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生物质能利用能否迎来“加速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6 17: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李玲

生物质能利用能否迎来“加速跑”?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其中提及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秸秆收储运体系等,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农村地区农牧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丰富,是可就地开发利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施路径。当前,我国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但受制于生物质资源较为分散、收储运成本高等因素,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模仍较小。此次《意见》的发布,能否推动生物质能利用“加速跑”?

应用场景丰富

数据显示,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的产生总量约为45.3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9亿吨,畜禽养殖粪污约30.5亿吨,林业剩余物约3.4亿吨,生活垃圾约3亿吨,其他有机废弃物约0.5亿吨。我国生物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南部地区,其中农林生物质在河南、山东、吉林等农业大省资源密度较高。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已初步建立了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成型燃料加工及厌氧发酵产沼气等关键技术体系,在生物质锅炉、成型燃料机械以及发酵装置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已具备自主研发和商业化生产能力。

“生物质能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循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碳中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手段,可以生产固体、气体和液体等多种形态的能源,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比如,利用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转换成生物燃气替代化石能源,或者将农林废弃物制成成型燃料替代煤炭,用于冬季清洁取暖和工农业生产等,都是非常现实可行的开发利用方式。”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原首席专家李景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除了生物质发电之外,生物质能利用也正朝着非电利用的方向发展,如生物质能供热、生物天然气,以及生物液体燃料等。短期内,在电气化、氢能等难以脱碳的领域,可能恰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战场。”

利用规模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资源丰富且利用方式多元,但受制于自身特点,当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率并不高。

张大勇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根据我们协会掌握的情况,目前能够进行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不到5亿吨,能源化利用率大约在12%左右。未来生物质能的发展空间很大。”

在李景明看来,当前生物质能利用的最大障碍在生物质资源的收储运环节。“生物质资源的特点是密度低且分散,产业链较长,加之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导致收储运成本很高,难以形成所谓的‘商业化’价值。同时,当这些原料被认为具有可开发价值时,其价格又被人为地抬高以致偏离其应有的价值,使得很多原料大幅涨价,让企业望而却步。即便已经建成的生物质能利用工程,也可能因为原料价格的问题而不能满负荷运转甚至‘负债’运行。”

张大勇也对此表达了相同的看法:“首先就是原料的收集成本不可控。很多农林废弃物资源都在老百姓手里,如果不用,这些资源就被扔掉或者一把火烧了;但是当我们要用的时候,可能就会大幅涨价。因为原料收集体系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导致生物质原料成本不可控,价格偏高。”

“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生态环境价值也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以粪污为例,现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把它视为一种资源,谁来处理谁就得花钱买,这在无形之中抬高了处理废弃物的成本。”张大勇指出,“相较于风电光伏,我国的生物质能产业的支持政策还不完善,导致社会资本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产业规模无法壮大。当然,当前整个生物质能产业的创新能力也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还体现在商业模式创新。生物质能仍有很大挖掘空间。”

“应给予生物质能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待遇”

此次《意见》重点强调建立健全废弃物资源的收储运体系,在受访专家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信号,对于生物质能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废弃物收集利用体系建立起来后,相当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原料收集和储运的问题,可以保证原料收储的可持续性,收储运的成本也相对可控,有利于生物质能产业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张大勇表示。

不过,李景明同时提醒:“在建立收储运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比如,秸秆收储运体系需要与下游产业挂钩。否则,若仅仅实现了收集和储存,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可能会形成新的问题和浪费;另外,由于废弃物资源具有连续性和季节性,其收储运体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定期维护以及对设备进行更新与换代。”

对于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多位专家给出了建议。

“第一,国家层面应加快建立生物质能源绿色价值实现途径,比如,通过碳市场、电力绿色证书或零碳能源证书实现其绿色价值。第二,尽快构建以县域为单位的有机废弃物处理产业体系,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做好相关产业布局,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有机废弃物处理企业。第三,鼓励生物质能的多元化、高质化利用。第四,建立健全生物质能利用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实现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张大勇表示。

在李景明看来:“首先,应该给生物质能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不同于光伏和风电以解决能源问题为主的角色定位,生物质能具有多重功能,应在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其次,要给予生物质能一个合理的发展空间,不要将其列为高污染燃料而扼杀,应该让其在发展中通过技术进步和配套措施,实现更加清洁和高效利用;第三,应给予生物质能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待遇,要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生物质能的发展进程,在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体现出公益性特点,在日常维护和运行中参照市政对厨余垃圾收集、分类、处理的补贴政策,在光伏和风电上网补贴退坡的情况下,为生物质能建立相应的补助补贴机制,推动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质能利用
...宿宇 张建红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支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
2024-05-08 11:01: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专家建议——建立基于生物质的新型生态能源系统◎本报记者 李 禾“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具有零碳属性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前
2023-04-18 02:05:00
变废物为绿能,让环境和经济双赢
...”属性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备受关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联合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预测,从2021年到2030年
2024-04-24 03:18:00
中国酶促生物柴油行业:一种可再生能源替代品
...院士说,酶促生物柴油技术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全球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目前我国酶促生物柴油行业存在着生产技术不成熟、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原料
2023-11-28 16:22:00
技术革新驱动生物质能产业多元化开发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产业 聚焦技术革新驱动生物质能产业多元化开发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在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生物质能
2024-05-21 11:30:00
枯木再逢“春” 生物质变废为宝
...广西频道天朗气清,春风送暖,乘着一股春意,贵港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厂区里各处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地磅处,货车载着数十吨的生物质燃料正在过磅;料棚里,破碎机、铲车、抓机
2024-04-23 16:33:00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构建绿色生态圈
...高级农艺师靳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化工与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文军、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总经济师李增俊分别作报告,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倡议开展
2023-11-01 11:59:00
...”的终极秘密。5月13日上午,走进淄博惠润热力有限公司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现场,吊车正挥舞长臂紧张施工,3台锅炉已基本搭建完成。在工地另一侧,施工同样紧张进行。“这是我们的料
2024-05-18 02:08:00
...,相当于节省约6万吨标煤,可为农民增收约7000万元。“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具有零碳属性的可再生能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生物质的新型生态能源系统,是实现‘双
2024-01-06 02: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科技服务业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备受关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
2025-10-15 10:44:00
“场外预制好管线,现场拼一拼就成,既安全又省事!”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王岗采油管理区通10注采站员工,在王140区块三相分离器连流程施工现场
2025-10-15 10:44:0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因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罚款3万元
2025-10-15 10:45:00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成功举办
10 月14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
2025-10-15 10:47:00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技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8:00
南昌至抚州开通2条“站点巴士”线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3日,记者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昌福线唐村线路所施工至2026年1月26日
2025-10-15 07:04:00
问政快报(2025.10.1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3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47条,其中,南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15 07:04:00
南昌跻身增长最快10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0-15 07:04:00
“滴——”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通过5G车载终端,实时接收着智能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地下几百米的煤矿矿井,缘于AI视频分析系统
2025-10-15 07: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
2025-10-14 19:15: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潍坊青州:“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助力秋收“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通讯员 郑秀宝“这阵子一直下雨,道路泥泞,山坡上的蜜桃摘下来却运不出来,多亏了镇上的无人机
2025-10-15 01:05:00
打通“堵点”筑牢“防线”,潍坊消防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续秋雨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秋粮保收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025-10-15 01:05:00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丨唐山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
2025年度唐山市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摄河北新闻网10月14日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今天下午
2025-10-14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