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为了逃避打击,不法分子洗钱的新方式可谓层出不穷。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新型洗钱案进行了开庭审理。王某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网络主播,凭借着唱功及粉丝打赏,成功入选了某直播平台的金牌艺人。而在王某的众多粉丝中,有一个网名叫“壹蓑烟雨任平生”的粉丝最为出名。只要这个人出现,各种重量级的礼物就会满屏飞,一次打赏,动辄数十万元。经查,这名出手阔绰的神秘人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板于某,他的巨额打赏也并非合法收入,而是非法集资所得。
表面是“打赏”主播,实际是实施洗钱犯罪。从警方披露的案情看,该案操作手法并不复杂,但极具隐蔽性。不法分子将违法所得用于购买直播平台的“打赏币”打赏主播,主播接受打赏后再将“打赏币”提现转入犯罪嫌疑人账户。一来二去,违法所得借助“打赏”的幌子完成了“洗白”,主播也在虚假流量的作用下收获了“假人气”和不正当的打榜奖励。
当前,加大反洗钱力度已经成为国际趋势。过去,犯罪分子洗钱主要是通过金融掮客或使用他人金融账号将资金洗白,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大平台上的交易量猛增,而且平台经济可以采用无实物的方式进行虚假交易,这就为洗钱犯罪提供了机会。尤其是直播打赏、虚拟货币交易等新兴商业模式,通过脱离实物进行资金流转,接近于金融领域的单纯资金流转,无疑为洗钱犯罪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直播打赏”可能成为洗钱工具,折射出我国需要在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手段。一方面,结合反洗钱法修订,拓宽反洗钱义务主体、规范反洗钱上游犯罪类型等,推动构建起全维度、综合治理的反洗钱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洗钱日趋网络化、智能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有必要将反洗钱义务主体扩大到提供支付、交易、资金往来等准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参考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全方位监管可疑洗钱行为。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随着“直播打赏”洗钱案告破并审结,无疑为新型反洗钱工作敲响警钟,理应引起监管部门与直播平台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与预警,净化直播环境,铲除洗钱犯罪的土壤。尤其对网络直播新业态,以及主播新职业,要秉承发展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增强平台内部自律,做好主播培训管理,健全违规举报等工作,在多方参与下,营造清朗健康的互联网生态。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 吴学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