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5后摊主曾雅鑫,被网友亲切称为“画饼姐”。她用铁板作画布,铲子当画笔,将15-65元的煎饼变成可食用的艺术品。有人甘愿排队五小时,只为将这份可爱捧在手中。爆火消费现象背后,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惊喜、治愈与共鸣等“情绪价值”的重视。
其实类似的消费场景并不罕见。此前,“鸡排哥”,也让顾客甘愿排队三小时,只为领取一份6元鸡排附赠的关怀。他们的走红路径如出一辙:消费者所求的,不只是一份填饱肚子的快餐,而是一段被看见、被温暖、被治愈的时光。
发现了吗?当物质丰盈成为常态,人们更加愿意为精神愉悦和情感认同支付溢价。
在夜市充斥着相似口味的烤肠与臭豆腐时,“画饼姐”手下每一幅独一无二的卡通煎饼,都像是对标准化、快节奏日常的一种柔软抵抗。顾客排队等待的,不只是一份点心,更是一段从流水线生活中抽离的“艺术创作时光”。煎饼翻面、图案呈现时那一声声情不自禁的“哇”,正是庸常被片刻美感击中所迸发的惊喜。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那些看似“无用”的创意、个性与匠心,反而成为抚慰心灵的稀缺资源。
这样的消费选择,也是当代人确认自我、寻求认同的一种方式。当一个印着心爱动漫角色的煎饼被捧在手中,它不再只是食物,更是个人审美、童年记忆乃至圈层归属的象征。优秀的情绪营销,恰恰是触动了这份深层的心理需求,将商品与人们的热爱、回忆、归属感等内在价值悄然联结。
为“感觉”买单,本质上是我们主动选择在消费中寻找意义、抵抗麻木、温暖彼此的一种现代生活仪式。这也预示着,未来的商业竞争力,未必全在技术与规模,而在于能否以真诚之心,在升腾的市井烟火中,与每一个渴望被看见的灵魂,完成一次温暖对话。
出镜/文字:沈素芬
拍摄/剪辑:尹秋燕 郭沁
统筹:伍佳佳 郭金富【责任编辑:沈素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