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古樟香溢曾湾村(大地风华·走进古村落)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7-31 06:1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王 芸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1日 第 20 版)

持续的降雨,在小暑前夕告一段落,气温急速攀升。蝉鸣激越起来,吸饱雨水和阳光的南方田野进入一年中的丰茂期。纷披的树叶折射着阳光,每一棵树都成了发光体。那棵大樟树站立在江西南昌市文港镇曾湾村的水塘边,粗壮的树身两人展臂才能环抱,舒张的枝干将密叶举向湛蓝的天空,缝隙处白云亮得晃眼。

离大樟树不远,有个翘角飞檐的亭子,亭子边歇着两条龙船,一黑一金黄,是曾湾村人今年打造的新龙船。每年农历五月十一那天,逢文港镇的传统赶集日,也是划龙船的日子,各式各样的龙船从各村聚集而来,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下河疾奔,喧腾了沿河的风景。

曾湾村人重视这一传统习俗,视之为提振精神、凝聚人心的大事情。至今有五条泅渡过时光之河的老龙船,被安放在村西头的老祠堂里,等待着年复一年被锣鼓声唤醒。

每年暮春,曾湾村就行动起来,全村总动员,募资、寻料、制作、选人、操练、贺船、下河……木制龙船的龙头高昂,长龙角、大眼睛,张开的大嘴里龙舌微翘,含住一颗龙珠。龙身密刻鳞纹,满饰七彩花纹。划船人是从全村精挑细选出来的,每船三十一人,含锣鼓手和掌舵人。

农历五月初四夜,村民广场上篝火耀眼,鞭炮鸣响,新龙船上的锣与鼓被用力击响,人们和着锣鼓点唱起古老的贺船词。

年过七旬的吴绍芳是村史通,他的讲述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听讲。听我问起唱贺船词、划龙船的情形,马上有村民翻找出手机里的视频。一段段视频记录下欢快的场景,也记录下曾湾村人为之投入的热忱与激情。

曾湾村有上千年历史,如一株四季常绿的古樟散发着香气。五代时,江南吴氏先祖举家迁徙至江西,在曾湾落基建村。经过千余年繁衍生息,这座有着重文重教传统的村庄走出过十位进士,往各行各业输送过许多人才,也存留下许多有形、无形的遗存。它们联通着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也成为今天曾湾村人珍视的物质与精神遗产。

新修的村民广场依村中池塘展开,塘边竖立着四尊旗杆石,古时立旗有旌表之意。广场另一边,三座牌坊一字排开,其后有数座明清古宅连成一片。过牌坊,沿不宽的巷弄缓步而行,会与红石拱门、古井、老墙、石马、石牌、老樟树、石雕相遇,与老宅门头上镌刻的“高拱云岑”“三让家风”相遇。“三让家风”悬挂在一幢清代老宅的门头,族谱记载与吴氏先祖泰伯有关。泰伯的父亲是上古周氏族的首领公亶父,当父亲传位给季历时,身为长子的泰伯主动避让,迁居江东,建立勾吴。谦让之中见风度,谦让之中立风骨,谦让之中有福泽,曾湾吴氏以刻石铭记的方式提醒后学,承传先辈的“三让”精神。

村民广场西端立有一堵老墙,中有一门,走出去只见三湖连缀一体,湖上跨有三桥。曾湾村人称之为驸马桥、状元桥、进士桥,三湖亦有雅名“品字湖”,取吴氏先祖告诫后学重品德修为之意。

为保护古建筑,大多老宅已搬迁,砖墙斑驳布满苔痕,草木在石板、砖缝和瓦隙间生长,偶有鸟影疾飞而过。几栋老宅在进行维修。据村民介绍,曾湾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为实现整体性保护提升,规划建设撝谦纪念馆和廉政教育基地等项目。

在文港镇,手工制笔的传统遍布乡村。曾湾村曾走出过“吴凌云堂”笔庄。一度,“吴凌云堂”笔庄在江西南昌、赣州、九江,福建龙岩以及广东梅州、南雄等地都设有店铺,他们在家乡组织笔工两百多人制笔……今天的曾湾村,还有上百户人家以制笔为业,有做毛笔笔头的,有做笔杆的,也有外出办厂做钢笔、圆珠笔的。

做笔头的人家,手工劳作,白天做晚上也做,一家人齐心协作,做好的笔头或拿到文港镇的集市售卖,或卖给固定的客商,全家一年的用度靠“一支笔”支撑,足以从容度日。

在村中游走时,遇见从文港镇回村探望公婆的章国兰。她嫁到曾湾村二十多年了,这几年,章国兰和丈夫搬到了文港镇上住,但每周她都会回村几趟,念的是家中、村中和暖的氛围。她说,每年春节一大家人都会赶回欢聚,四十多口人围坐在堂屋中,那是千金不换的时刻。不只家中,每年正月初一,曾湾村都会在村民广场一起吃团圆饭。那是整个村的欢聚时刻,由村乡贤能人轮流出资,一起出力,抱团迎新。

那一天,章国兰和村中的妇女会赶早去帮忙,几口大锅热气腾腾,大盆大盆的菜肴摆上桌子,盆上写着红彤彤的三个字“曾湾村”。那一天,三座牌坊前的广场上人影交错,菜香、米香、酒香扑鼻。曾湾村人从四方回归,聚在一起喝自制的烧酒,品家乡的菜肴。那些在异地他乡心心念念的家乡风味摆满了桌。在亲朋的问候、拥抱、祝福间,新的一年郑重开启。

注重传统民俗的曾湾村,每年有几个重要的日子,村人会聚在一起,以沿袭数百年的方式度过:正月初一团圆饭,端午节划龙船,中秋节烧塔……列阵的欢宴、疾奔的龙船、火红的砖塔,烫喉的烧酒、激越的鼓点、明亮的火焰,联通着这座村庄的古老记忆,也串联起曾湾村人年复一年崭新的四季时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中区金庭镇开展“书香政协行读古村”沉浸式阅读活动
...大家讲述古樟、古街、古宅的历史文化和传奇故事。明月湾村口的古樟树是古村的标志,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到明月湾访友时所植,树龄约1200多年。1942年,歹徒窜到明月湾作案,
2023-06-21 23:34:00
以高校之力绘就美丽乡村
...为“全面小康、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南丰县洽湾镇洽湾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7-2030年)项目,从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村落格局与整体保护、历史环境要素修复、非物质文化遗
2023-08-02 03:16:00
人才“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文章”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13名清华学子“头脑风暴”为马杓湾村发展献策——人才“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文章”清华学子正在研究论证马杓湾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炎热的夜晚,莱芜区
2023-08-23 11:46:00
...活动中公布了“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结果,莲都区路湾村的香樟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古樟树”。该树被评为“浙江最古古树”后,又新添一张“国字号”名片。有“浙江第一樟”
2024-03-08 09:05:00
文化中国行|且慢,赏古村,品古韵,看三晋
...有“黄河入晋第一村”的美誉,这就是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村。“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犁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黄河在此处有个大回头,形成了近360度的大转弯,
2024-05-12 10:25:00
华港镇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化道路。近日,记者走进该镇两个省级传统古村落——桑湾村、溪东村,看看他们如何利用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0多亩紫荷芋陆续上市在桑湾村的施马红家庭农场内,三亩多的芋
2023-10-11 01:53:00
思南郝家湾村:百年古寨留乡愁 文化传承连古今
...库”,记录着一方山水的岁月与沧桑。铜仁市思南县郝家湾村传统村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寨子的建筑风貌兼具江南水乡气韵与高原土家风情之美,同时还保留有屯军文化、甩神文化,有人把这
2024-07-12 17:34:00
...民网南昌9月29日电(涂诗轩)9月28日,江西省乐安县流坑古村景区热闹非凡,“2024国际青年古村跑”邀请赛活动在此举行。17支由江西省内高校中外青年组成的代表队与流坑古村代
2024-09-29 17:58:00
百姓故事汇文艺演出走进沙湾村
...报培育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百姓故事汇文艺演出走进沙湾村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汪勇)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团结奋斗、自信自强、国泰民安的浓厚氛围,5月25日,由市财政局、市文联联
2024-06-01 10:3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