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黄江统筹优质生态资源,高质量建设滨水空间景观
“一河两岸”绿起来美起来
星光水库的环湖碧道。付海练 摄
连绵山更绿,潺潺水更清。近年来,随着河湖水质提升,黄江加快实施“碧道+品质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统筹黄牛埔水库、蝴蝶地水库等优质生态资源,高质量建设滨水空间景观,构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及人水和谐的美丽水生态环境。
如今,多个“一河两岸”工程相继完工,山水城共融相生的公园城市加快形成,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色福利”。
撰文:刘慧茹 韦基礼
绿水带串联起
全镇生态旅游资源
黄江境内共有河涌23条,总长约52公里,内水系呈树状分布,主要水系为梅塘水及其支流,小河圳、溪流较多,除寒溪河黄江段(又名“梅塘水”)流域较大外,其他河流流域较小。
近年来,黄江构建镇、村两级河长体系,覆盖全镇23条河涌和11个水库。此外,成立“一河两岸”环境整治工作组,包括梅塘南片区在内的全镇23条河涌探索实行“一河一策”和“一湖一策”。
在政府的集中统筹下,镇内的每一条河涌和湖泊都被保护起来、管理起来。通过智慧水务等方式,黄江高标准推进河涌生态环境治理,狠抓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涌执法监管,高水平打造“一河两岸”工程。
为了模仿生态、强化生态自然净化水质过程,使河流富有含氧量及具有自净功能,黄江镇在建设前先对河道进行挡土墙及生态修复,并建设砾间滤床。此外,相关部门在排渠栽植梭鱼草、再力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近9000平方米,进一步打造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
如今,两年前被众多居民群众投诉的农村黑臭水体——梅塘南片区大冚渠及周坑渠,经过了边坡修复、生态跌水坝、排污口截污、分散式污水处理、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一系列修复工程后,已实现水体综合整治,成为不少市民乡村休闲、赏花阅景的好去处。
“河水不臭了,环境变好了,我的小孙子每天都吵着要到河边找其他小朋友玩,我们老人家也有了散步的好去处。”家住梅塘社区的梁伯说。
从高空俯瞰,梅塘水水系串联起黄江多个工业区、城市公园和交通枢纽,将山体连绵的黄江自然地理风貌,分割成多片区、多走廊的森林城市格局。山林之间,绿水带串联起全镇的生态旅游资源,让公共生活回归河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相继涌现。
构建特色生态景观与休憩系统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又是一年春日,位于黄牛埔水库库区范围内的黄牛埔森林公园再次换上了多彩的新装。湖光山色,绿草如茵,吸引了众多游客齐家出行,踏青游玩。
自2010年建成开放以来,黄牛埔森林公园迅速成为黄江镇一张集娱乐、健身、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亮丽的生态名片。经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升级改造,黄牛埔水库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以防洪、供水为主要功能的水库,蝶变成为全镇的的生态文明胜地。
近年来,黄江镇不断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同时,结合碧道建设,黄江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设生态廊道。
2020年,黄江镇充分发挥黄牛埔森公园生态资源优势,投入1723万元实施黄牛埔森林公园南入口湿地公园项目(一期)碧道建设(即黄牛埔水库碧道湿地公园段)。该碧道建设长1.93公里,项目主要分为湿地花田区和滩涂公园区两大特色片区。其中,滩涂公园区20666平方米,以樱花、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等颜色鲜艳植物形成组团景观,辅之以750米碧道,并设置多个观景平台;湿地花田区78023平方米,以水稻种植和油菜花为主,并采取彩虹沥青路的形式建设碧道。两个片区之间以一座长70米、宽5.5米的环形悬索桥联通,同时公园增设1座4层、高18米的景观瞭望塔。除了能在白天观赏优美自然景观,夜间在瞭望塔和环形悬索桥的灯光衬托下,该碧道呈现出美丽的夜景,吸引力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打卡。
位于黄牛埔水库不远处的蝴蝶地水库则抓住乡村振兴和碧道建设的契机,建设全长4.82公里的环库碧道,同时修建驿站、厕所、景观绿化、花海、蝴蝶主题墙绘等,涉及水域面积2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6万平方米,景观面积4.87万平方米,打造了一个以户外休闲游憩为主要形式,集休闲、运动、观光、游乐的美丽田园。该碧道以蝴蝶地水库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因地制宜,建设环库碧道,充分融入周边自然风光,同时通过花海、水景、绿化种植等对库岸进行景观整治,提升滨水景观效果。其中,花海根据不同季节特点,种植当季花卉,构成美丽花海景致,吸引大量群众前往“打卡拍照”。另外,该碧道与蝴蝶一路慢行道连通(该道路纳入田心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工程项目范围),可直达黄江镇烈士公园、田心公园等资源点,构建特色生态景观与游憩系统,改善人居环境,极大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沿河风貌
建设特色滨水景观节点
“雨污分流改造不达标,请迅速整改。”为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连月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现场走访,指导企业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并对已办排水许可证的工厂企业进行抽检。
2月6日至今,黄江共向3家企业派发《雨污分流改造及办理排水许可证告知书》,对5家企业进行雨污分流复查,对第三方巡查发现大冚渠旧村段、田美北渠安世半导体段、北岸排渠裕元段等6处异常排污口进行溯源排查,目前均已完成整治。
“每当有一个企业加入水环境保护的队伍,我们的河道沟渠又将还原几分清澈。”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说。
今年,黄江镇积极推进“一河两岸”河道整治工程,对黄江镇芙蓉水(部队至裕元段)、黄京坑水库排洪渠、龙渠开展整治工作。其中,建设长度0.226公里的黄京坑水库排洪渠整治工程已经完工,建设长度0.945公里的芙蓉水(部队至裕元段)整治工程以及0.429公里的龙渠等河道整治工程即将完工。
结合黄江特色元素及沿河风貌,相关部门将从生态、安全、景观和休闲等功能统筹出发,将河道堤防、城市碧道、公园绿地融合建设,设置亲水平台、休闲栈道等特色滨水景观节点,建设慢行系统、休憩设施、绿化景观等碧道配套设施,打造与自然交融的“亲水岸线”以及水清岸绿、共享健康、留住乡愁的滨水活力廊道。
此外,黄江镇将继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立足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中小河流治理等工作。
同时,黄江将按照“设计一流、建设一流、效果一流”的标准,打造一批“秀美河湖”示范工程,进一步擦亮黄江镇生态底色,擘画一幅生态“高颜值”、发展“好气质”、居住“更舒适”的绿色画卷,构建见山、望水、揽湖、拥河的山水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城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推动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0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