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14:36: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科举舞弊案频发,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有三起,分别为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

其中,辛卯科场案因康熙皇帝包庇涉案满人官员,引发朝堂满汉之争,甚至连曹雪芹的祖父、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都被卷入此案,案件背后的博弈远比案件本身更加惊心动魄!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辛卯科场案,也叫江南乡试舞弊案,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江南乡试,副主考赵晋等人舞弊。

发榜以后,多名中举者为才学低劣的盐商子弟,一时间,舆论哗然,扬州近千名愤怒的学子将贡院门口匾额上的“贡院”二字涂改成为“卖(繁体字为“賣”)完”,还在大门口贴上“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的对联,矛头直指考官。

事情越闹越大,学子们后来还把财神爷锁于府学明伦堂。

两江总督噶礼下令将丁尔戬等多名带头的学子以聚众闹事、亵渎圣贤、诬陷考官的罪名逮捕,企图震慑闹事者,同时将学子闹事之事具折上报皇帝。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同时江苏巡抚张伯行也将此事上报,而身为巡盐御史的曹寅,正巧就在扬州,他通过“密折”向康熙汇报了这场舞弊案,他在奏章中称,很多不通文理之人上榜,传闻副主考赵晋索贿等等。

康熙接到奏报后,命令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审理此案。

因噶礼也是涉案人之一,一直暗中阻挠案件审理,张伯行察觉后,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上书弹劾噶礼在江南乡试舞弊案中贿卖举人,索要贿银五十万两。

噶礼闻讯,立即反咬一口,上书弹劾张伯行七大罪。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督抚互参,康熙将二人一并解职,派户部尚书张鹏翮会同漕运总督赫寿前往扬州审理此案,同时,发布了一道上谕:

噶礼、张伯行互参一案,噶礼有办事之才,用心缉拿贼盗,然其操守则不可保。张伯行为人老成,操守廉洁,然盗劫伊衙门附近人家,尚不能查拿。噶礼曾参原任知府陈鹏年,陈鹏年居官虽善,乃一大胆强悍之人,噶礼、张伯行互参不睦者,皆陈鹏年怂恿所致。据张伯行参疏云,噶礼得银五十万两,未必全实,亦未必全虚,即噶礼所参张伯行之事,亦必有两三款是实。至海贼一案,命江南、浙江、福建三省督抚前往,乃皆畏惧推诿,惟噶礼至尽山花鸟缉拿贼盗,因此各省督抚甚怨噶礼。此案察审实难,若命满大臣审,则以为徇庇满洲,若命汉大臣审,则以为徇庇汉人。至张伯行题参疏内,连及张鹏翮者,意欲审理此事时,使张鹏翮回避,故朕仍令张鹏翮前往,从公审理。

康熙这么做,看似公正,其实是在偏袒噶礼,因为噶礼贪婪之名早已传遍天下,而且康熙也并非第一次包庇他。

噶礼,姓董额氏,满洲正黄旗人,满清开国功臣何和礼四世孙,任山西巡抚时,为祸一方,御史刘若鼎、袁桥等人先后弹劾噶礼贪婪无状、虐吏害民、贪赃数十万两,但康熙存心包庇,不但未对噶礼作任何处罚,反而将袁桥革职。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升任两江总督后,噶礼变本加厉,大肆贪污索贿,将不肯和自己沆瀣一气的江苏巡抚于准(清官于成龙长孙)、布政使宜思恭、按察使焦映汉、苏州知府陈鹏年、松江府知府朱廷志等多名正直的官员,污以克扣治河钱粮等罪名,康熙继续维护噶礼,命人严审这批被参官员。

而张伯行却是一位清官,素有“江南第一清官”之美誉,他任职期间,不取属地百姓一钱一物,任江苏巡抚时,府邸四壁徒然,仅有小桌一张、床榻一副,铺设简陋,日常用品,几乎都是从河南老家带来的,尽量不用公家钱物。

一位属官看到后,十分感慨,写诗赞叹道:“一架绳床供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

钦差大臣张鹏翮、赫寿抵达扬州后,立即找来多名乡试上榜者,重新出题复试,结果发现这帮人根本文墨不通,立即将他们拿下严审。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这伙人胆小如鼠,立即将通过中间人贿赂考官的经过一五一十的供述出来。

科举舞弊案,案情简单,审结容易,但张鹏翮、赫寿等人根据上谕揣摩出康熙有包庇噶礼的意思,篡改审理结果上报皇帝,他们上奏称:噶礼控告张伯行数款中有一款属实,其余皆诬;而张伯行控告噶礼“贿卖举人”之罪纯属捏造。故应将张伯行革职,拟徙准赎;噶礼降一级留任。

张鹏翮、赫寿两人认为这件事办得漂亮,皇帝必定龙颜大悦,升官发财是跑不掉的,但诏书送到之后,他们傻眼了,康熙指责他们“掩饰和解,瞻循定议”,并撤掉他们钦差职务,另派出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前往扬州重审此案。

这个结果符合康熙庇护噶礼的意图,但康熙为何要重审呢?因为这件事引发了朝廷的满汉之争,大批汉族官员站出来为张伯行鸣不平,而满人官员则普遍支持噶礼,双方势成水火。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康熙亲政之后,一直致力于改变对汉官的歧视政策,极力宣扬“满汉一家”,虽然他内心深处依然偏袒满人,这从包庇噶礼一事即可看出,但面子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尤其是不能破坏自己一直宣称的“满汉一体”。

但穆和伦和张廷枢没能领会康熙最新的意思,经过几个月的审讯,提议“拟张伯行革职,噶礼免议”,康熙气得差点吐血,这这样处理不是火上浇油骂!下诏斥责穆、张“是非颠倒”。

几个月而后,在康熙的干预下,此案做出终审判决:“噶礼着革职,张伯行着革职留任”。

同时,康熙发布一道上谕:“朕听政五十余载,凡满汉大臣,皆当知朕之居心,满汉俱系朕之臣子,朕视同一体,并不分别。无知之辈,且谓朕为何不护庇噶礼?朕乃天下之主,凡事唯顺理而行,岂可只护庇满洲。”

康熙号称不包庇噶礼,实则一直在包庇——噶礼罪孽深重,岂可免职了事?

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更惊心动魄

不久之后,噶礼主持建造的三千间号房,因偷工减料,质量低下,在乡试结束后即全部坍塌,此事被上奏朝廷后,因噶礼已被撤职,康熙并未追究。

几年后,噶礼在食物中下毒,企图毒死母亲,事情泄露后,被母亲状告,康熙这一次才下诏令噶礼自尽。

张伯行虽然继续担任江苏巡抚,但他已经被康熙所厌恶,几年后被调到京城担任总督仓场侍郎的闲职。

有意思的是,雍正即位后,升任张伯行为礼部尚书,张伯行去世后,雍正赠其谥号“清恪”,意为官清廉,恪勤职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7: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也知道江南乡试出事了,立刻命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等地方官员彻查此事。经过严审,先是两名被多人举报的“学渣”举人对舞弊行为供认不讳。据新中“举人”程光奎供述,他与副主考
2024-06-08 16:47:00
清朝科举舞弊案:严苛的处罚与背后的故事
...来的高官越来越多,两江总督噶礼被革职处理,江苏巡抚张伯行革职留任处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对于发生的科举舞弊事件,康熙不但惩罚了涉事官员,还将涉事官员背后
2024-02-04 21:52:00
...一”,老百姓也赞誉他是“天下第一清官”。这个人就是张伯行。当时,“天下言廉吏者,虽隶卒贩负皆知”其名。张伯行(1651-1725年),字孝先,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
2023-09-11 04:05:00
噶礼曾随康熙亲征,因贪赃枉法弑母之举,被母亲揭发而死
...,旋擢江南江西总督。”噶礼出任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是张伯行,这个张伯行是清朝著名的清官,被后人称为清朝的海瑞。噶礼就是个大贪官,“三十八年,授山西巡抚。噶礼当官勤敏能治事,然贪
2023-04-17 18:32:00
康熙年间“诈尸案”是怎么回事
...2日)。“同乳兄弟”是国蠹事情还要从康熙五十一年的“张伯行噶礼互参案”说起。众所周知,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主,不仅雄才大略,而且为人善良宽厚。清代礼亲王爱新觉罗·昭梿
2023-07-25 22:06:00
今天向大家介绍清朝大臣张伯行,他为官20余年,历仕清康熙、雍正两朝,以清廉刚直著称,曾经被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可是这位被称为廉政为民的“好官”,最终却没有得到雍正帝的重用
2024-08-02 17:02:00
聊聊唐寅唐伯虎与科场舞弊案的纠葛
...伯虎)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在科场上的失意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文将以唐寅唐伯虎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落第为核心,探讨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唐寅,字
2024-11-14 19:47:00
康熙的权谋之术有多厉害?屡屡借刀杀人
...直的官员,更加抵触噶礼。比如清朝著名的大臣,理学家张伯行,就弹劾噶礼在科考中收受贿赂。张伯行进士出身,曾官至礼部尚书,他为官二十多年,以清廉刚直著称,他还开课授业,收授门徒达
2024-03-25 17:30:00
...激化了。康熙年间,官司还打到了省府。当时福建巡抚是张伯行,热衷于办教育的他,正因创办鳌峰书院,感到压力山大。要请德高望重的山长,要聘学识人品皆佳的先生,还要不菲的办学经费。用
2024-03-23 09: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