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沐方婷)暑假期间,许多家长都会送孩子上兴趣班。近日,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醒: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消费需谨慎,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
暑期不参加学科类培训。建议家长朋友们尊重科学的学习规律,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增加亲子活动和亲情陪伴,理性鉴别和抵制各类制造焦虑、虚假宣传的卖课广告营销诱导,拒绝各类学科类校外培训。对于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意愿和成长阶段理性选择,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
参加非学科类培训应选择合规机构。家长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并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该APP由教育部开发,APP内显示的培训机构资金受到监管,家长可在平台上查询、选择合适的机构或课程,未上完课程的费用可原路退费。请勿选择证照不全、资质不符、收费超标、场所不安全、不签规范服务合同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培训服务。
注重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选择正规培训机构后,务必要求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缴纳培训费用应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完成。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费用,且不超过5000元,机构若以“年卡优惠”“充值赠送”等名义超过此标准收费均属于违规。缴费后请索要正规发票,保留合同和缴费记录,作为维权凭证。
共同监督违规培训。如有发现身边的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违反规定开展暑期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任教、有偿家教等情况,请及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或通过“12345”平台进行举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问题可以根据培训类别向机构所在县(市、区)科技、文旅、体育等部门进行举报。涉及违规收退费问题的,亦可向消委会投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