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小记者变“小小医护人员”
快速“出诊” 守护生命
本报讯(记者 杨祖辉 实习生 邓惠滢)1月20日是国家急救日,玉林日报小记者团走进玉林市急救中心,参加“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急救开放日活动。在急救医护人员现场讲解与演示下,小记者学习了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处理等急救常识,参观了120调度指挥中心、急救车等,还现场模拟急救出诊流程,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在该中心玉林急救市民学校,医护人员首先为小记者介绍了玉林市急救中心的主要人员构成,出诊流程,医生、护士、司机职责等知识,随后医护人员以救治高处坠落伤患者为例,现场演示急救措施。看着医护人员熟练地操作,不一会就把“伤员”抬上了担架,小记者连连称赞。
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小记者分组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进行急救实操。“做心肺复苏时,要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双手掌根相叠,肩膀、手肘与掌根垂直于胸部,按压深度为成年人5~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授小记者正确的心肺复苏动作要领。小记者还现场实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
随后,小记者参观了120调度指挥中心,现场了解了调度的作用、如何调派救护车、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乱打120电话的危害等知识。当看到大屏幕上的急救车迅速出发救治伤员时,大家不由得发出了阵阵赞叹声。观摩救护车时,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介绍了救护车的情况、救护标识的意义、救护车内部的构成及医疗仪器的主要作用。
学习结束,就到了考核小记者学习成果的时候了。小记者分成4组,分别登上救护车,模拟真实的现场出诊。接到救助电话后,小记者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迅速登上救护车快速抵达现场,首先观察“伤员”的情况,做简单处理后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将“伤员”抬上担架,与医护人员一起推到救护车上,迅速返回急救中心。整个模拟流程,小记者充分发挥学到的急救知识,相互配合,表现得非常专业,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点赞。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很多急救知识,我要将这些知识带给更多人,做个‘小小知识传播官’。”小记者陈泓铭告诉记者,掌握急救知识能帮助自己及家人,很有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