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21:37: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605年,隋炀帝正式建立了科举制度,面向全国开科取士,集合天下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建功立业,同时也给学子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利用自己的才能智慧,帮助国家更好的发展,百姓更好的生活。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而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度开始,历朝历代都沿用了下来,直到清朝光绪31年举办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历史,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无数的状元,榜眼,探花,一届届优秀的仕子脱颖而出,成了一任地方官,乃至朝廷重臣,而科举了成了农家孩子一跃进龙门的唯一道路,受到了天下学子的追捧。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说到科举考试,小编这里就有一件发生在清朝乾隆时期,令人大跌眼镜的趣事,科考时的主考官是武将,而且还大字不识一个,看到这,懵了吧?不识字能当主考官?别急,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故事——

话说当时的兆惠将军打了胜仗回来,乾隆是异常的高兴,胜仗嘛,那必须是举国欢腾的,难得高兴,而且还要对兆惠大大的赏赐,于是当场就授予他一等公的爵位,另外还让他掌管天下的钱粮,任户部尚书,但是,这赏赐完,乾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似乎缺乏点人情味,少了点亲近的感觉。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想了想,对了,不是马上要举办科举,开科取士了吗?那就封你当主考官呗,让你也享受一下桃李满天下的感觉,于是乎,这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将兆惠就被封为了当年的科举主考官,想想也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乾隆皇帝真不拿这严肃的科举当回事呀!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历朝历代的科举都非常的重视,需要一层层的选择优秀的文章,最后将几份最好的卷子交给皇帝过目,定夺最后的三甲榜首。每届的主考官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也最终会凭着自己的感觉落笔下分,这对很多的学子而言,往往一字之差都会影响着主考官的最后评分,也影响着自己的未来。

既然科举是严肃的,那么乾隆自己也知道,这兆惠是个武夫,大字不识一个,要怎么当主考官呢?思虑再三,乾隆自己想了个绝妙的办法,给兆惠派了9个学富五车的官员,个个都是大学士级别的人啊,让这9个人做真正的阅卷管,让他们先审阅,审阅完再把最好的几份呈上来给兆惠就行了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有趣的是,乾隆还真的想的非常的周到,知道兆惠是个文盲,命令那9个官员在审阅卷子,评分的时候,要在卷子上放入一张小纸条,然后根据卷子的分数,在小卷子上画圈圈,而圈圈越多,就表示这张卷子的成绩越高。那兆惠一看就非常的明了,也就解决了自己不识字的窘境了,然后根据圈圈的数量就可以定头榜3甲了。

他是史上最牛主考官,大字不识一个,靠画圈圈定状元

一个武将当科举主考官,而且还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将,可谓是历史第一遭,想想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或许在乾隆看来,这主考官是对兆惠的一种恩宠,但是对兆惠而言,却是异常的难堪,毕竟自己的能力自己清楚,其实,乾隆的恩宠更像是一座火炉,让兆惠在上面烤着,表面好看,内心煎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钱棨连中六元,人称六元状元,乾隆写诗盛赞
...作文以纪此事,一时轰动朝野,举国欢庆,曾是钱棨乡试主考官的翁方纲,以伯乐自任,发起三元喜宴,一人曾连作《三元花歌》、《三元喜宴》诗四首,翁方纲还特地将这些祝贺诗收集起来,汇编
2023-04-19 17:49:00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苛的资格审查和锁院程序外,选派高级别官员作为会试的主考官及同考官也是当时考场上的一大特色。依照惯例,明清两代的会试考官分为主考官、同考官、监考官和知贡举官。所谓同考官,即接受
2024-05-14 09:14:00
哪位考生对了乾隆的对联成了状元
...书生同时考得前茅位置,成绩相等,这百年一遇的巧合令主考官难以出谁是第一?这时乾隆帝游玩江南一带,听闻此事就心生好奇,于是命主考官献上两位书生的试卷供其观看。乾隆细心审察两人的
2023-08-04 21:20:00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殉国的人,乾隆帝根本就看不起,相反还十分鄙视。当时主考官将胡长龄的卷子递给了乾隆帝,乾隆帝看到胡长龄的名字后,十分高兴,随口说了句,“胡人乃长龄”。乾隆帝认为这个名字十分吉祥
2023-11-15 22:02:00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祖”,他殿试之时正值慈禧太后在准备次年的七十大寿,主考官们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特地把王寿彭的试卷拔为第一,让老佛爷亲点。刘春霖据说是殿试时恰好适逢京郊大旱,最盼甘霖,而原拟状
2023-10-24 16:15:00
此人有状元才却没状元命,因名字籍贯弥封打不开,到手的状元飞了
...利参加了京城举行的殿试,当时大殿上有乾隆皇帝、正副主考官和读卷官七人,这几个人全部是状元出身,阵容那叫一个豪华,无论是谁赢得状元都会让天下人侧目,在殿试结束后,经过他们几位的
2023-05-18 19:35:00
乾隆皇帝殿试出对联刁难相貌丑陋的进士,进士答出下联后被封探花
...做了官,因为文学底子非常优秀,所以做起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但凡和考试有关的,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会有歪心思的人,想方设法作弊。其它考试就算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
2023-09-17 14:15:00
赵翼苦读入仕,居官不上,退而立言,终成大家〔243〕
...而顺利通过判卷。赵翼高中探花也还真是的,阅卷完毕,主考官刘统勋、刘纶翻遍考卷,也找不出赵翼的,只好心怀忐忑,择出三份最高分的,初定为三鼎甲,呈奏乾隆御览。 殿试时,乾隆命开
2024-04-14 10:39:00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
2024-03-22 14: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