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山河见证·一路回响 吉林 阿勒泰秋收、秋景、秋游“三秋”主题宣推活动,于10月11日-14日跨越山河温暖启幕。本次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指导,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吉林广播电视台、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
本次活动将于10月11日—10月14日开展4场直播活动。首场直播活动于10月11日举行,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吉祥新闻主持人郭佳与新疆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娜迪亚·哈依拉提,以“行进式”的方式,带大家一起走进吉林的红色历史与城市新貌。
第一站打卡春京西,长春市宽城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也叫春京西,这条街区始建于1907年满铁附属地时期的“怀德街”,此后又经过几次变化调整,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为北京大街,这里的建筑群完整记录了长春从殖民铁路附属地到现代都市的演变历程。这条街区今年5月份经过改造后正式开放亮相,重新改造后,带着历史沧桑感的老建筑融入了很多商业的时尚元素,现在这条街区经常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展览,还引入了书店等,印有长春字样的网红背景墙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拍照,旁边还有咖啡屋,所以这里也成为了长春市文化和文艺的标签。
第二站打开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于2025年8月19日正式开放,占地4400平方米,以9大展区、28个单元的宏大叙事,系统梳理了吉林三百余年的发展变迁。展览中陈列着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与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其中500余件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展览开展以来,也吸引了大批观众参观。随着“杨靖宇支队”战旗到来,这里再次点燃历史的火种,成为学习先烈精神、激发前行动力的圣地。
第三站打卡长春市人民大街。人民大街是长春市的中轴线,始建于1932年,是亚洲最长大街。人民大街两侧种植的主要是杨树,松树、山杏和白桦,也是长白山附近比较常见的树木。每到秋季,树叶变黄,渐渐落下,整个街路就特别有韵味。
第四站打卡长春市人民广场。长春市人民广场始建于1932年,是承载着长春市重要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城市地标之一。广场中央庄严矗立着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周边还有修缮一新的伪满洲中央银行总行旧址等历史建筑。历经精心修缮,时隔22年,人民广场于今年7月21日重新向市民开放。广场附近不仅全面提升了绿化景观,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D口连接通道的正式启用,让市民从地铁站就能直达广场,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的便捷。如今的广场,已经成为一座兼具文化记忆与现代活力的城市空间。人民广场开放之后,还引进了人民咖啡馆,印有中国地图和中国字样的咖啡,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打卡品尝。
第五站打卡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一部让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的生动教材。从1932年开始,日本侵略者以溥仪为傀儡,以长春为伪满国都,修建了“一院一衙八部”,主要分布在人民广场、人民大街和新民大街。新民大街两侧占了四个部,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这些建筑如今都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这些历经沧桑的历史建筑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了学校、科研单位或者文化机构。今年7月5日,长春市新民大街焕新开街后,历史建筑纷纷开放,让人们有机会走近历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而且沿街的业态也在焕新,一些有格调的书店、咖啡馆、文化沙龙开始出现,让这条历史老街,在保有庄重底蕴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城市的活力与休闲气息,如今它们焕发新生,成为市民休闲、学习、感悟历史的好去处。人们也把这里亲切地称为“亲民大街”。
一路的“行进式”体验串联红色记忆与自然风光,娜迪亚·哈依拉提也向郭佳展示了吉林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在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共鸣与交融。
随后该活动还会走进吉林的磐石、桦甸、白山江源、靖宇等地,继续追寻抗联足迹,讲述高质量发展的吉林故事。山河见证,一路回响,这个秋天,相约云端,共赴一场别样的“三秋”之约!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