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喜欢薛宝钗的人,认为她周全,守份,德行出众,善待他人,更面面俱到。
不喜欢薛宝钗的人,认为她阴险,藏拙,沽名钓誉,背后算人,无所不用。
每个读书人根据自己的立场和理解,评价薛宝钗并没有错。
但就薛宝钗这个人物本身来说,还是需要客观评价。其实不止薛宝钗,也适用林黛玉、贾宝玉等其他人。
那么,如何客观评价薛宝钗是忠是奸,是好是坏。自然就要依据原文,来看曹雪芹如何写她。
首先,要明确薛宝钗的来历。
薛宝钗不是普通人。关于她的来历,原文给出了非常清楚的线索。
薛宝钗其实就是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神瑛侍者用来灌溉绛珠草的甘露。
甘露灌溉绛珠草,二者结合便为绛珠仙子。
这一世,绛珠草需要偿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要了结甘露的滋养之恩。
甘露同样需要了结与神瑛侍者的因果。
绛珠仙子转世一分为二,绛珠草转世为林黛玉,甘露转世为薛宝钗。
所以,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在一起,[终身误]的曲子也在一起。就是脂砚斋说的“钗黛合一”。
而这一世,薛宝钗吃的冷香丸,“异香异气的药引”显然就是绛珠草的草木精华。
薛宝钗吃下冷香丸的过程,一如当初甘露灌溉绛珠草,是再次结合为绛珠仙子。
神瑛侍者当初喜爱绛珠草,则今生挚爱林黛玉。
贾宝玉与薛宝钗有缘而无爱,则源于他对甘露无情,也并不喜欢绛珠仙子,才下凡转世。
林黛玉在十八岁前去世,薛宝钗出场则成熟稳重一如大人。二者结合恰是人之一生……都证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就是绛珠仙子转世。
既然二者实为一体,薛宝钗和林黛玉便不可能是“坏”的?只能说各有缺点不足,互补而已。
其次,薛宝钗确有为人诟病处。
薛宝钗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两件事。
一,配合薛姨妈执行金玉良姻。明知道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她还横插一脚。
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说的就是薛宝钗不解人意。
但“动人”也说明薛宝钗的可爱和不得已。
薛家图谋金玉良姻,薛宝钗既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
从袭人母亲“卖”她为伏笔,就知道薛宝钗的真实处境。
而她在《柳絮词》中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并非利欲熏心。想她自比一介柳絮,上青云有何用?不过是妄图摆脱“白玉堂前舞”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罢了。
当然,不能否认薛宝钗在天长日久的相处中,确实对贾宝玉生出感情。
二,滴翠亭借林黛玉脱身。
薛宝钗借林黛玉脱身,被认为是嫁祸,让她最受诟病。
但其实那么瞬间的反应,是谈不上处心积虑的嫁祸的,且这件事对林黛玉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滴翠亭故事之所以借薛宝钗引出林黛玉,其实是小红与贾芸演绎的《西厢记》私情,暗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发生和发展。
薛宝钗评价小红他们奸淫狗盗,代表了世俗对宝黛爱情的客观看法。与后文袭人评价“丑祸、不才之事”相呼应。
最后,真实的薛宝钗。
薛宝钗的好与坏,读书人有自己的立场和理解,但绝不如书中人物的亲身经历和感同身受更客观。
林黛玉最后如何说薛宝钗?
(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林黛玉看清了薛宝钗的为人,才与她真正和好,从此亲如姐妹。
如果薛宝钗只是个利欲熏心,沽名钓誉的奸邪小人,那么林黛玉后来的披肝沥胆之赤诚,岂不是被骗成傻子一般被彻底打脸?
那样的林黛玉又何来“心似比干多一窍”之说!
还有,史湘云也是个最聪明的,缘何从始至终都认定薛宝钗是好的。
妙玉那样世人不入她眼的人,却肯主动招待薛宝钗和林黛玉?皆因二人一体,妙玉作为“有神谕”之人看的清楚。
最要注意的是,妙玉拿出来的“五年梅花雪水”,就是隐喻来贾家五年的薛宝钗。
林黛玉不认识“五年梅花雪水”,被妙玉讥讽为大俗人,是在暗示她因为心中芥蒂对薛宝钗有偏见的心胸太俗。
妙玉的五年梅花雪水,是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化解隔阂之契机。
第二天,薛宝钗就借劝说林黛玉不要读禁书,打破二人心中隔阂,为日后“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作伏笔。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和妙玉,是贾宝玉一生最重要的四个女子。除了亲姐妹元春和探春,她们排在金陵十二钗之前。
其中三人,甚至元春和探春也推崇薛宝钗,认识她的优秀,就足以证明薛宝钗的人品和为人。
当然,作为商贾薛家的女儿,薛宝钗本身不足还是事实。金玉良姻对贾家有害无益。薛宝钗不如林黛玉为贾家媳妇的益处,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