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杀东王,及其兄弟三,原清、辅清,其余皆不得多杀。”意思是,天京事变限于杀杨秀清兄弟三人,不能殃及无辜,要维护大局稳定。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权力斗争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天京事变严重扩大化,2万余人死于非命。对此,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等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后,并没能杀杨原清、杨辅清,因为他们正在江西征战,手握重兵,不好对付。解决杨秀清后,韦昌辉率兵搜捕东王党羽,将他痛恨的丞相侯谦芳处死,一雪前耻。太平天国阵营,韦昌辉痛恨杨秀清,也痛恨侯谦芳,彼此之间仇怨很深。本文主角,丞相侯谦芳:与韦昌辉争夺歌女,天京事变中被北王处死。

侯谦芳,广西桂平人,与东王杨秀清是老乡,官至太平天国丞相,东王府吏部尚书,地位非常显赫。金田起义时,贫苦农民居多,知识分子很少,侯谦芳是其中之一。有知识、有文化,在太平天国早期非常吃香。原因很简单,东王杨秀清手握大权,却不识字,他需要知识分子辅佐。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侯谦芳被杨秀清看重,前途一片光明。杨秀清集团,文职官员排在前三名的是:曾水源、李寿春、侯谦芳。史载:“东王重谦芳之才,雅信用之,凡机密事,皆引谦芳及李寿春等密议。”由此可知,侯谦芳就是东王铁杆亲信,杨秀清将其视为自己人。
排行第三,实则第一,因为侯谦芳懂得做人,处处讨好杨秀清。曾水源、李寿春则不一样,“宫女事件”中,曾水源、李寿春没及时向东王汇报,结果被当众处死。史载:“曾水源、李寿春之诛,咸由乎此。而谦芳独能远引避祸。”

杨秀清重视,侯谦芳前途一片光明。1854年3月,侯谦芳被授予丞相,并担任东王府吏部尚书,地位非常显赫。太平天国“丞相”并非明清“丞相”,不是中枢机构,而是侯爵之下的一种官职,总共24人。太平天国早期,杨秀清基本能做到“奖罚公平”,能授予“丞相”职的人不多;陈玉成、李秀成也是丞相,但排在侯谦芳之下。
有杨秀清撑腰,侯谦芳没有“低调做人”,非常嚣张跋扈。侯谦芳来东王府办公时,门卫没有及时“行礼”,结果被处死。小小门卫,按理说没必要去招惹侯谦芳,没及时“行礼”事出有因,但侯谦芳不管,必杀之。
韦昌辉、石达开,仅次于杨秀清的实力派,是“首义五王”之一,但侯谦芳依然不放在眼里。每当北王、翼王来东王府议事,侯谦芳不但没“端茶倒水”,还摆架子,非常嚣张。史载:“北王、翼王,爵位虽隆,权势乃逊乎其下,侯相百官,见之往往侧目。”

杨秀清手握军权、政权、教权,还享有“天父传言”之权力,平日嚣张跋扈可以理解,谁让别人有资本呢?侯谦芳,典型的“狐假虎威”,他有东王杨秀清当“靠山”,从未将他人放在眼里,包括韦昌辉、石达开。韦昌辉,金田起义最大赞助者,受封北王六千岁,地位仅次于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麾下兵马众多,弟弟韦志俊镇守武昌,又骁勇善战,杨秀清对其非常忌惮。如此,杨秀清经常表演“天父下凡”,当众杖责韦昌辉数百大板,让其下不了台面。杨秀清欺负韦昌辉,是借助“天父下凡”,打着“上帝”旗帜,韦昌辉有苦说不出。
“天父下凡”本不存在,但洪秀全以宗教立国,不敢自我否定。韦昌辉、石达开为顾全大局,也不敢拆穿杨秀清把戏,只能“配合”演出。对此,侯谦芳也是心知肚明,故而敢挑战韦昌辉、石达开,非常嚣张跋扈。

1854年8月,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废除“分营制度”,将士可以享受家庭之温暖,不再受夫妻分居之苦。该项制度废除前,能过正常家庭生活的,只有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八人,其余都要当“苦行憎”,暂时忍一忍。
“分营制度”废除,侯谦芳便到处物色妻妾,享受家庭之温暖。秦淮河畔,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会缺少歌女、舞女。南朝以来,金陵(南京、天京)逐渐繁荣,秦淮河畔歌女、舞女成群,众多达官贵人、富商大贾是常客,堪称是人间天堂。
红鸾,秦淮河畔著名歌妓,长相甜美、能歌善舞,人气非常高。韦昌辉,北王六千岁,经常光顾秦淮河,是红鸾常客,两人关系密切。当然,韦昌辉只是去娱乐而已,而没有进一步发展之打算,也就是将其“赎身”,然后迎娶对方。

侯谦芳不一样,他不但经常“照顾”红鸾生意,还打算帮她赎身,然后结成秦晋之好。对此,韦昌辉非常不满,直接将红鸾抓到自己府,断了侯谦芳念头,也算是一种羞辱。侯谦芳,何许人也,杨秀清铁杆亲信,平日就看不起韦昌辉,此时居然抢走自己“爱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直接上门讨要红鸾,侯谦芳没这胆子,但他可以找上级帮忙,也就是东王杨秀清帮忙。杨秀清、韦昌辉是劲敌,此时韦昌辉撞到枪口上,自然得倒霉。杨秀清表演拿手好戏——“天父下凡”,以“上帝”名义索要红鸾,韦昌辉只好“忍痛割爱”。史载:“秦淮歌妓红鸾,约为夫妇,而为北王所掳,愤而诉诸东王,假天父下凡索诸东殿。”
侯谦芳平日嚣张跋扈,此时居然敢跟韦昌辉争夺歌姬,彼此矛盾更尖锐。韦昌辉无奈交出红鸾,却更加痛恨杨秀清、侯谦芳。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先杀杨秀清,然后打死侯谦芳,“北王屠东府,东王死,谦芳殉焉。”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天国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