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啊哈!”的呼喝声和双节棍挥舞的风声中,“中国功夫”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引得了无数人的关注,闻到商机的商人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希望能从这个一夜之间蹿红的题材中撕下一块血肉。《叶问》、《精武英雄》、《醉拳》……
无数近代的武术大家和故事被翻拍成了电影,直到如今热度依然在持续。而只要提到功夫片,提到中国功夫,黄飞鸿这个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但正是这样堪称一代宗师的黄飞鸿,却败在了一文不名的陈华顺手下,这个陈华顺到底有多厉害?
武术大家,佛山飞鸿
许多人对黄飞鸿的深刻印象应该都是空中连续踢出数击的“佛山无影脚”,虽然没有电影里凌空虚度那么神奇,但现实中的黄飞鸿也的确是个武术大家。
黄飞鸿之父黄麒英是赫赫有名的“广东十虎”之一,出身于武学世家的黄飞鸿自然也从小习武,熬练筋骨。但穷文富武,穷困潦倒的黄麒英并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而是希望黄飞鸿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但武术世家的黄飞鸿怎么受得了读书的枯燥?天生慧骨的他开始偷偷观看父亲卖艺习武,而极高的天资使得他进境极快,1868年,黄飞鸿以四象标龙棍夺得“少年英雄”之名。
少年成名,按理来说应该志得意满,行走江湖,惩恶扬善乃至劫富济贫,但黄飞鸿却不骄不躁,一点没有少年的躁气。
1872年,黄飞鸿结束了自己江湖卖武的生涯,开始设立武馆,传授武功。1875年,黄飞鸿遭遇贼人打劫,以一敌数十,在当地传为一代佳话。1882年,黄飞鸿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1885年,黄飞鸿聘为军中技击教练,愈发出名。
1886年,黄飞鸿之父黄麒英去世,萌生退意的黄飞鸿辞去了军中教练一职,创办了医馆“宝芝林”,希望能靠自己的传统知识和医术来造福大众。
可以说,作为中国近代的国术名家,黄飞鸿实至名归。他并不单纯地靠武术扬名,更是靠自己的义气、靠自己的品德、靠自己的豪气和医术为自己挣得了“一代宗师”的称号。正是因为中国有像黄飞鸿这样的傲骨之人,对侵略者的反抗才在一直绵延不息,永无休止。
拜师梁赞,神力华顺
那么与黄飞鸿不相上下,甚至胜了一手的陈华顺又是何许人也呢?陈华顺出生于1849年的广东,当时的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的身材要矮小瘦弱,但陈华顺却生的人高马大,更是天生神力,少年时就能单手拎起200斤的大米,可以说是一个练武的好材料。
而彼时的广东许多人习武强身,咏春拳就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支,而当时咏春拳的代表人,正是梁赞。
说道到梁赞可能有许多人不清楚,但如果说出他的另一个身份——叶问的师公,那就令人豁然开朗了。也就是说,这位力敌黄飞鸿的咏春传人,正是另一位宗师叶问的师父。
陈华顺在佛山做工的时候就经常偷窥梁赞教授咏春拳,他也十分想像其它人一样跟着梁赞学拳,但苦于无钱,只能暂且按下。
而梁赞看到陈华顺偷学也不点破,不仅仅是师父挑徒弟,有的时候一个好师父也想要一个好徒弟来传承衣钵,而陈华顺正是一尊良才美玉。
就这样,在观察了一段时间的品性之后,梁赞破格收陈华顺进入门墙,教他咏春。虽然当时的陈华顺已经年纪比较大了,但他依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有的人即使有无数机会也从未成功,而有的人离成功,只差一个可能。在得到了梁赞教导后的陈华顺武功突飞猛进,甚至连医术也在几年内烂熟于心,高明无比。可以说,此时的陈华顺也已经有了大师气象,也正因如此,后续的故事中黄飞鸿才会将他与梁赞弄混。
意外对决,结局惊人
原来,黄飞鸿曾经想与梁赞比武,可是在意外之下,比武的对手却变成了陈华顺。原来按照当时的规矩,两位武者应该先比桥手。
所谓桥手,就是用手的前臂进行防守与攻击,硬桥硬马,十分刚猛。而梁赞先生体型较为矮小,于是就派了徒弟陈华顺上去与黄飞鸿比试。
虽然当时的陈华顺寂寂无名,但毕竟天赋、努力摆在那里,凭借天生神力和过人的身高,更是险胜黄飞鸿一筹。桥手之后,便是比试手法,陈华顺用内廉穿心掌和双飞蝴蝶掌再次力压黄飞鸿,将其击败。
技不如人,棋差一招,在武学中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即使是一代宗师,也不敢说一生中未有败绩。但败是一回事,败了还有没有心气,还敢不敢继续去挑战又是另一回事。
失败后,仅仅三个月的时间,黄飞鸿就再次上门,挑战陈华顺。说来也巧,直到现在,黄飞鸿还以为跟自己对擂的是武术大家梁赞,而不是一个无名的弟子。
这次两人比试的是棍法,陈华顺用六点半棍斗赢了黄飞鸿的八卦棍,直到再次落败后,黄飞鸿才知道,原来跟自己较量的从来不是梁赞,而是他的徒弟,咏春传人陈华顺。自此一战后陈华顺成名,被世人所熟知。
陈华顺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有客观因素存在的。虽然对于其它人来说,一个无名小卒战胜出名宗师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如果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向前看,那就发现事情不足为奇。
陈华顺天资聪颖,神力过人,本身资质就很好,更何况他积极努力,更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别人无法比拟的成就。而他学的咏春拳也是知名拳法,闻名世界的截拳道正是脱胎于咏春,足以见咏春拳的品阶。
正是因为天资、努力、功法三者结合,陈华顺才能以无名小卒之身份,斗败赫赫有名之宗师,闻名武林。
小结:
即使陈华顺天资过人,但也需要努力的汗水来浇灌种子才能成长。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不要因为比不过别人而自暴自弃,坚持下去才有资格看到胜利的曙光。只要努力的付出,那就一定能获得回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