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11 00:57:00 来源:财经风云

内需不足的背后: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

较高的名义GDP增速是过去几年加杠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009-2019年期间,在较高的实际GDP增速以及2%左右的通胀增速加持下,我国名义GDP的年均增速高达10.8%。由于宏观杠杆率=总债务/GDP,在名义GDP高速增长的基础下,债务可以被GDP的增长充分消化,各部门举债的客观基础充足。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一般也较好,企业利用杠杆加大投资和生产带来的收益高于债务增加而产生的利息等成本,此时对企业来说杠杆经营可以带来正收益,因此企业主观上也愿意加大杠杆。

近年来,我国名义GDP的高增速未能延续,加杠杆的基础不再。随着宏观杠杆率的抬升以及疫情的冲击,经济的潜在增速有所下降,核心通胀也偏弱,2020-2022年期间,名义GDP的年均增速降至7.1%,加杠杆的基础并不牢靠。从中短周期来看,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冲击之后,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都相对较弱,进一步抬升杠杆的条件并不充足且实际效果可能有限,因此私人部门加杠杆意愿较弱。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的宏观杠杆率相对偏高了,在去年我国的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已经超过了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受限。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当前我国正面临内需不足的情况,这其中既受企业部门投资意愿减弱的影响,也有居民部门的原因。

企业部门融资状况分化显著,民企融资需求偏弱,而部分国企融资则面临过剩的问题。第一,过去私人部门加杠杆是持续的增量,而当前私人部门鲜见增量,多为存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然而近几年,尤其是2020年以及2022年两轮疫情冲击后,私人企业的信心受到影响,投资意愿偏弱,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最近两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近乎零增长。第二,去年以来,银行信贷大幅投向国有经济,但M2增速大幅高于M1增速,说明实体经济中可供投资的机会在减少,信贷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堆积在金融体系内,对消费和投资的刺激效率下降。

居民部门消费回暖对融资需求的刺激有限。居民消费对融资需求的刺激相对有限,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房地产,此外则是汽车。后疫情时代,居民对收入的信心仍偏弱,房地产需求难以回暖,与此同时,汽车的需求也在过往有一定透支,因此居民部门对融资需求的刺激较为有限。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从三大部门看举债空间

政府部门

狭义的政府部门债务空间受年初的财政预算约束。年初的财政预算草案中制定的2023年赤字率为3%,约对应3.88万亿元的赤字。与此同时,今年3.8万亿的专项债额度要低于去年的实际新增规模4.15万亿,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力度略有减弱。经过我们的测算,今年一季度已使用约1.6万亿的额度,全年预计还剩约6.1万亿的空间。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年初的财政预算在正常年份是较为严格的约束,举债额度不得突破限额。最近几年有两个相对特殊的案例,但都未突破预算。第一个是2020年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是为应对新冠疫情而推出的一个非常规财政工具,不计入财政赤字。由于当年两会召开时间较晚(5月22日),因此2020年的特别国债事实上是在当年财政预算框架内的。此外是2022年专项债限额空间的释放。去年经济受疫情的冲击较大,年中时市场一度预期政府会调整财政预算,但最终只使用了专项债的限额空间,严格来讲并未突破预算。因此,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狭义政府部门今年的举债空间已基本定格,政府部门只能严格按照预算限额举债。

居民部门

影响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房地产景气度、居民收入以及对未来的信心,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现阶段居民资产负债表难以扩张。

从资产端来看,中国居民的资产结构主要可以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非金融产中绝大部分是住房资产,房产价格的低迷制约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根据中国社科院2019年的估算,中国居民的资产中有43.5%为非金融资产,其中绝大部分是住房资产,占总资产的40%左右。然而从去年开始,房地产的价值便出现缩水,除一线城市二手房价表现相对坚挺之外,多数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出现下降,今年以来降幅有所收窄,但依旧未能实现由负转正,预计今年回升的空间仍受限。房地产作为居民资产中占比最大的组成部分,房价下降不仅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本身的缩水,也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决策。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第二,居民信心的回暖需要时间,目前仍倾向于更多的储蓄。央行对城镇储户的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当期收入的感受以及对未来收入的信心连续多个季度处于50%的临界值之下,尽管在今年一季度有所回暖,但仍旧距离疫情前有着不小的差距。收入感受以及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进而使得消费和投资(购买金融资产)的倾向有所下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更多储蓄的占比达58.0%,为近年来的较高水平,消费与投资则分别位于23.2%以及18.8%的低点。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叠加居民收入和信心的下滑,最终使得居民的贷款减少而存款变多,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今年以来,居民新增贷款的累计值随同比有所回升,但仍远不及同样为复苏之年的2021年。而在存款端,今年的居民累计新增存款更是达到了疫情以来的最高值。存贷款的表现共同反映出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之势。尽管新增贷款的增长势头相较疫情期间有所好转,但由于房地产价格回升空间有限以及居民收入和信心仍未恢复,预计短期内居民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动力仍有所欠缺。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企业部门

企业部门加杠杆的空间也受到政策边际退坡以及城投债务压力较大的制约。

今年的政策性支持或将边际退坡。去年以来,政策性以及结构性工具对企业部门的融资进行了很大的支持,但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属于逆周期工具。在疫情扰动较为严重的2020年和2022年实现了政策加码,但是在疫后复苏之年的2021年出现了边际退出。今年以来,央行多次明确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预计随着疫情扰动的减弱以及经济的复苏回暖,今年的政策性支持从边际上来看也将出现下降。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进度相对较慢,仍有较多结存额度,进一步提升额度的空间有限。去年以来新设立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及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工具的使用进度相对较慢,截至今年3月末,累计使用进度仍未过半。此外,今年一季度新设立的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以及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余额仍为零。由于多项工具的使用进度偏慢,预计央行未来进一步提升额度的可能性较低。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城投债务压力偏大,未来对企业部门的支撑或将受限。近些年来,城投平台的综合债务累计增速虽有小幅回落,但总的债务规模仍然持续走高。考虑到其债务压力偏大,城投平台对企业融资及加杠杆的支持或将受限。

私人部门举债的动力在下降,2023年谁来加杠杆?

超预期信贷过后,后劲可能不足。今年一季度银行体系对企业部门发放了近9万亿信贷,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其可持续性难以保证,预计信贷后劲有所欠缺,这一点在即将公布的4月份信贷数据中可能就会有所体现。在经历了一季度杠杆空间大幅抬升之后,企业部门今年剩余时间内的杠杆抬升幅度预计将会是边际弱化的。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今年三大部门加杠杆的空间都相对有限,未来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稳步推进城投化债。地方债务压力的化解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中心之一,而一季度城投债提前偿还规模的上升也反映出了地方融资平台积极化债的态度及决心。二季度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并有序开展由点及面的地方债务化解工作,为企业部门的杠杆抬升留出更为充足的空间。

第二,中央政府适度加杠杆。截至去年年底,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仅为21.4%,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则为29%,与发达国家政府杠杆主要集中在在中央政府层面的情况相反,中央政府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因此,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推出长期建设国债等方式实现政府部门加杠杆,弥补其他部门加杠杆空间有限的情况。

第三,货币政策适度放松。如果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动能有所减弱,央行或许可以考虑通过总量工具来释放流动性,适时适量地进行降准降息,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刺激实体融资需求,从而增强企业部门投资的意愿及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09: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金下半年港股策略:预计港股市场或维持震荡
...2.57%)研报指出,对于港股市场走势和配置方向,建议跟随杠杆的方向,即整体加杠杆则可以期待指数行情与强beta的顺周期与核心资产,局部加杠杆则对应市场震荡和分红与成长的哑铃
2024-06-12 01:40:00
中国人存款增长太快?相比绝对值,这些数据更值得重视
...表衰退”这一概念,指企业和家庭部门的一种持续性的去杠杆行为,通过减少消费、投资来减少债务、增加储蓄,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这会导致信贷循环陷入停滞,从而引起经济
2023-02-21 10:13:00
惠誉调降美国主权评级后,美国财政赤字率再度攀升
...处于“可控”范围内,财政赤字的上升只表明政府在增加杠杆,而非全社会在加杠杆。退一步而言,美国的年度经常项目逆差与疫情前相比大约多出2,000亿美元,对于一个经济总量在27万亿
2023-08-24 19:25:00
宏观杠杆率稳定为政策留足空间
...经济日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共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2023-02-21 05:34:00
美债“寒冬”过去了么?
...还是这样做了。因为,在收益率曲线倒挂的背景下,借助杠杆的投资者以低于融资利率的收益率(即负利差)持有长期债券就会产生亏损。即便是非杠杆投资者在短期国债之外,进行长期债券投资也
2023-12-02 10:49:00
2023年,会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么?
...全球金融危机,则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体去杠杆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居民部门债务杠杆率太高,超出其可负担的水平,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去杠杆进程——因为这是对过
2022-12-27 18:06:00
央行数据:中国居民杠杆率是71.8%,告诉我们重要信息
...告(2023)》,披露了一个数据,2022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71.8%,比上年末降低0.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净下降。所谓住户部门杠杆率就是居民杠杆率,它是居民总负债与
2024-02-17 21:42:00
李扬:金融杠杆率在未来仍将呈现基本稳定的状态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宏观杠杆率上升的真正原因是实体经济增速下行的问题。“债务增长太慢,而GDP增长速度更慢,大家误解杠杆率上升好像是金融形势不好,我
2024-05-27 21:49:00
...面临的局面和前面的日本、欧元区较为相似:老龄化、高杠杆以及生产率有待突破。基于以上形势还未得到改善,我们仍然认为美元仍处于升值大周期中。短期的经济形势也支持美元的继续升值。本
2023-10-10 11:3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小红书获得支付牌照
近日,支付机构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均退出,新增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股东
2025-11-06 13:48:00
国投电力增资至约80.04亿元
近日,国投电力(600886)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74.54亿元增至约80.04亿元,增幅约7%。企查查信息显示
2025-11-06 13:48:00
中国太保、中际旭创等新设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出资额15亿
近日,国泰海通中际旭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昆山)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
2025-11-06 09:48:00
荣耀成立智慧科技开发新公司
近日,深圳荣耀智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荣耀
2025-11-06 09:48:00
阿尔特等在芜湖成立动力科技新公司
近日,芜湖阿尔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6.7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阿
2025-11-06 09:48:00
太钢矿山事业部 实行集约管理 全面扭亏为盈
11月5日从太钢获悉,太钢矿山事业部紧紧抓住经营重难点及扭亏单元实行集约管理。9月份,其亏损单元太钢鑫磊公司石灰氧化钙优质比例较8月份提升了65%
2025-11-06 07:11:00
浙江秋假研学团又火了,企查查:现存研学旅游相关企业1.52万家
据央视财经报道,浙江多地11月新增中小学“秋假”,围绕秋假,浙江各地旅行社推出“秋游”短线产品。其中研学类线路尤为火爆
2025-11-05 14:12:00
姜凌波:若市场缩量持续则可能出现阶段回调
周二,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震荡过后均走弱下行。午后两市延续回落,市场风险偏好收窄,尾盘虽然出现反弹但总体幅度不大。截至收盘
2025-11-05 14:31:00
宠物也能做针灸了,企查查:宠物医疗相关企业存量超2万家
宠物也能做针灸了。据媒体报道,随着国内宠物行业的繁荣,“中兽医”正悄然回归大众视野。尤其是针灸疗法,正凭借其在临床中的独特优势
2025-11-05 15:36:00
矿井进风井安全出口堵塞,中国华冶科工集团被罚3.9万元
据信用河北官网,近日,因矿井中进风井安全出口被物料堵塞不畅通,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冶科工集团”)被承德市应急管理局罚款3
2025-11-05 16:20:00
海垦集团注册资本增至约152.89亿
近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88亿人民币增至约152.89亿人民币,增幅约73.73%
2025-11-05 17:00:00
伯特利等成立驱动科技公司,含智能机器人业务
近日,芜湖伯特利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伯特利(603
2025-11-05 17:00:00
贵州习酒成立供应链新公司
近日,贵州习酒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强,经营范围含农作物种子经营、酒类经营、食品销售、豆及薯类销售、谷物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
2025-11-05 17:00:00
惊了!ST中迪连续13个“一字”板
ST中迪(000609)股价继续高歌猛进。今日,近期A股“连板王”ST中迪再次收获涨停,拿下“十四连板”,其中连续13个是“一字”板
2025-11-05 17:02:00
牧原集团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绿色升级
大河网讯 11月2日,主题为“行稳聚共识 经验同分享 创新谋发展”的2025生猪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省召开,来自政府部门
2025-11-05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