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封有哪3条路可走,选对一条,可以保全性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2 15: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封想要躲过刘备的刀子,有3条路可走。可惜,刘封相信“父亲”,认为18年的父子之情可靠,实则不然。

刘封有哪3条路可走,选对一条,可以保全性命

刘封,寇氏的儿子,由舅舅刘泌抚养长大,改姓“刘”。202年,刘备遭受曹操打击,逃到荆州,狼狈不堪。创业几十年,整日寄人篱下,没有一块落脚之处也就罢了,连子嗣都还没有,刘备非常苦闷。收养刘封,让刘备有了“儿子”,后来又得到诸葛亮,刘备的“开挂”人生就此开始。刘封骁勇善战,刚毅果决,战功显赫。214年,刘封跟诸葛亮进入四川作战,横扫强敌,并坐镇上庸,是抵御东吴、曹魏的一道屏障。如果刘备一生没有生育子嗣,刘封一定是“储君”,继承蜀国基业。刘封能力强悍,远非刘禅可比,又得到诸葛亮的辅佐,说不定成为刘秀第二,再一次恢复汉朝江山。刘封的最大软肋,就是并非刘备“亲儿子”,且为人能力强,对刘禅构成了巨大威胁。刘禅为人软弱,还有点傻乎乎,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了刘禅的安全,刘备自然要干掉刘封,即便他没有太大过错。要知道,关羽阵亡沙场,以及上庸丢失,主要原因是孟达的“欺骗”以及叛变,刘封罪不至死。诸葛亮的劝告,只是刘备杀刘封的原因之一,关键还是因为刘禅。刘封要是活下来,刘禅地位堪忧,蜀汉也许会出现内斗,这不是刘备所希望看到的。其实,刘封想要躲过刘备的屠刀,有3条路可走,选对其中一条,刘封就可以高枕无忧。可惜,刘封走错了路,他选择相信“父亲”,认为18年的感情可靠,实则不然。第一条:率兵增援襄樊战场,协助“叔叔”关羽战斗。刘封参战,如果赶在徐晃增援之前,可以夺取城池,然后跟着关羽北伐中原。退一步讲,刘封没能改变战局,毕竟出兵参战,刘备也找不到理由杀他。第二条:杀了孟达,占据上庸,控制三座城池,刘备不敢轻举妄动。刘封没有救援关羽,主要是孟达的“欺骗”,将他带到火坑里。刘封可以假装改善与孟达的关系,设宴款待他,然后突袭,吞并其部下。如此一来,就算徐晃率兵攻打上庸、房陵、西城,刘封也可以退敌;没后孟达出卖情报,徐晃搞不定上庸。

刘封有哪3条路可走,选对一条,可以保全性命

上庸,位于荆州、汉中之间,是抵御曹魏、东吴的战略屏障。刘封坐镇这里,刘备也找不到杀他的理由,况且刘封守住了基地,立下战功。即便刘备追究荆州丢失和关羽败亡的责任,刘封也不至于被杀,最多贬为庶人。第三条:狠下心来,要么投降曹魏,要么投奔东吴。徐晃、孟达率兵攻打上庸三城,刘封孤军奋战,坚守城池,拒绝投降。孟达跟刘封关系不好,但还是写信告诉他:“刘备不可靠,赶紧归顺朝廷,一起享受荣华。”刘封大怒,撕毁书信,斩杀来使,与曹魏死磕,结果战败逃回成都,被刘备下令绞死。临死之前,刘封痛哭:“如果能听从孟达的建议,何以到这种地步。”也是悔不当初。刘封投降,曹丕是不会杀他,还会善待之。刘封是刘备的“儿子”,一旦投降了曹魏,曹丕就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开启舆论机器,让刘备下不了台面。投奔东吴也可以,孙权也会接纳他。刘封跟东吴没有仇恨,况且之前麋芳和博士仁已经投降,孙权好吃好喝招待,还授予官职。刘封可以碾压麋芳、博士仁几条街,孙权得到此人,高兴还来不及,又怎样杀了他呢?遗憾的是,刘封走错了路,认为自己与刘备18年的父子之情牢固,即便刘备追究责任,也不至于要杀了他。谁知,刘备最终听了诸葛亮的话,下令将刘封绞死。刘封对刘禅构成威胁,这是事实,但可以贬为庶人,不至于要他性命。刘备此举有点过分了。唐朝初年,太子李承乾想要提前接班,效仿“玄武门故事”,让李世民退位。李世民先发制人,擒拿李承乾,处死侯君集。按照唐朝律法,太子谋反,也是要处死,但李世民于心不忍,将他废为庶人,保全儿子的性命。当然,刘备不是李世民,他也不知道李世民,毕竟不能穿越。

刘封有哪3条路可走,选对一条,可以保全性命

刘备处死刘封,是为了儿子刘禅,却愧对刘封,否则他也不会哭。帝王之家本来就无情,刘封错就错在不是“亲儿子”,刘备又无情,只能倒了大霉。正如吕布所言:“大耳贼最不可靠,你忘了辕门射戟之事了吗?”当年,刘备被袁术攻打,连战连败,吕布以“辕门射戟”方式化解纠纷,救了刘备一命。后来,吕布被俘虏,曹操想收纳他,刘备却说:“你忘了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才杀了吕布,刘备也有点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襄樊之战:蜀汉的损失、曹魏的坚守与东吴的崛起
...鳖,败局已定,副将董衡、董超劝说庞德投降关羽,保全性命,庞德大怒,杀了2人,然后带领大军继续殊死抵抗,但是最终无力回天,被关羽生擒。被俘后,庞德因不肯投降关羽,被关羽下令斩首
2023-10-10 07:42:00
关羽的死,都有哪些人参与了呢
...故意痛哭流涕,请求刘备将荆州还给东吴,保全哥哥一家性命!刘备顺水推舟,答应先还三郡给东吴,写了一纸文书,让东吴去接收!诸葛瑾拿着刘备写的文书,到荆州找关羽交割三郡,被关羽赶了
2023-02-22 14:03:00
关羽败走麦城,刘封为何不救?要是我我也不救
...而死。无论哪种说法归根到底刘封因为关羽的死而搭上了性命。那么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呢?在演义里是这样交代的,孟达是说当初刘备曾问关羽嗣位的问题,关羽说刘封是螟蛉之子,不是亲生的,
2023-09-13 10:39:00
孟达反复无常,待遇变差了
...劝降:“刘备靠不住,你赶紧归顺朝廷吧,至少还能保全性命。”刘封大怒,率兵出战,被曹军击败,只好跑回成都。刘备为了刘禅能坐稳皇位,含泪处死刘封,果真应了孟达所言。孟达叛变,反复
2023-08-20 16:59:00
...与上庸太守申氏兄弟先后叛蜀归魏。刘封孤掌难鸣,拼着性命杀出重围,“走还成都。”刘备因上庸失守而恼羞成怒,摆出大义灭亲架势,给刘封扣上“欺凌孟达致使其背汉降魏、又袖手旁观导致关
2024-06-10 20:30:00
...刘备给处死了,孟达则是将上庸献给了曹丕派,保得一条性命。可以说关羽的失败全是因为他的性格所致,他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对谁都看不上眼。因为对曹魏看不上眼,所以他在前线遭到了徐晃
2024-06-28 18:49:00
...,于是他大骂着出城,思来想去,只能去成都,向汉中王刘备求援。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化大恸告求,刘封、孟达皆拂袖而入。廖化知事不谐,寻思须告汉中王求救,遂上马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
2024-06-01 09:30:00
刘封孟达离麦城最近,却不愿意救助关羽,只因这几个小心思
...庸去求救兵。刘封孟达取得上庸之后,沈耽又率众归降,刘备封赏义子刘封为副将军,与孟达一起守上庸。见到廖化前来求救兵,刘封孟达均以上庸刚占领不久,立足未稳,不肯分兵相救。廖化悲痛
2024-08-06 20:18:00
如果刘封去救援关羽,历史会出现怎样的改变?
...败俱伤。即便是双方进入战争状态,有关羽、张飞在前,刘备在后,也不会造成像夷陵之战那样的惨败。但是,由于关羽之死,蜀汉和东吴的矛盾无法调和。刘备别无选择,只能亲自率领军队讨伐东
2023-01-27 14: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