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5 16: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如今电视上有着很多清宫剧,但是要观众评论出两部最为恢弘大气,剧情最为精彩的,应当还是属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两部电视剧,期间的情节紧扣,演员演技也时刻在线,让人被完全吸引。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但是两部描述康熙和雍正的剧,也遭到了外界质疑,被认为有粉饰康熙和雍正的嫌疑,而雍正一生更是饱受争议,在他执政年间,文字狱达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打压迫害文人,使得思想进一步的僵化,同时销毁大量明史稿,抹去对自己不利的资料,对外方面,雍正则依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声称“海禁宁严毋宽,余无善策”。从如今来看,这无疑对中国造成了很大伤害,这些和历史上褒扬他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雍正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应该是清王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如果不是他,清朝恐怕更早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何这么说?我们先从康熙开始说起,康熙是不少历史学家公认的明君,勤于政事,开明有位,实际上,他晚年,并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开明,不单单是康熙,很多皇帝都出现晚年老糊涂昏庸的场面,比如“巫蛊之祸”的汉武帝,以及梁武帝。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康熙晚年犯了两个最为严重的错误是什么呢?第一便是纵容了九子夺嫡,历朝历代都是嫡长子即位,然而到了康熙这里人,让二阿哥当太子,还曾两次废立,这也导致其他的皇子看到了继承大统的希望,因此将朝廷当中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导致政事不明,加上康熙朝廷后来偏袒于满人官员,也导致民族问题比较严重,即便康熙立下雍正为皇储,但是他依然放给了其他儿子权力,这也成为了雍正登基后很大的隐患。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至于第二点就是吏治,康熙晚年吏治尤为腐败,大小官员基本没有清廉的,国库越来越空虚,等到他驾崩,仓库只剩下七百多万两白银。因此雍正接收的,实际是一个十分危急的烂摊子,因此雍正登基一个月,便首先开始查出亏空钱粮的事情,他一改父亲的纵容态度,凡亏空钱粮者一律革职,并由本人负责归还。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帝鉴于相关案件量刑过轻,加重处罚:“那(挪)移一万两以上至二万两者,发边卫充军;二万两以上者,虽属那(挪)移,亦照侵盗钱粮例拟斩。”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在对待民生问题上,雍正实行改土归流,并且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些政策自然会受到权贵阶级的抵触,对此雍正自然也是毫不留情地进行打击处理。雍正也是历史上最为勤快的皇帝,他有着“朝乾夕惕”的赞誉,后来有人收集了他在位13年的奏折,,朱批过的这支就足足有360卷。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是谁,一生饱受争议

正是因为雍正的这些行为,导致国库近一步的充盈,政局也逐渐稳定下来,才给了后来的乾隆六下江南的基础,民间的矛盾逐渐平息,如果雍正不这样做,很有可能发生在嘉庆年代的白莲教起义,就要提早几年发生了。因此他无疑给衰落中的清朝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其再次回到了“盛世”的概念。

当然,对于处于封建制度下的老百姓来说,这并非一件好事,康雍乾时期的老百姓,也只能填饱肚子而已,而完成工业革命后英国同一时代的农民,餐桌上已经能够出现丰富的水果牛奶,雍正延缓了专制王朝的终结,也变相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皇帝:勤勉至死,刻薄与勤勉的一生
历史上有不少勤政的劳模皇帝,勤勤恳恳生怕自己累不死。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史书记载他经常处理政务到半夜,有时候甚至是通宵达旦。不过这也是朱元璋心甘情愿的,他似乎还非常享受处理政务,谁
2024-05-05 07:11:00
盛世太平之下,为何皇帝多为工作狂
...中。明明是天下太平,国力蒸蒸日上的盛世,为何这三位皇帝还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治国理政中呢?这既是因为这几位皇帝个人性格,也是因为所谓康乾盛世并非真正的盛世,而是暗含着诸
2023-04-11 14:23:00
雍正反腐:妙招打压贪官污吏
...情况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钦差大臣直属朝廷,直接归皇帝领导,与地方没有任何瓜葛,完全没有必要违抗皇帝的命令,与皇帝抗衡,他们会尽心尽力的去清查贪官污吏之事,并趁此良机邀功请赏
2023-11-29 13:05:00
九子夺嫡如果老八胜出,他能使清朝走向盛世吗?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皇帝的一生可谓是相当精彩,诸如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准噶尔等等。这样的猛人,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个个都很优秀,因此康熙
2022-12-20 12:53:00
雍正皇帝追缴国库欠款:治国之策与皇权维护
...的就是追缴国库欠款,让国之根本得到保证。可是,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便忙于追缴国库欠款就仅仅是因为缺钱?那你也太小看这个“康乾盛世”中至为重要的一代帝王了!1、国库空虚,难以为继,
2023-12-06 14:50:00
乾隆凭借太上皇的身份又执政了三年,都干了些什么?
...序但是所谓的禅位就是改了给名字。嘉庆这个改了年号的皇帝掌握的只是祭祀等毫无权力的时候出席的吉祥物。乾隆以训政之名掌握着全国的权力。《清史稿高宗本纪六》记载: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朔
2023-03-02 20:47:00
为何说清朝八旗用一生的自由,置换可怜的一日三餐
...旗子弟冲锋陷阵,为大清帝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因此皇帝对于八旗子弟格外厚爱,衣食住行照顾得好好的,除非生死局都不想让八旗兵丁上战场,在平定三藩战争后期,康熙亲自给前线将领写信
2024-07-14 19:49:00
雍正为何不得不向贪官低头
...朝最鼎盛的时期就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康乾盛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励精图治,让大清的农业、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库充盈,百姓安乐,开启了大清的盛世之端。但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
2023-03-01 11:29:00
《雍正王朝》是否过于突出雍正的正面性了
...姓赋税问题,促进了人口增长,增加了生活的希望。雍正皇帝确实推行了很多有利于百姓都好政策,但是必然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单单站在局外人以现在的高度去评说古代的历史。我们融
2023-10-16 15: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