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两荤一素,吃出“幸福味”
讲述人: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长者饭堂负责人 严梦婷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6日 07版)
【一线讲述】
我是土生土长的下源村人,一名90后党员。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00人左右,其中80岁以上的有100多人。许多中青年常年在外打工,一些留守老人的吃饭成了问题,“冷饭配咸鱼”是常有的事。对失能、空巢老人来说,吃饭就是大问题了。
此前,村委会多次与我商议开办长者饭堂的可行性。最后,我们商定将村里250平方米的百年老宅改建为下源村长者饭堂。1月15日,饭堂开门试营业。3个多月来,每天都有百余位老人来吃午饭。
长者饭堂每天提供两荤一素、一饭一汤,一周内每天的菜谱都不重样,价格也很便宜,60至74岁的老人每餐自费5元,75岁及以上的老人每餐自费2元,百岁老人及五保户免费用餐。我还记得有一位阿姨拉着我说:“阿婷,2块钱连雪糕都买不到了,但还能在村里吃上这么可口的饭菜,真是好幸福。”看到老人们对饭菜很认可,我觉得特别满足。
实惠的价格得益于惠城区探索的“四个一”公益运营模式,即“政府补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助一点、个人自费一点”。长者饭堂能顺利开门营业、能让老人们吃上有营养的高质量饭菜,是各级党委政府、爱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现在老人们每天来长者饭堂用餐,不仅可以吃上满意的饭菜,还可以通过走路锻炼身体,可以与老朋友们见面聊天,极大地缓解了孤独和焦虑情绪。
我真心希望,农村的老人们能够舒心养老。我们经常拍摄短视频,将饭堂内的暖心景象分享在社交平台,希望长者饭堂能在乡村遍地开花。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方曲韵、尚杰、赵明昊、王建宏、张锐、陈元秋、耿建扩、唐一歌、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李梦、金永成、任盈盈、戴思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