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豫卫医函〔2023〕70号),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医院在学科医疗技术层次和服务管理综合实力的最高体现,代表着该专科达到了全国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最高层次。
此次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体现了国家和省卫健委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综合实力和临床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肯定与期望,将有力推动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的学术地位和专业影响力。
目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是河南省卫健委授予的“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烧伤诊疗中心”“河南省烧伤应急救援中心”。
烧伤中心设置有6个病区,总床位210张。设有烧伤重症监护室(BICU)、烧伤重症病区、儿童烧伤病区、烧伤修复重建一病区、烧伤修复重建二病区、烧伤瘢痕康复病区。兼有康复护理、支具制作及功能锻炼室,烧伤瘢痕治疗中心、激光治疗中心等单元。拥有先进设备的烧伤实验室、培训室、动功能厅等。
烧伤中心现有医护人员16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8人;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1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床位规模、人才队伍、年收治病人数量均位居河南省首位、全国前列。复旦大学发布的全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烧伤中心连续8年获得最佳专科提名,去年综合排名全国第10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比中,烧伤外科位居榜单第18位。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烧伤救治流程,具备常见烧伤、严重烧伤和烧伤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是河南省烧伤救治技术最为先进、治疗最为规范的单位之一。
主要技术包括:人工气道建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呼吸支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净化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监测)技术、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自体微粒皮加异体(异种)皮移植、微型皮片移植(MEEK)、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治疗慢性创面、各种带血管蒂的组织瓣转移和游离移植术、皮肤扩张器置入技术治疗烧伤后全身各部位瘢痕等。
1993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愈1例烧伤面积97%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面积92%TBSA、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填补了河南省特大面积烧伤救治的空白。2001年治愈1例烧伤面积100%TBSA、Ⅲ度烧伤面积96%TBSA、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至今仍是国内20年来最危重病例之一。近几年参加省内外突发群体烧伤事件20余起,抢救危重烧伤病人300余人,均出色完成救治任务。
技术突破: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异体真皮耕耘播种自体皮肤细胞覆盖切痂创面的研究,克服了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皮源不足的问题,该技术被第三军医大学黎鳌院士称为“国内烧伤外科三大突破性进展之一”。开展了人体真皮胶原蛋白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临床研究、连续性血液滤过防治烧伤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复杂疑难创面等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以强化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为导向,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医院“做大做强,打造院中院”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多学科协调合作的疾病诊疗模式,提高烧伤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专科诊疗能力,促进临床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优化完善医疗服务模式,解决中部地区烧伤患者的诊疗服务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