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和肥胖逐年成上升趋势,这对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健康极为不利,成为广大家长关心的“闹心事”“烦心事”。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近年来,诸城市各学校以“快乐大体育”为支点,不断推进体育工作转型升级,进而转型育人模式,切实解决家长教育呼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明确出发点——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体育工作,不是教育工作的最末端,它是一项固本培元的长期性工程。开展体育工作,要有纲领,有规划,有方案。”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体育科杨海洋在各学校调研时这样说。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各学校体育部研讨制定并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审核备案办法》,明确将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要求教务处、艺体组、班主任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要求各班级按部就班开展训练和模拟测试工作,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
站稳基本点——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因教育而精彩,这是诸城市明德学校的办学理念。”明德学校校长刘加平在参与体育组教研是这样说。明德学校一直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管理,将理论课、实践课落到实处,双轨并行,周密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推进集体备课,贯彻执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终生”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注重体育教师的层级培养,要求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撰写体育教学研究论文,深化课题研究,全面推进“青蓝工程”,并以听课、观课、磨课、议课强化终端落实。
突破关键点——创新开展体育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校园体育艺术节,变革单一的田径运动会形式为以运动会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将体育发展为集体主义教育的舞台、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发挥体育运动塑造意志品质、集体意识的育人功能,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创新赛事环节,模拟奥运会赛事环节,增设开幕式、闭幕式、入场表演等环节,增强仪式感、庄重感;增设师生趣味运动会、亲子多人多足、家校足球联谊赛等项目,锻炼强健体魄,培育完全人格。
找准着力点——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以“快乐大课间”为着力点,在师生间倡导“快乐锻炼,健康生活”这一阳光体育的核心理念。加强体育设施配备,配齐配足体育教学设施,满足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的训练需要;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丰富立定跳远、花式篮球、排球基本功、十五米折返跑等活动内容;开展体育特色社团活动,健全完善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等13个体育社团,拓展学生、教师、家长等的参与度、辐射面。2022年6月在全市教体系统印发了《“快乐大体育·健康你我TA”体质达标升级活动实施方案》(诸教体字〔2022〕19号),同步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每年开展一次体质健康监测,以此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让体育在校园内外真正“奔跑”起来,不断满足广大家长的教育呼声。
需找保障点——构建全方位体育工作网络
各学校在规程制度、专业人员、校本课程、训练场地、设施器材等方面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借力办学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积极与教育部门、文体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新闻媒体合作,构建全方位体育工作网络。学校积极联系体育馆、游泳馆在双休日、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发挥地方体育资源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组织体育教师走进社区、家庭,帮助家长和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健康观,普及体育健康知识。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杨海洋 王勇 王海洋 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