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纪念孙犁诞辰110周年研讨会举行
多元视角呈现鲜活真实的文学大师
昨日,“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未来的孙犁与孙犁研究──纪念孙犁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在津举行。研讨会由天津社科院与市文联主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天津社科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百花文艺出版社承办。
5月11日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主创、文学大师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60余位来自津冀鲁晋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孙犁家属参会,围绕孙犁生平交游、文献史料、思想观念、心路历程、编辑创作、作品解读、文学史意义以及延安文脉谱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和深入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自觉传承延安文脉,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革命道路、人格风范和文学创作,是新时代文艺的光辉典范。
此次研讨会呈现四大特点:议题集中,充分体现了孙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视野开阔,涉及文献、文学、影视、文化等不同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的孙犁;研究队伍壮大,老中青结合,传承与开拓并举,彰显了蓬勃的研究力量;研讨意义重大,通过新史料新方法新观念等,将孙犁研究推向深广。
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施琪表示,此次研讨会也是对全市文艺评论工作的一次成果检阅:“孙犁先生崇高的人品和文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以研讨会的方式纪念他,就是为了重温他的文学成就和崇高品德。学习和纪念孙犁先生,就是要像他那样,把自己的人生融入祖国的命运和时代的洪流,用情用心记录时代的前进步伐;对文学和生活充满热爱,以深厚情感为人民书写;把个人的文学梦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追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人向上的力量。”
天津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玉胜提出,孙犁生于河北,成长于延安,在天津生活和工作超过半个世纪。孙犁的革命道路、人格风范、文学创作以及各方面的文化工作,都是新中国文学的光辉典范。蔡玉胜呼吁广大学者要继续深入研究孙犁的经典文学作品和文化贡献,不断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化实践提供重要借鉴,为新时代的文艺事业与文化建设发挥强大助力。
孙犁的外孙女张璇代表家属致辞。她告诉记者:“姥爷去世已近21年,可我时常感到他没有离开。因为不断有人向我提起他们与我姥爷的交往,不断有人分享阅读他带来的心灵抚慰。一位驻守西藏的新华社记者联系上我,就是为了告诉我,在高原的帐篷里,是姥爷的书陪他度过了漫漫长夜……”
孙犁曾说过──历史证明:文坛上的尺寸之地,文学史上的两三行记载,都是不容易争来的,而他以《荷花淀》《铁木前传》等优秀作品证明了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离开的这20多年里,不断出版发行的孙犁著述有200多种,一代代读者的接力阅读、无数后辈作家的追随学习,无不证明孙犁作品拥有滋养心灵的长久生命力,这也是他留给世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7: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