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姣
“生物质能将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在第二十一届“海科会”能源电子产业论坛上,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周建斌抛出了上述观点。在他看来,生物质能是唯一具有减碳、负碳、碳中和功能的清洁能源,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最具有产业化前景。
所谓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因为农林生物质资源可再生、来源广、储量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转换成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所以是公认的零碳能源。”周建斌解释。
农林生物质的数量到底有多大?周建斌举例,地球上生物质能总量达到每年1600—1800亿吨。而我国生物质种类多,总量大,经初步统计,我国生物质能年产量达89.2亿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在国外,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比如在瑞典,生物质能在全国的能源消耗中占比达到38.9%,为世界第一。“相比而言,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不足2%,远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谈及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周建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对生物质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传统生物质能技术投入产出低。此外,政府与社会各界没有形成合理促进生物质能大规模发展的协同机制。
对于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周建斌看好林业。他认为林业作物的面积、生长周期和生物量是农业的数倍,每年可再生的林业生物质数量可达百亿吨之多,而且科学养林对林业、能源、生态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