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清荷”到“淡菊” 专家研讨孙犁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08:07: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专家研讨孙犁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

从“清荷”到“淡菊”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作家孙犁的短篇经典《荷花淀》,以诗意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今年是孙犁诞辰110周年,11月24日,为纪念和缅怀这位文学大师,省内外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河北文学馆,以“孙犁:从‘清荷’到‘淡菊’”为主题,围绕孙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孙犁为文为人等展开讨论。

出生于河北安平的孙犁是河北文学的骄傲。孙犁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迹,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作家和读者,同时也是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出版与海外传播的重要样本。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学者李同路,从国际视角探析了孙犁作品海外研究的现状和前景。他认为,孙犁在写作中常常用哲学思考观照具体而微的人生,以独立、真诚的态度写作,坚守文学立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

“我们要跳出文学来读文学。”孙犁研究专家、《孙犁年谱》作者段华强调,想要读懂孙犁应学会融会贯通,不仅要研读孙犁的作品,还应了解同时期其他作家的作品;不仅要阅读文学作品,还应阅读历史、哲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书籍,在更广阔的范围对孙犁为文为人进行考察研究。

在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作家身份之外,孙犁还是一位报人、一位编辑。孙犁亲属代表、今晚报副刊部主任张璇从“严”与“宽”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时对于副刊的编辑思路。她谈到,孙犁从少年时期开始,对于书籍、报章的欣赏起点就很高,是取法乎上的。这种严格的标准,也体现在他的编辑思路中。孙犁主张副刊作品必须有明确的思想性,作品的思想性提高了,格调自然也就上来了;要深入生活、贴近实际,采撷鲜活的生活素材,真实反映现实中的人物和故事。而“宽”则体现在“广培新枝”上。青年时期曾受益于副刊的孙犁,在此后的编辑生涯中,非常重视青年作者的培养。进入天津日报工作后,他希望副刊“永远是一处苗圃”。在这方小小的苗圃中,新人新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生根发芽,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在内的一批青年作者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文坛。

“孙犁的精神是多维的,其特质是‘真诚不虚’。孙犁有着鲜明的文学风格,可以概括为‘鲁风荷韵’。”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孙犁传》作者苑英科认为,孙犁对国家和人民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对文学创作格外强调真情实感。“人们熟知的‘荷花淀风格’,只是孙犁文学风格的一角。孙犁一生以鲁迅为师,以人民为上,这是他文学创作的骨气和底气。他对文坛上的一些现象敢于批评,显现了思想家的深刻,这是他继承鲁迅精神,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攀登的必然结果。”苑英科说。

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省作协副主席郭宝亮以《铁木前传》为例,深刻剖析了孙犁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之道,揭示出孙犁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李建周则重点分析了孙犁早期小说与世情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孙犁研究打开了全新学术视野,呈现出别样文化景观。(河北日报记者 肖 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献史料、思想观念、心路历程、编辑创作、作品解读、文学史意义以及延安文脉谱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和深入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自觉
2023-05-14 15:56:00
《品读正定》出版研讨会举办
...历史厚重的大书,其对中国的建筑史、经济史、戏剧史、文学史等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是怀着敬畏之心创作的《品读正定》,深入品读
2023-11-07 21:04:00
本文转自:今晚报那位孙犁研究的热心人走了——追忆刘宗武先生2022年12月31日晚上,我正准备回家,突然,微信群中转来了一条发自刘宗武子女的消息,说他们的父亲因患脑梗抢救无效,于
2023-01-13 02:37:00
...经典。尤其是梁斌的《红旗谱》,被茅盾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穿越战争风云,重读红色经典。燕赵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燕赵大地上涌现
2025-08-15 11:40:00
00后专项硕士研究生眼中的儒家智慧
...子们,聚集在孟苑的教室、草坪、湖边、读书角开展交流研讨,启迪哲思。牟城硕来自山东大学法学院,是一个喜欢篮球的阳光少年,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他“吐槽”自己:久闻孔孟之道,未临
2023-08-29 17:43:00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仡佬族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师院举行
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余从源) 12月13日,《仡佬族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师范学院举行。来自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市文联、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评论家协会、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
2024-12-13 21:59:00
如何理解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响国外作家的作品。二是对内,即面对我们的民族文学与文学史,当代文学写作里似乎还没有产生一个像阿Q那样家喻户晓的人物。程永新大家也谈到了文学翻译。在程永新看来,论及世界文学与中
2024-06-21 10:16:00
浙江籍散文名家林旭华《心果集》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杭隆重举行
...一部充满智慧和温度的作品,坚信这部作品一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原杭州市副市长安志云发言 青年文学家浙江作家理事会常务副主席王庆佑宣读了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的贺信
2025-02-20 10:57:00
...度评价。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认为,河北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既具备中国文学史所蕴含的诸多共性,又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比如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将“革命”融入
2024-06-16 10: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