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 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其中美股上市公司上海嘉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银科技”或“公司”)旗下“极融借款”APP在列。
与此同时,记者关注到,被监管公开“点名”前,“极融借款”的主体公司“悄然”发生了一次股权变更,石家庄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石家庄工信局”)也凭借本次变动卸下了“极融借款”主体公司最终控制人的身份。
旗下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5月12日,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布关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的通报,嘉银科技旗下“极融借款”App被通报。
根据公开资料,嘉银科技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服务集团,公司由严定贵先生于2011年6月18日创立,总部在中国上海。嘉银科技于2019年5月1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JFIN。
记者关注到,极融借款APP此次被点名,主要涉及两类违法违规问题:一是隐私政策未逐一列出 App(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二是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方式,或个人信息处理者未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面对监管的通报,外界的普遍疑虑是,公司相关业务团队是否熟悉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条例等,并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加以执行?嘉银科技将如何确保避免或减少该类违规行为的发生?公司是否已就相关问题制定整改举措,目前的整改进度如何?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向嘉银科技发去采访函了解具体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除了本次被通报的“极融借款”外,嘉银科技旗下还有另外一款知名度较高的借贷类APP“你我贷”,这两款APP还曾拥有共同的资金来源,大连高新园区中融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融信小贷”)。
石家庄工信局退出持股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极融借款”的主体公司,中融信小贷的最终控制方曾为石家庄工信局。
具体的持股链条为,中融信持股70%的大股东为陇商中和投资(大连有限公司),后者是中融兴业企业管理(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兴业”)的全资子公司,中融兴业此前唯一股东是杭州企税邦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企税邦”),石家庄工信局通过其100%持股的石家庄市电子物资器材总公司(以下简称“石家庄电子器材”)间接全资持有杭州山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山合农业”),杭州山合农业又通过浙江未来印象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印象文化”)持有杭州企税邦的股份。
这就意味着,作为地方政府部门的石家庄工信局通过层层持股参与到助贷生意当中,情况实属罕见。
不过,上个月末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未来印象文化退出中融信小贷持股链,将股份悉数让与自然人毕洁缘,此番操作也将石家庄工信局多层嵌套从而持有中融信小贷的持股链条断开。
5月15日,杭州企税邦退出中融兴业股东行列,相关股权转让给中经国创(北京)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25年5月19日,石家庄电子器材将其持有的杭州山合农业的股权进行转让,受让方为自然人侯立双。
有媒体报道中也提到,在极融APP曾发布一则落款时间“2025年5月6日”的《关于变更主体的公告》,公告称:“由于公司业务调整,近期起极融借款主体由大连高新园区中融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佩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方极融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不作变更。”
不过,外界持续关注的是,从“套娃”式持股,到“悄然”隐退,整个持股周期内,石家庄工信局作为最终持股方,是否享受了作为股东的收益分配权益;石家庄工信局的股权转让行为是否严格履行了国有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和流程等问题。
责任编辑:李景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