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4: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前言

前秦灭前燕之战,历史上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对决,却被后人评价为一部荒诞的黑色喜剧。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政治和军事的角逐,更揭示了人性与命运的荒诞。

当慕容评等人踏上战场,他们的决策和行为仿佛是在自掘坟墓,令人唏嘘不已。为何这场战役会被后世如此评价?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们刻意隐藏了多少真相?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又蕴含了怎样曲折动人的人性与权谋?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坚守上党,苦苦支撑的前燕

前燕国自慕容恪逝世后,母国正统陷入动荡之中。取代其位的慕容评,虽然掌握了前燕的实权,却并非前燕人民眷恋的真正领袖。

在这位自负傲慢、贪婪腐败的统治者手下,前燕逐渐走向衰落。而另一边,矢志扩张疆土、增强实力的前秦,早已把灭亡前燕视为首要任务。

苻坚和他的心腹王猛,早就在暗中布局,时刻窥视前燕的动态。关键时刻,他们巧妙地利用了慕容评的致命弱点。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前秦派遣间谍窥探前燕虚实

早在慕容恪去世后不久,前秦的苻坚和王猛就嗅到了机会的气息,开始着手部署消灭前燕的计划。他们清楚,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声望,需要一个不俗的战绩。

而前燕正陷入内乱,正是他们下手的大好时机。但是,作为一个谋略家,苻坚并不轻举妄动。他先派遣了西戎主簿郭辩,以匈奴左贤王曹毂的名义前往邺城,进行深入的情报收集。

郭辩这个前秦的间谍,在邺城几乎是畅通无阻地了解了前燕的底细。唯一让他感到危险的,便是太尉皇甫真可能识破他的身份。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最后,郭辩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鉴机识变,唯皇甫真耳。"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前燕可以放心地进攻,唯一要小心的就是皇甫真这个人。

有了如此详实的情报,胸有成竹的苻坚开始了备战。他暗中调集大量粮草和辎重,集中在靠近前线的重镇陕城(今三门峡)。只要一声令下,前秦的大军就能浩浩荡荡地出关,直扑前燕的领土。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四公之乱打乱了苻坚的部署

就在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前秦内部爆发了一场名为"四公之乱"的兄弟内讧。苻坚的四个兄弟跳了出来,给他添乱。

这使得原本计划好的进攻行动不得不暂时搁置。此时,另一位有野心的强敌——东晋将军桓温也盯上了前燕。桓温迅速对前燕发起了进攻。

慌乱之中,前燕朝廷向前秦求救,许诺以虎牢关以西的国土作为回报。这无疑是为前秦送上了一顶大礼。苻坚和王猛这对早有预谋的组合,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只要先击败桓温,再突然调转枪口对付前燕,岂不是一举两得?但是,就在前秦准备入侵前燕时,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棘手对手:慕容垂。

这位前燕的名将,凭借着出众的统帅才能和战斗技巧,一次次挫败了前秦的进攻。苻坚不由得产生了犹豫,生怕打草惊蛇,最终被慕容垂彻底包围。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慕容评拱手送人头

虽然暂时被桓温压制住了,但前燕还是及时求援到了前秦。前秦也趁势与前燕达成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协议。在这段时间内,前燕作为反击的准备,竟然自毁了长城,将自己最后的护卫者慕容垂逼到了前秦这里。

对于这位大将的投诚,苻坚自然是喜出望外。有了慕容垂在手,前燕最大的阻力就已经被化解了。可就在前秦准备吐露獠牙时,前燕派来的友好访问团给事黄门侍郎梁琛再次敲响了警钟。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梁琛向前燕太傅慕容评反映,前秦军队和粮草的频繁调动,显然是有图谋前燕的意图。但慕容评却视若无睹,并且放言前秦不敢对前燕动手。

他不仅没有做好防范,反而继续纵容前燕的奢靡之风,完全忽视了国家大事。这样的慕容评,无疑让前燕陷入了险境。

连皇甫真都建议增兵戍守要地,防范前秦的进攻,却也被慕容评无视。一个个正确答案,在这位傲慢自负的太傅面前统统化为乌有。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前秦暗中收集前燕情报

前秦自然也没有放松对前燕的监视。他们派去邺城的黄门郎石越,以巧妙的方式刺探了前燕的富庶程度,试图从中挖掘其攻破前燕的弱点。

高泰等人已经看出了石越的真实身份,但慕容评依然一意孤行,不予重视。前燕虽然也有不少警醒的人,但在慕容评这样的太傅面前,他们的声音都被淹没了。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高泰和刘靖等人明确指出了石越的间谍性质,希望能够加强情报管理,提高警惕,但慕容评固执地否定了这一合理建议。

就这样,前燕在慕容评的无能领导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深渊。这个傲慢自负、贪婪腐败的太傅,不仅错失了扼杀前秦的良机,还主动给前秦送上了出兵的正当理由。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苻坚和王猛的"不共戴天前秦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苻坚和王猛终于开始了对前燕的实际行动。但与人们想象的兄弟般亲密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

苻坚对王猛的信任是有限的。在派遣王猛率军出征时,他只给予了6万人的兵力,远远低于王猛之前消灭小国仇池时的投入。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主力掌握在王猛根本指挥不动的邓羌手里。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苻坚并没有完全放心王猛。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这种防范心理在"金刀计事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时,王猛违背苻坚的意愿,擅自杀掉了部下徐成,结果差点引起与邓羌的内战。这一事件暴露了王猛自作主张的倾向,也加深了苻坚对他的戒心。

实际上,苻坚派遣王猛出征前燕,并不是希望他能够彻底消灭这个强敌。苻坚的真正目的,是让王猛先去牵制前燕的主力,待自己亲临前线时,才是最后的决胜时刻。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灭亡前燕的荣誉,苻坚决不会让步于王猛。这就是为什么,当王猛取得令人震惊的胜利,王猛主动来向苻坚报捷时,反而遭到了苻坚的斥责。

作为君主的苻坚,根本无法接受在灭亡前燕的功绩上被王猛抢先。于是,他迅速赶往前线,夺走了王猛的指挥权,亲自完成了对邺城的攻击。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慕容评的"自寻死路尽管前秦内部存在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但在面对前燕这个敌人时,双方还是能够暂时联手。当王猛一路压境,前燕节节败退时,慕容评终于意识到前燕的危机。

在危难时刻,慕容评终于想到派遣大将慕容臧率领10万大军前来解围。但是,这支强大的前燕主力军还是被邓羌和梁成仅领万人的精锐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慕容臧被彻底击溃,死伤无数。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前燕的处境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而就在这个时候,慕容评却表现出了令人发指的行为。他居然在这样紧急的战局中,还在周围圈占山泉,高价卖给军民,满足自己的贪欲。

这种行为不仅彻底打击了军心,也让国家和民众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慕容评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即便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时刻,他仍沉沦于金钱和名利之中,完全忽视了统治者应尽的责任。王猛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他嘲笑慕容评是"真奴才",虽然前燕拥有数十万大军,但都已经成了一盘散沙,根本不足畏惧。终于,王猛发动了一次精准的偷袭,烧毁了前燕的大部分军需供给,令前燕陷入了更加绝境。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最后的挣扎

前燕已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慕容暐终于恼火地出面责骂了慕容评。他质问慕容评,为什么要把国库的珍贵财物都聚敛起来,却不好好装备军队。但慕容评显然已经完全沉沦在金钱和权势之中,已无法自拔。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竟然还无动于衷。疲惫的前燕军队,再次被王猛和邓羌等将领打败。而慕容评也终于意识到局势所趋,不得不亲自出战。

但已经是大势已去,慕容评被迫临阵逃离,最终逃到了高句丽。前燕的高层要员,纷纷逃窜各地,最后都被前秦的追击队捕获。唯有慕容评侥幸逃脱,成为前燕灭亡后的遗老。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苻坚的最后一击

前燕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对苻坚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迅速调集了10万精锐,亲自马不停蹄地赶往邺城,在短短7天内就到达了安阳。

而被苻坚赐予独立指挥权的王猛,在完成了牵制任务后,也急不可待地前来邺城会师。但苻坚却对王猛的举动感到不快。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他不愿意让王猛分享灭亡前燕的最终功劳,便立即剥夺了他的指挥权,亲自发动了对邺城的最后进攻。

最终,在苻坚亲自统帅下,前秦攻克了邺城,前燕随之覆灭。慕容评等高层也被前秦一一捕获。虽然慕容评侥幸逃脱,但还是被前句丽人当作礼物送给了苻坚。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结语

这场前秦灭前燕的战争,从始至终都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和利益纠葛。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但实际上,苻坚和王猛之间的"不共戴天"却是这一切的缩影。

历史就是这样,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苻坚和王猛表面上看似合作无间,实则心怀叵测,各怀鬼胎。这种复杂微妙的权力关系,往往成为塑造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

为何说前秦灭前燕之战,慕容评等简直是自寻死路

我们当代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更多地接受了前秦和王猛这样的英雄形象,缺乏对历史真相的深入探寻。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掩盖在流于表面的宏大叙事之下。

我们需要谦逊地认识到,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复杂。只有不断挖掘和反思,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历史的脉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慕容恪病危进谏,晋桓温节节进兵
慕容恪病危进谏,晋桓温节节进兵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七月,晋帝司马奕立妃庾氏为皇后,皇后为前荆江都督庾冰之女,亲上加亲,当然乾坤合德,中外胪欢。只是晋帝司马奕后来被废,殁无尊谥
2023-09-15 17:47:00
慕容垂告辞离秦王,谢太傅欺人一棋枰
慕容垂告辞离秦王,谢太傅欺人一棋枰慕容垂之子慕容宝密白慕容垂道:“祖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不过因时运未至,晦迹埋名。今秦王兵败,委身属我,是天意亡秦,使我兴燕,此时不图,尚
2023-10-14 19:55:00
慕容冲:从贵族少年到西燕皇帝的短暂辉煌
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第二位皇帝,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儿子,母为皇后可足浑氏。太元十年(385年),继位称帝
2023-10-06 22:38:00
慕容恪死后,前燕是如何迅速覆灭的
...国历史的篇章中,前燕的灭亡堪称一幕悲壮的史剧。大将慕容恪的逝世,犹如一座美丽高塔的基石被抽走,瞬间动摇了整个王朝的根基。短短三年间,这个曾经辉煌的政权从巅峰滑落到覆灭,犹如一
2024-05-20 11:12:00
王猛的\
...这是一段发生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故事,我们先从男一号慕容垂的遭遇谈起。慕容垂遭陷害,被迫投降前秦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一位武力值超群的牛人。宗室子弟太能打,既是社稷
2023-09-14 07:04:00
探索野王之战的具体经过
...晋升平五年(前燕建熙二年,361年)二月至七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率军于野王(今河南沁阳)攻叛将吕护的作战。升平四年,燕帝慕容俊子慕容暐继位后,朝政大事由太宰慕容恪掌管。五年二月
2023-10-08 16:15:00
他从皇子沦为男宠,和姐姐一起被收入后宫,最后复国称帝
他是十六国时期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第三个儿子,自幼便以容貌俊美、举止优雅见称,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男子。公元370年,前燕灭亡,慕容冲和姐姐清河公主因外貌出众,被当做战利
2023-01-26 20:59:00
...的侍卫严防守城。于公元365年的时候,前燕国的一位名将慕容恪、以及慕容垂兄弟一起率兵再次进攻洛阳城,面对这样大的阵仗,洛阳自然面临攻破的结果,结果还是被破,而沈劲也死在了这场
2024-05-23 21:24:00
我国历史上8位大器晚成的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
...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5、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5子,此人骁勇善战,勇猛过人,13岁时就跟随父亲上了战场。前燕时期她也是屡立战功,曾击败东晋
2023-02-03 2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