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孝宗不听赵构建议,让张浚挂帅北伐,结果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2 17: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宋孝宗北伐,赵构好言相劝:“不要让张浚挂帅,否则悔之晚矣。”宋孝宗不听,8万宋军一败涂地,20年的励精图治,化为泡影。

宋孝宗不听赵构建议,让张浚挂帅北伐,结果如何

南宋初年,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是“中兴四大名将”。其中,岳飞名气最大,家喻户晓。

但是,岳飞终其一生,官职都在张俊之下。解除兵权之前,岳飞是枢密副使,张俊则是枢密使。

不过,跟张浚比起来,“中兴四大名将”的地位都要低一个档次。

如果说,张浚是朝廷宰相兼方面军主帅,中兴四大名将只能是集团军司令长官。

张浚出现的地方,其他将领都要打下手,接受他指挥调度,一点脾气都没有。

那么,张浚地位如此显赫,赵构为何还建议宋孝宗不要重用张浚呢?赵构当皇帝时,曾说:朕就算亡国,也不会再用张浚。

客观看待,张浚能力并非没有,也立下很多大功,但犯错也不少。

1129年,苗刘兵变,赵构被禁卫军劫持。值此危难之际,张浚力挽狂澜,带着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勤王,攻灭苗刘,赵构得以重新当皇帝。

护驾有功,张浚成为高宗的红人,把他比喻为王导,是朝廷的柱石。

张浚得到重用,便提出建议:“光复河山,必须经营陕甘,方可图中原。”

赵构很高兴,旋即派张浚去经营西北,节制曲端、吴玠、吴璘、刘锜等将领,把关中打造成抗金大本营。

1130年,为了阻止金兵南下,缓解江淮压力,为高宗立足江南创造条件,张浚决定发动富平之战。

宋孝宗不听赵构建议,让张浚挂帅北伐,结果如何

富平之战,宋军18万,号称40万,与完颜宗辅、完颜娄室、完颜宗弼的3万骑兵厮杀。

从中午打到下午,赵哲撑不住,率先溃逃,导致宋军惨败,南宋几乎失去整个陕西。

但是,张浚达到了战略目的,金兵没有能力在江淮进攻,还被迫调兵西北,让“中兴四大名将”有了成长的环境。

富平之战后,张浚继续留在西北,指挥吴氏兄弟在和尚原、仙人关扳回一局。

经营陕甘,张浚整体上还可以,金国主力被拖住,这是他的功劳。

张浚在西北,完颜宗翰、完颜宗弼都不敢放松戒备。宗翰直言:军兴以来,敢主动找金兵决战,张浚是第一人。

富平之战后4年,张浚回朝廷,又负责江淮地区军政事务。此时,“中兴四大名将”,都要接受张浚指挥。

金兵进攻江淮,刘光世发扬逃跑精神,又是一触即溃。张浚很恼火,在长江拦住刘光世,让他赶紧杀回去。

张浚告诉刘光世,江淮只有“伪齐”军队,没有金兵压阵,不用担心打不赢。

刘光世北上,果然击败齐军。但是,刘光世平时桀骜不驯,打仗又不给力,朝廷决定撤了他兵权。

负责处置刘光世余部的,就是张浚,他又一次犯了大错误。

此时,岳飞实力还不够强,赵构打算把刘光世的部分兵马交给岳飞,但张浚不给。

宋孝宗不听赵构建议,让张浚挂帅北伐,结果如何

王德、郦琼都是猛将,但关系不好。张浚让王德位居郦琼之上,郦琼不服,关系急剧恶化。

郦琼让张浚解决问题,张浚不理会,郦琼一怒之下率4万大军投奔“伪齐”,为金国效力。

郦琼投降,导致南宋江淮防线出现漏洞,此时若非金国忙于内斗,南宋估计要打京师保卫战了。

淮西兵变,让张浚威望一落千丈,也成为秦桧打击他的借口。

秦桧起初是张浚推荐,此时羽翼丰满,为了独揽大权,奉行对金求和,对主战的张浚使绊子。

1141年,绍兴和议开始,主和派被贬,张浚也是其一。此后,直到宋孝宗继位,张浚一直被打压,复出之后,旋即被贬官。

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迎来20年的和平,随着完颜亮继位,双方再次兵戎相见。

1161年,完颜亮南征,张浚再次被重用,前往江北督师。张浚还没抵达战场,虞允文已经取得大捷,完颜亮被部下处死。

完颜宗被杀,完颜雍当皇帝,但北方局势并不稳定,契丹也发动起义。

此时,赵构“禅让”,宋孝宗登基,决定趁此机会收复中原,发起“隆兴北伐”。

北伐主帅,当然是张浚,但赵构提出不同意见。

赵构告诉孝宗:张浚的能力,我知道,天下人也知道,你用他为主帅,悔之晚矣。

赵构反对让张浚挂帅,但孝宗不听。

张浚初次交战获胜,李显忠夺取虹县、泗州、宿州,开局还不错。

但是,李显忠、邵宏渊关系不好。邵宏渊作战不积极,还率先溃逃,导致符离之战惨败,8万宋军一溃千里。

宋孝宗不听赵构建议,让张浚挂帅北伐,结果如何

此时,如果不是完颜雍需要稳定政局,估计金兵会饮马长江,甚至渡江作战,把隆兴北伐变成大定南征。

符离之战后,张浚还在巡视长江,继续筹备抗战。但是,主和派再次抬头,反对北伐,张浚忧愤而死,享年68岁。

孝宗不听赵构建议,重用张浚,这是隆兴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何孝宗不接受建议?赵构也不极力阻止呢?

张浚的能力,高宗、孝宗都了解,南宋朝臣也理解,但他们依然是隆兴北伐的主帅,还是最合适的主帅。

为何这么说呢?李显忠能力强悍,但毕竟从金国回来,南宋朝廷不一定信得过。

张浚就不一样,他身份很特殊,他是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也是一面旗帜。从靖康之变到隆兴北伐,无论局势如何艰难,张浚都坚持战斗。

张浚得到重用,南宋就可以把主战派凝聚起来,战斗的旗帜就不会倒。可以说,张浚,成了战斗代名词,成了北伐中原的象征。

单纯论带兵打仗水平,张浚不如下属岳飞,但岳飞是少有的顶级名将,很多时候可遇不可求。

张浚不一样,能力还算可以,但他有一股永不言弃的精神。即便屡次挫败,张浚也毫不气馁,坚持打下去。

如此,宋孝宗才会重用张浚,赵构知道张浚能力有限,也只是建议孝宗不要重用他,却没有极力阻止,原因就在这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爱国反误国的主战派张浚,隆兴北伐导致四万多人阵亡
隆兴元年(1163年)刚即位的宋孝宗说:“宋和金有灭亡国家,俘虏皇帝、宗亲的仇恨,如果皇帝不想着报仇,那么别人更不会用心”他一心想着恢复中原,起用著名主战派首领张浚为枢密使,江淮
2023-01-14 10:56:00
浅聊宋朝和金国的三次和议
...守协定。此时,赵构退位,赵匡胤的后裔赵眘继位,是为宋孝宗。宋孝宗想要有一番作为,他拒绝议和,派遣13万大军北伐,收复中原。 “隆兴北伐”,宋军损失更惨,出兵18天就阵亡6万
2023-07-25 16:22:00
南宋初年最大规模的会战
...决。宋军英勇杀敌,金兵一度处在崩溃边缘,但宋军主帅张浚指挥失误,金兵不但绝处逢生,还逆袭成功。结果,宋军薄弱处被突破,宋军全线溃败;金兵乘胜追击,攻略城池无数,南宋逐步失去对
2023-08-23 06:58:00
...宋求和,而此时的宋高宗已然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年轻气盛的宋孝宗一心想要收复中原,又怎么会答应金世宗的求和请求呢?金世宗得知南宋拒绝和谈的消息后,调集大军驻守黄河以
2023-10-25 18:52:00
...浚烦得要死,“今复论兵,极为生事”,又贬了他。直到宋孝宗赵昚继位,张浚才迎来人生中最后的曙光,年轻的赵昚锐意进取,一上位便拜张浚为枢密使,意图北伐。隆兴元年(1163),在张
2024-01-10 11:32:00
说说张浚志大才疏与刚愎自用两方面的故事
...而更添急躁。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退位,宋孝宗赵昚继位。作为太祖的子孙,又被恢复中原的巨大道义力量所振奋的孝宗,一改高宗主和的主张,力主抗击金兵、恢复中原。主战
2024-05-07 20:48:00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守卫半壁江山的英雄
...德。“有文有武是曲大,有谋有勇是吴大!”淳熙年间,宋孝宗为了表彰吴玠功劳,御谥涪王,与蕲王韩世忠、鄂王岳飞、鄜王刘光世、和王杨存中、循王张浚、信王吴璘,并称“七王”。可惜,后
2024-01-20 20:09:00
南宋的建立与初期抗金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因倦政而禅位给养子赵昚,即宋孝宗。宋孝宗是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自孝宗以后的八位皇帝全部是太祖一脉。公元1163年,宋孝宗为岳飞翻案,并逐渐将之前被
2023-09-30 08:50:00
三国演义:曹操打算撤回许昌,固守城池
...敌情,还以为金兵会继续南下。为此,赵构下令陕西主帅张浚发起反击,将金兵的主力吸引过去,减轻江南的战略压力,富平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张浚,抗金名将,战斗意志坚定,却没啥
2023-08-20 17: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