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2月20日消息,韩国超传导低温学会日前发布白皮书,认定“完全没有证据”可证明LK-99是常温常压超导体。虽然这个室温超导事件已尘埃落定,但科学家对于超导体的研究从未止步。
由菲利普・金(PhilipKim)领导的哈佛大学团队使用铜酸盐,在“高温”超导体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菲利普・金带领他的团队,使用一种独特的低温器件制造方法,成功研制了“高温”超导二极管。这一发明对于量子计算至关重要,代表着操纵和理解奇异材料和量子态的重要一步。
物理学家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研究超导体,不过这种超导材料通过只有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其特性,因此现阶段不具备商用价值。
菲利普・金所研制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是由薄铜酸盐制成的晶体,相当于一个开关,开启后可以让电流单向流动。
该团队的实验由S.Y.FrankZhao领导,他曾是格里芬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的学生,现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
在本次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超纯氩(IT之家备注读音:yà)氩气中的无空气低温晶体操纵方法,在铜酸盐的两层极薄的铋锶钙铜氧化物(BSCCO)之间设计了一个干净的界面。
超导体通常需要在零下400华氏(零下240摄氏度)情况下才具备超导特性,而BSCCO被认为是“高温”超导体,可以在零下288华氏(零下177.7摄氏度)实现超导。
研究人员首先将BSCCO分成两层,每一层的宽度都是人类头发丝宽度的千分之一。然后,在零下130华氏(零下90摄氏度)的温度下,研究人员将两层以45度扭转的方式堆叠在一起,这就保持了脆弱界面的超导性。
研究小组发现,可以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通过界面的最大超电流根据电流方向的不同而不同,该团队还展示了通过反转这种极性对界面量子态进行电子控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