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权臣们挑战皇权的神圣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06:19:00 来源:戏说三国

对于行政经济领域的官员而言,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秩序存在,他们就隶属于一个强大又庞大的权力系统,他们的所有行动都会得到这个强大又庞大的权力系统支持。

处于这个系统之中,你是省长或部长自然可以风光无限,可如果这个系统突然崩盘了,你头上顶着的省长或部长头衔,到底还能剩多少含金量,恐怕谁也不敢保证。

当然了,在官僚政治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高级将领的权力也逐渐向以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系统靠拢。

绝大多数的将帅可以高高在上,就是因为以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系统给他们站台,如果以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系统不给他们站台,他们能否控制自己的军队都是个问题。

比如说,李光弼后来妄图与皇帝分庭抗礼,可手下的将官都不听他号令,李光弼也没有什么办法。

光弼御军严肃,天下服其威名,每申号令,诸将不敢仰视。及惧朝恩之害,不敢入朝,田神功等皆不禀命,因愧耻成疾,遣衙将孙珍奉遗表自陈。

从这层意义上讲,唐肃宗上位时的背景,与后来宋高宗赵构上位时的背景类似。

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没有豪门士族控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也没有军阀势力控制各地的行政和经济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作为皇帝,就有足够的空间从容布局。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直属力量并不大,但他们依然有机会控制天下。

帝国上层利益集团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与皇权捆绑在一起:只要皇权依然高高在上,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可以保持;如果皇权崩盘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就会失去基础。

因为皇帝拥有这种主动权,所以皇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军事将领,就可以经常干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倒行逆施,却可以让自己权力越来越大的事。

比如说,皇帝让太监进入军事领域,并且让他们凌驾于军事将领之上,有时候不派太监,也会派个文官。

唐肃宗李亨和宋高宗赵构都一再干过这种事,各大军将领自然也只能接受,不想接受就随时可能被清理出局。

用大道理去看历史,自然是皇帝如果不这样玩,人们就会更忠于皇帝;其实呢,用隐秘的权力博弈内容去看,皇帝如果不这样,就很有可能变成傀儡。

从表面上看,唐肃宗和宋高宗都喜欢玩昏君手段,但他们命好,遇到了一群愚忠的军事将领,如果换上汉末或南明的军事将领,他们敢这样玩就是作死啊!

事实上,唐肃宗和宋高宗之所以能这样玩,主要是因为当时豪门士族和军阀势力没有占据主流。否则他们绝不会放任皇帝如此嚣张的。

由于皇权政治的宣传,很多人喜欢把臣子的忠心说得神奇无比。

其实在许多时候,权臣们之所以不敢轻易挑战皇权的神圣性,主要是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因为权臣们在做这种事情之前,并不能确定别人是什么态度。

如果在你挑战皇权的时候,大家愿意跟着你一起干,皇帝自然只有当傀儡的份,甚至直接下黄泉。

可问题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旁观坐看风云,少部分人想踩着权臣的人头上位,那么这个权臣的结局通常不会太好。

挑战皇权时,大家想迅速达成共识,通常是因为三种原因。

第一、天下被众多豪门士族控制着,这种力量太多,他们在挑战皇权时,联合协合的成本就会变得很低,只要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实现团结协作的难度就会降低。

第二、地方遍布军事政治经济人事权力一把抓的大佬,这种力量太多,他们在挑战皇权时,联合协作的成功也会变得很低。只要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实现团结协作的难度也会降低。

第三、整个天下都遍布不满情绪,天下不敢言而敢怒很久了,各种形式对抗已存在很久了,天下就像一个装满炸药的仓库,突然有人扔入一个火把,当时就会引发天下大乱。

安史之乱虽然折腾得惊天动地,但由于上述三个条件都不具备,所以安禄山折腾来折腾去,也是以一隅之地与全天下对抗。最终安禄山合史思明都以家破人亡为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9: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皇权传递的风险与智慧:从历史看皇位的传承与稳定
...的稳定与传承。 当然,也有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南宋宋高宗以及乾隆帝等人都曾提前禅位给继承人。然而,这些禅位往往并非出于稳固皇权的考虑,而是由于其他原因。例如,唐太宗和乾隆帝
2024-03-11 06:18:00
皇权背后的阴影:宋高宗赵构与宋孝宗赵奋的权力角逐
...,这一控制竟然维持了整整25年之久。这位太上皇,就是宋高宗赵构,而那位被他压制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皇帝,则是宋孝宗赵奋。宋高宗赵构因一次年轻时的意外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他的独子也不
2024-03-04 12:57:00
...南宋王朝有些“与众不同”,从建立到灭亡,权臣屡出。宋高宗时期的秦桧,宋宁宗前期的韩侂胄,宋宁宗后期、宋理宗初期的史弥远,以及宋理宗后期、宋度宗时期的贾似道。这些权臣把持朝政,
2023-02-17 14:15:00
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宋朝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出现过?
宋朝:防止权臣篡位,没哪个比我们更专业。严格意义上来说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篡位且成功了的权臣,他从后周的臣子,变成了皇帝,让宋朝取代了后周。本身就是权
2023-01-15 19:34:00
玩弄权术的宋高宗宠信秦桧,冤杀岳飞,为何会在56岁时主动退位
...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这首宋朝民谣,描述的是以宋高宗赵构为核心的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光复中原迎回二圣,一心满足现状,沉醉纸醉金迷中整日奢侈无度,醉生梦死的场景。宋朝发生
2024-10-21 10:52:00
明世宗:宦官和内阁制约皇权?那就整顿,但内阁权力得先提升一下
...在,他们想尽办法,把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再从其他的权臣手中把权力收归到自己的手中,皇帝与臣子之间更多的是权力的交锋与猜忌。到了明朝时期,中国历尽无数个朝代已经成型的官宦制度,
2024-09-28 16:09:00
权力滔天的权臣和珅 ,只是皇权眼里一个可以随时被抹去的小蝼蚁
很多人不解,嘉庆弄死权臣和珅为啥显得那么简单?毕竟历史上帝王想要扳倒权臣成功的案例极少。其实在乾隆、嘉庆眼里,即使像权力滔天的权臣和珅在清朝,也只不过是皇权眼里一个可以随时被抹去
2024-10-28 11:43:00
为何东汉频出小皇帝能维持195年,曹魏只出了一个就大权旁落了
...此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成年后的皇帝重新夺回权力,二是权臣架空皇权,完成改朝换代。皇帝要想重新夺回权力难度不小,比如汉宣帝,一直熬到霍光去世才敢对霍氏集团下手。东汉连续出现11位
2023-06-20 21:21:00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谈宋代士大夫对皇权的制约
...好,宋太祖以儒立国,宋仁宗“朕于士大夫无所负也。”宋高宗“朕学问安敢望士大夫!”等等。甚至在宋朝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杀大臣以及言事官。在宋仁宗时期,宋仁宗愿于纳谏与听
2023-02-11 20: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