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夏,贵州旅游成为顶流,与此同时,市场监管动作频频。先是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规范“避暑季”住宿行业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紧接着8月5日又集中约谈携程等五家涉旅平台企业,同时贵阳已有3家酒店因涉嫌哄抬价格被立案调查。这一系列举措,彰显出贵州在旅游市场监管上的决心,更是在提醒市场各方,越是旅游旺季的,越要注重游客体验,越要擦亮金字招牌。
游客出来玩,图的是舒心畅快,要是花了冤枉钱还受了气,不仅自己不会再来,还可能告诉身边人“别去踩坑”“避雷”。久而久之,再好的旅游资源也会失去吸引力。前些年,有些景区因旺季民宿价格一夜翻倍、大排档“天价海鲜”被频繁曝光,即便后来加强整治,当地的口碑也花了数年时间才恢复过来;还有些地方,曾因酒店临时取消订单、坐地起价引发大规模投诉,背上了长久的“宰客”骂名。价格乱象对旅游市场的伤害,往往需要很久才能修复。
监管及时出手,正是为了守住旅游市场的“生命线”。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告诫函里,从明码标价到禁止哄抬价格,条条规定都瞄准了游客最关心的问题。像“已售客房不得额外加价”“平台不能擅自改价”这些条款,为商家和平台划定了清晰的行为边界。而对价格欺诈最高罚50万、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最高罚500万、哄抬价格最高罚300万的规定,更释放出“违法必严惩”的信号。贵阳对3家酒店立案调查,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监管不是说说而已,谁敢破坏市场秩序,谁就要付出代价。
有人可能觉得,旅游旺季价格略有浮动很正常。但正常浮动和“坐地起价”是两码事。前者是供需关系下的合理调整,后者是无视规则的扰乱市场。比如规定“涨幅不超过此前三十日均价60%”,就是给价格波动划了条红线,既照顾了商家在旺季的经营成本,又保障了游客的承受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让买卖双方都服气。
要让监管效果持续下去,光靠“一阵风”式的整治还不够。得让“不敢乱涨价”变成“不想乱涨价”“不能乱涨价”。商家要算明白一笔账:诚信经营看似赚得慢,但能留住回头客,这才是长久生意。就像有些老字号餐馆,几十年不宰客,反而越做越红火。对平台来说,不能只想着赚佣金,得把好入驻审核、价格监测的关,毕竟平台的口碑和商家的行为绑在一起,一损俱损。
更重要的是,要让游客敢监督、方便监督。贵州公布的12315、12345举报热线,就是游客维护权益的便捷渠道。但光有热线还不够,得让举报渠道更畅通、处理结果更透明。比如游客投诉后,多久能得到回应?处理结果能不能公开?这些细节做好了,才能形成“全民监督”的氛围,让价格乱象无处藏身。
说到底,旅游市场就像一棵大树,游客是土壤,诚信是根基,监管是园丁。只有园丁勤修剪、除害虫,根基才能扎得牢,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贵州的这些监管举措,正是在为旅游市场“修枝剪叶”。当游客发现,这里的酒店明码标价、平台守规矩、投诉有回应,自然愿意一来再来。
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旅游作为放松方式,大家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价格公道、服务到位,已经成了游客的基本期待。监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旅游市场的健康生态和游客的基本权益,大家用好服务换真口碑,才是可持续的“生意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金妮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