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黎福慧 宋丽萍)春节渐近,年味渐浓。在江口县历来都有吃米粉的习惯,而“传统手工干粉”更是贯穿江口人记忆的一道美食,它以其独特的清香、柔韧的口感,洋溢着浓浓的乡愁与人间烟火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走进太平镇太平村村民李华芬家,一股纯香米粉味儿扑鼻而来,李华芬正与家人文腊仙忙着赶制米粉,经过打浆、调浆、蒸制、晾晒、切丝等多道工序,粉皮变成了一根根粉丝晾晒在竹竿上。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是用自己种植的米制作粉。烧火就是关键,要烧均匀,四周都要有火味子,还要掌握好米和水的比例,蒸的时长,晾晒后还要注意切丝的刀法,这样做出来的粉吃起又有嚼劲又有米香味,健康又美味,大家都爱吃。”太平镇太平村村民李华芬说。
李华芬的婆婆文腊仙有着41年制作干粉的经验,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出的干粉口感细腻、软糯Q弹、嚼劲十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他家的粉特别有嚼劲,特别有味道。尝到了小时候妈妈烫粉的味道,真的是回到了童年的时代,我们秤了20多斤干粉回家过年。”市民雷华说。
“我15岁就跟妈妈学做手工粉,所以我们这个粉有嚼劲,我会继续帮它传授下去,让更多的人吃上手工粉,吃到家乡的味道。”太平镇太平村村民文腊仙说。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置办年货是一种传统,它能让人在忙碌中感受过年的喜悦,而传统手工粉的制作不仅让年味更浓,更让人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亲情温暖。
“年关将至,每年我们从12月份就开始忙碌了,每天要做50斤手工干粉。要过年了,我们还会在做粉时添加粑粑红,把过年粉染上红色,不仅看起来喜庆,也寓意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太平镇太平村村民李华芬说。
一审:肖咏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