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营时评】推动人才引领文化领域“四链”融合 促进黄河文化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4-18 16: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东营网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东营,这个坐标黄河入海口的城市,正迎来黄河文化论坛的召开。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共襄盛会的背后凝聚着东营加快人才引领“四链”融合的不懈努力,饱含着东营期待更多高层次文化人才注目东营、选择东营的热情,更标志着东营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黄河文化资源,加快发展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主要依靠人才。今年以来,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以人才链为牵引,优化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激活创新链的工作机制,为人才引领文化产业提档升级、突破发展开辟新赛道、注入新动能。如今,盛会大幕开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引领文化领域“四链”融合发展的步伐愈加坚定有力。

东营,必须把人才引领“四链”融合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的历史担当,抢抓机遇,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东营虽然拥有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石油文化等厚重多元的文化资源,但目前对于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不够,高端人才支撑相对不足,科技赋能还不够有力,文旅融合发展规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必须加快补齐短板、破解发展难题,将“文化旅游”作为人才引领“四链”融合重点突破的细分领域,积极构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体系,加快汇集创新链前中后端、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优势人才资源力量,着力打造人才资源集聚、产教高效协同、创新优势明显、产业活力旺盛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地和示范区。

东营,必须坚持高端谋划人才引领“四链”融合的战略布局,构建人才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四链”融合创新高地。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教育、创新、产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组成不断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探索“大兵团”攻坚、多领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有效调动知识、技术、能力、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加快集聚和共享互通;加大文化文艺领域重点紧缺专业人才供给力度,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精准引才,建好用好文商旅创新研究基地等平台;实施重点文旅项目攻坚提升突破行动,推动文旅产业化、全域化、品牌化、品质化发展。

东营,必须加快集聚黄河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力量,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文化文艺人才政策。在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征程上,黄河文化事业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优秀文化人才也必将充分涌现、大有作为。要分层分级加强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培养和梯队建设,精心选拔并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各领域文化领军人才,着力培养扶持群众欢迎的基层文艺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新政40条”,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力度,高标准打造富有活力的人才发展友好型城市,充分彰显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节点的枢纽层级和节点地位,增强对人才的承载力、吸引力、凝聚力;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推动实现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海外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提质增量,为黄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以优秀文化成果彰显黄河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东才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绿洲时评丨“硬政策”优化营商“软环境”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近年来,东营聚焦“对标全国一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根本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
2023-08-01 12:29:00
...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双重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力推进各项战略任务的落地见效。在海洋经济领域,东营市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发展质量显著
2024-09-08 18:28:00
...聚人心、以生态赢未来”的实践路径,展现了齐鲁大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活力。制度创新破除藩篱,激活市场“一池春水”。山东深谙“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制度供给”这一逻辑。自2020年以
2025-02-27 16:12:00
...将非遗保护提升至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自信构建的高度。东营市的实践案例生动诠释了非遗保护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性。通过将非遗融入文旅产业、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多元领域,东营不仅
2024-10-19 10:51:00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10月20日,中国万达·2024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暨好运山东马拉松城市联赛(东营站)即将鸣枪开跑,已累计举办了14届的马拉松赛对东营人民来说已经不仅是一场
2024-10-19 10:43:00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当经济发展的巨轮驶向深水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个壮阔图景中,民营经济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是驱动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中坚力量。民营经济的高
2025-07-27 19:12:00
东营市演讲与口才协会成功举办本土作家薄文军作品朗诵会
大众网记者 张艳秋 通讯员 李爱国 东营报道10月23日,在这个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东营市迎来了一场文化艺术的盛宴——东营本土作家作品朗诵会。此次盛会是由东营市委宣传部主办
2024-10-25 20:49:00
绿洲时评丨“项目警长”助推东营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开栏的话】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是胜利油田所在地,1983年10月建市以来东营市的建设者们怀揣梦想、埋头苦干,创新实践,创造了盐碱滩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在东
2023-08-14 11:27:00
东营市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
...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文化为桥梁纽带,搭建各行业、各领域间文化、经济交流的平台,推动黄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2023-12-31 06: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牟平区王格庄镇:让文化扎根,以美育树人
在王格庄镇的文化广场上,文化走基层惠民演出正酣,群众伴着锣鼓的节奏欢呼鼓掌,孝善文化与艺术活力在乡土间流转;苹果大棚里
2025-10-01 20:51:00
第九届滕州书展拉开帷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冬梅9月29日,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第九届滕州书展在滕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馆开幕。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
2025-10-01 20:51:00
今天,长春这条老街热闹非凡
10月1日下午3点,长春新民大街已实行交通管制,转变为纯粹的步行空间。60米宽的路面上,游客如织,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百年黑皮油松掩映下
2025-10-01 20:51:00
“绿安平”轮国庆启航!环渤海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再添新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 通讯员 王丽萍10月1日,伴随汽笛长鸣,新一代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船舶“绿安平”轮在山东港口威海港客运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2025-10-01 21:22:00
网友留言板|卫星广场“圆改方”?长春规划部门:现阶段维持环岛格局
近日,有网友关注长春市人民大街与卫星路交会处的卫星广场交通状况,提出 “将现有圆形广场改为十字交叉直行红绿灯控制的方形广场
2025-10-01 21:2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杨莹 杨桦为筑牢“一老一小”出行安全防线,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担当,广平镇中心小学于9月29日组织各班级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2025-10-01 21:2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
2025-10-01 21:27:00
9月30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
2025-10-01 21:41:00
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文承古今 喜迎国庆”活动拉开帷幕
10月1日,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正式拉开“文承古今 喜迎国庆”系列公益文化活动的盛大帷幕。活动现场,馆内古韵流芳,游人如织
2025-10-01 21:54:00
吉林省博物院举办“双节同辉 文脉相传”活动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吉林省博物院游客如织,当天上午,“大国礼赞 月满华诞”博物馆教育课程开讲,同时也正式开启了吉林省博物院以“双节同辉 文脉相传”为主题的国庆中秋双节庆祝活动
2025-10-01 21:55:00
触摸历史开启有温度假期!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沉浸式学历史
“你看,这沓‘旧报纸’是《救国时报》报纸复印件!”“快来,这是抗联战士用过的物件。”……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的第一天
2025-10-01 21:55:00
10月1日起,贵州省离境退税政策正式落地落实
贵阳机场海关验核点记者从贵阳海关获悉,10月1日,贵州省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该项政策是在144小时过境免签延长为240小时的基础上
2025-10-01 22:08:00
探索活跃市场促进消费新路径,莒县有人这样做!
鲁网10月1日讯(记者 谢文明)三张书画作品100元,保真,一年内包退; 这套家俱你看做工多好,买了不亏……在日照市莒县县城浮来东路的“‘举国大地’ 淘宝跳蚤市场”内
2025-10-01 22:24:00
迎国庆中秋长假 吉林省大安市推出系列文旅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吉林省大安市把工业记忆、生态风光、渔家鲜味与民俗风情等元素进行整合
2025-10-01 2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