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宋小松
“校长给大家开洋荤,每个职工发两个月饼。”父亲一边对母亲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四个月饼放在书柜的顶上。
20世纪80年代,我们镇上还没有月饼卖,过中秋节大多数人都是吃新米糍粑,能吃上月饼的是那些在镇里工作、经常出入县城的人。新校长从“大地方”来,想法也新潮,老师们都心怀感激。我父母的四个月饼,得等到中秋节那天,全家人聚齐了,再分成若干份,每个人都尝尝,就着月光赞叹生活的美好。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有好吃的必须全家人一起享用。
中秋还有几天才到,我有时候会盯着书柜妄想一通,但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咽着口水盼着那个月圆之夜快些到来。学校教师宿舍在三楼,有一天晚上我从黎老师家门前过,先是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而后闻到了一股特别的香味,似乎夹杂着甜丝丝的黏稠。当我要迈过他敞开的门口时,黎老师喊我:“小松,你进来。”那时的老师都严格,学生不太敢亲近老师,我的心咚咚直跳,回想着这一天我没犯什么错吧?但老师喊了,你就必须进去。
黎老师坐在藤椅上,桌子上摆着一大叠作业本,旁边放着被他啃过的半个残缺的月饼,那小粒的冰糖在灯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我喊了声“黎老师”。黎老师拉开抽屉,拿出一个月饼递给我。我不敢接,我虽然早已被桌上的半边月饼弄晕了脑子,但当黎老师伸过手来时,我突然清醒了,他只有两个月饼,桌上去了半个,这个给了我,他就再没有了。我告诉自己不能要,至少我家还有四个没有动,不能把黎老师的吃完了。我说:“我爸妈也发了的,谢谢黎老师。”黎老师说:“你客气什么,你爸妈发的留着中秋那天吃,我先给你尝尝。”我说:“你这个也要带回去让家里人尝尝。”黎老师把我拉过去,摸了下我的头,突然哈哈哈笑起来。我不明就里,这有什么好笑的?黎老师拉起我的手,把月饼塞进我手掌。包装纸上的油似乎沿着手掌爬到我心里,滋润而温暖。
黎老师说,其实你应该叫我表叔。我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他的母亲是我们宋家的长辈,他与我父亲是远房关系的表兄弟,但父母说过在学校就得喊老师。黎老师说,这次教职工发的月饼是他和校长去正安县城拉课本时买的,县糖厂生产的,他也买了两斤,周末给家里带回去,所以让我放心吃。他这样说,我才心宽起来,说谢谢黎老师。黎老师说:“我要改作业了,你去吧。”我在月饼的淡淡香气中愉快地回了家。
父母听了我的叙述,说,你这个表叔有文化,教书行,为人也好。父亲把月饼分成三块,我们提前品尝了这人间美味,芝麻、火腿、冰糖、果仁香甜混合,仿佛它不是滑进胃里,而是钻进了脑袋。
有一次老家一个亲戚来探望父母,与父母谈起陈年往事,说到了黎老师。黎老师的身体出了问题,退休没多久就走了。他们谈话的总结是:“黎老师可惜了,都没享受退休生活。”黎老师长眠在他的家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桂花。
街边的桂花就要泛出浪漫的香气了。唯愿黎老师的天堂也有桂花和月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