郝忠诚“如果没有他,我们可能真的走不出那片荒漠……”提起9月5日京新高速上的惊魂时刻,摩友李娜仍带着一丝后怕
2025-09-09 09:37:00
“向海问药——生物医药创新的蓝色机遇”平行论坛在青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杨雪 通讯员 张思聪9月8日下午,“向海问药——生物医药创新的蓝色机遇”平行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2025-09-09 09:37:00
从“师生”到“同事” 一场跨越时光的教育接力
老师张小洁和学生孙雨涵大众网记者 李楠楠 烟台报道“老师,这束鲜花送给您,提前祝您教师节快乐!”烟台一中幸福校区化学教师孙雨涵捧着一束鲜花
2025-09-09 10:21:00
“感官和灵魂的双重历险”户外极限运动场景玩转极限挑战 点燃运动激情——体验“壮美太行”八大场景(三)“三、二、一,跳!”9月6日10时
2025-09-09 07:57:00
央媒看太原9月7日,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以《山西太原:高校陆续开学学生快递业务迎来高峰》为题,报道在山西省太原市
2025-09-09 06:16:00
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联合麻醉科等多学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切除了一枚近24斤的巨型脾脏。术后病理确诊为脾脏血管瘤
2025-09-09 06:59: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通讯员唐斐)首款3D打印药品离上市不远了。日前,江苏省药监局向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核发了全国首张应用于3D打印技术药品生产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2025-09-09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昨天,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申领即日起正式全面开放,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和各省份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申领
2025-09-09 07:43: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言朱青仪郭岩辉记者姜静)“我是一名新生,但这是我父母的母校,我想从一名迎新志愿者开始我的大学生涯。”9月4日
2025-09-09 07:44:00
致敬老师|惠民县实验幼儿园李敏:用爱浇灌花朵,用心呵护成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冯克利 魏悦 董雪静李敏,惠民县实验幼儿园教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
2025-09-09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