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浚的川陕之战:宋金历史的转折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08: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张浚的川陕之战:宋金历史的转折点

张浚为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

建炎四年(1130年),为轻减宋军在江淮一线的压力,张浚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打算在川陕开辟第二战场,以吸引金军入陕,从而确保南宋朝廷的安全。

宋高宗赵构同意了张浚的请求,命其任川陕宣抚处置使,负责经营川陕。

到了川陕,张浚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人,形势焕然一新。

此外,张浚还集结了四川和陕西五路共四十万兵马,底气陡壮,遂在富平屯营,要与金军决一死战。

可惜的是,富平之战,宋金双方互相搏杀,虽在战斗过程中胜负之势数度更换,最终还是以宋军溃败告终。

张浚的川陕之战:宋金历史的转折点

当时,作为大战的总指挥,张浚本人并不在现场,而是坐镇在邠州。

他并不是怕死,也从不惜死。

平心而论,张浚虽然只是一个文士出身,但却是极有胆识,遇事有担当,不惜死,也不畏死。

扬州惊变,赵构逃到江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是他仗剑到一个渔夫家打劫来了一条渔船,顺利渡江。

在平定苗刘兵变中,是他处变不惊,从容调兵遣将,有惊无险地帮助赵构完成了复辟。

家中来了刺客,他镇定自若,和刺客谈论理想,谈论人生,最终化解了刺客的一颗杀心,便刺客放下了屠刀,远走高飞。

……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丝毫看不出张浚是一个畏惧、怯懦的人。

他之所以没亲临富平指挥战争,是因为他太自信了,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毫无悬念。

以至溃兵逃回到邠州,他久久回不过神来。

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我这边,怎么会输了呢?

但这失败却又是如此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面前,天啊,我该怎么办呢?!

一向从容自信的张浚,这会儿显得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举止无措,他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要知道,宋军在富平会战中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只将军队重新组织得好,造成的后果和损失并不算太大,可惜张浚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梦想彻底破碎,心情跌到冰点,善后工作做得草率、粗暴,陕西的战局开始出现了糜烂……

首先,张浚将都统制刘锡降为海州团练使,安置在合州闲居。然后召开了一次问责会议,严肃处理最先败退的赵哲。

“啪!”张浚高立堂上,一拍惊堂木,杀气腾腾,板着面孔威逼堂下诸将,厉声问:“误国大事,谁当任其咎者?”

堂下诸将,噤若寒蝉,只好一致指证:富平战败,全因为赵哲的环庆兵临敌卖阵!

这个理由多少显得不地道,一场大战如果失败,肯定会有一个地方先被击破,就像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说的:“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如要认真追究起来,这场大战的失败,最大责任者反倒是张浚本人。

当然,不能单单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这场战争的进行虽然有些牵强、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儿戏成份,但以战斗的过程来看,宋军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全营被动受到冲击,刘锜却能在危难之中大显身手,险险就要拿下了这场战斗。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33_01DOL8RNnfwd

但所谓“兵凶战危”,双方看似旗鼓相当,而胜负往往就在一线之间的差别,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指挥官如果不对战场的情势有准确的判断,密切掌握战争的走向,就无法做得到胜利时能将战果扩到最大,失败时将损失降到最少。

对金国而言,如果不是完颜宗弼的契而不舍,如果不是完颜娄室对战场的正常把握,如果不是完颜宗辅的预备队对赵哲的环庆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老实说,这场战争的胜负一方是谁还真不好说。而如果是宋军获胜,张浚无疑就成为了南宋的头号名将,堪与赤壁之战的周瑜、淝水之战的谢安相媲美了。

现在,张浚要做的,只能是“欲斩大将,近以藉口”了。

他喝令士兵将环庆经略使赵哲推出去斩立决。

赵哲不服,奋力挣扎,口中大呼,歇斯底里地陈说自己曾有复辟大功,不该处死。

张浚的川陕之战:宋金历史的转折点

张浚为了让他住口竟命提辖官用铁骨朵猛击嘴巴。

“铁骨朵”是一种军器,形如圆形大锤,有柄。

大锤到嘴巴上,立刻门牙跌落,唇舌绽烂,口鼻变形,赵哲“血流不能作声”,最后被“斩於堠下”。

一时间,众语喧哗。

环庆路的将领惊愕不已,人人自危,在统制官慕洧的挑动下,竟然集体叛入了西夏国。

川陕局势从此糜烂,陷入几不可收拾之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淮西军变:南宋兴衰的转折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战役和变革见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而淮西军变,这一发生在南宋时期的重大事件,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一个血淋淋的真理:在私心杂念面前,再高明的战略、再完美的战术都不
2024-03-30 14:13:00
名将吴玠:南宋的铁壁与抗金先锋
...,直到名臣张浚成为枢密院长官,而吴玠也因此步入人生转折点。南宋与金进入相持阶段,双方的高层皆认为陕西是重中之重,“中兴当自关陕始”,为了确保陕西的安全,张浚自告奋勇来到此地经
2023-09-17 12:15:00
靖康之耻与南宋的建立:历史的转折点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宋徽宗、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的北宋王朝亡国。同年6月12
2023-11-10 08:42:00
说说张浚志大才疏与刚愎自用两方面的故事
...就可能没有好的结局了。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南宋名臣张浚,就由于志大才疏而酿成了丧师辱国;又因为刚愎自用导致他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张浚画像下面就来说说张浚志大才疏与刚愎自用两方面
2024-05-07 20:48:00
富平之战,为何南宋20万大军不敌6万金军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坐镇陕西指挥作战的张浚,集结陕西五路数十万宋军,在陕西富平一带与金军主力展开决战,意图将金军逐出陕西,继而反攻河东。然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2024-06-15 15:51:00
宋孝宗不听赵构建议,让张浚挂帅北伐,结果如何
宋孝宗北伐,赵构好言相劝:“不要让张浚挂帅,否则悔之晚矣。”宋孝宗不听,8万宋军一败涂地,20年的励精图治,化为泡影。南宋初年,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是“中兴四大名将”。其中
2024-08-02 17:31:00
南宋初年最大规模的会战
...决。宋军英勇杀敌,金兵一度处在崩溃边缘,但宋军主帅张浚指挥失误,金兵不但绝处逢生,还逆袭成功。结果,宋军薄弱处被突破,宋军全线溃败;金兵乘胜追击,攻略城池无数,南宋逐步失去对
2023-08-23 06:58:00
军事角度看:宋军打不赢大会战,赵构对北伐失去信心
...攻击,自己的御林军还搞出一个“苗刘之变”,如果不是张浚力挽狂,南宋到此为止了。“苗刘之变”后,张浚得到重用,此人是坚定的主战派。张浚把目光放在了陕西六路,提出先经营陕甘,然后
2024-08-15 13:05:00
“南宋中兴贤相之首”赵鼎曾高度评价张浚与宋高宗赵构的君臣关系:“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宋高宗也表示张浚是自己钟意的能臣,“天生此人,为朕中兴
2024-01-10 11: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