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在贵州省习水县九龙街道与回龙镇的交界处,有一座已默默伫立近半个世纪的水库。它从诞生之初就与当地发展紧密相连,用一次次“渡劫”与“成长”,持续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澜与民生福祉——它就是塘房水库。
时光回溯到1975年,塘房水库建成蓄水,本是为供水、灌溉而来的它,很快迎来严峻考验——同年七月,暴雨洪水汹涌而至,坝身被冲出缺口。但它并未“退缩”,一直坚持到1976年修复加固工程的启动,这次修复像是为水库“疗伤续命”。此后,它不断“进化”,经过1980年、1990年、1998年补配套工程及除险加固施工,修复大坝、帷幕灌浆、溢洪道改造……让它逐步适配区域需求。2019年,塘房水库仍被鉴定为“三类坝”,但它始终“站着”履行使命,成为习水水利史上“打不倒”的守护者。
如今,塘房水库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是当地民生保障的“顶梁柱”。作为小(一)型水库,正常蓄水位1396米、库容155万m3,它用挡水、泄水、取水建筑物组成的“身躯”,精准调控水资源——供水管道输送清泉到回龙天河水厂,润泽当地2万余人;灌溉渠道延伸向农田,滋养着当地的农业根基。汛期,它遵循调度方案,在暴雨来袭时科学泄洪、预降水位,守护下游安全;旱季,它平稳供水,为生产生活“解渴”,以沉默却有力的方式,维系着区域水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平衡。
塘房水库的故事,是一部“水利奋斗史”。它从风雨中走来,带着满身“伤疤”却从未放下责任。未来,它将继续在岁月里坚守——在供水、灌溉的“战场”上,续写守护习水民生的新篇章,成为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水利印记,见证一代又一代人的安居乐业与山河安澜。(张川 江勇)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