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12:10: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秦始皇以来,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因材质为玉,称为“玉玺”,其有六方,分别为“帝之玺”、“帝行玺”、“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传国玉玺为秦始皇所制

“传国玉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始皇死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秦始皇

传国玉玺材料由来

相传绝世美玉和氏璧乃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发现的一块璞玉。

卞和将其献给楚厉王,然而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仍被认为是石头,可怜的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听闻后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即"和氏之璧"。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卞和献宝

后来和氏璧几经辗转,最后落入赵惠文王之手,以后就发生了秦国自恃武力想巧取豪夺和氏璧,蔺相如“宁为玉碎”、“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最后被制成了传国玉玺,成为天下所共传之宝。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

传国玉玺失传于五代

秦以后的汉、魏、西晋、前赵、东晋、宋、南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各朝均沿用秦始皇之传国玉玺。

王莽篡汉时,曾向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感到非常愤怒,将玉玺取出摔砸于地,为此还碎了一角,虽然日后以黄金补上缺角,却仍可看出摔碎的痕迹。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王政君

光武中兴,“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玉玺归刘秀。东汉末期,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传国玺,返宫后传国玺丢失。

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官井捞出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取出玉玺。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但不久阵亡岘山。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孙坚得玉玺

袁术乘孙坚妻吴氏扶梓宫归里,“乃拘坚夫人而夺之”。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广陵太守徐缪依袁术先例抢传国玺献于曹操。三国鼎立,玺属魏。三国归晋,玺传晋。

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玺像是被猎犬追逐的猎物,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每一次的交替易手,都伴随着一场血腥的残杀。

晋怀帝永嘉五年,“玺落前赵刘聪”之手。东晋咸和四年,石勤灭前赵,玺属后赵。冉闵杀后赵石鉴,夺得传国玺。石勒得玺后更别出心裁,于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二十年后传国玺为东晋将领骗走,由此,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传国玺归东晋后,经刘宋、齐、梁、陈、隋,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手中。从此,玺改称为“宝”。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李渊

传国玉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共计1620余年,像这样被历朝传递1000多年的历史文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令人可惜的是,传国玉玺于五代时突然失踪,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今何处?

由于传国玉玺所代表的“天命所归”之象征,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宣扬自己已获得传国玉玺。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真真假假的“传国玉玺”不断问世,屡经发现。

说法一:宋绍圣三年,咸阳段义于河南乡掘地修舍,获一方“色绿如兰,温润而泽”、“背螭纽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十三名官员“考证”,奏称哲宗为“真秦制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宋哲宗

说法二:明弘治十三年,鄂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说法三: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顺帝带入漠北,后被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玉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之计”,改“金”为“清”国号。清初,故宫交泰殿藏御玺39方,其中一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被人称为传国玉玺。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从中钦定25方宝玺时,将此方宝玺剔除在外。由此可见,这是一块伪造的赝品。

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真的被元顺帝带入沙漠了吗?

元顺帝

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几千年来,有关玉玺的传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甚至在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麟等还在追索这块“历朝相传的金镶玉玺”。也许随着历史的发展,终有一天人们能够解开传国玉玺失踪的千古疑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2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代重视的“传国玉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玉玺的地位,玉玺的真假无关紧要了。到了元末之时,元顺帝携玉玺远走大漠,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而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传国玉玺从
2024-06-27 19:37:00
已称汗的皇太极,为何又急于当皇帝
...苏泰太后讲:这颗“制诰之宝”,原藏于元朝大内,至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攻打北京,元朝灭亡,元顺帝携带这颗传国玉玺离开京都逃至沙漠,崩于应昌府,此宝物
2024-04-30 15:49:00
战国时期和氏璧有什么作用
...元璋力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群雄,又北伐赶走元顺帝之后,一统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王朝,应该说已经了无遗憾。然而,他却惦记着三件事情,在公元1372年的时候,他召集将领们
2023-05-19 21:37:00
乾隆钦定的“大清二十五宝”是什么
...,成为老孙家翻身的本钱。就算到了明朝,朱元璋驱逐元顺帝后,说自己还有三件憾事,其中之一就是还没得到传国玉玺。不过传国玉玺象征神权,它不是拿来盖章的,是拿来供着的。玉玺从来也就
2024-06-20 20:34:00
古代的传国玉玺有多重要?传国玉玺花落谁家,谁就是真龙天子
...道,在古装的历史电视剧里面,历朝历代的皇帝手里都有传国玉玺,仿佛传国玉玺最终花落谁家,谁就是最后的真龙天子,谁就能够成为一国之君,从而主宰天下苍生。每逢改朝换代,每逢新旧接替
2022-12-15 17:04:00
秦始皇传国玉玺究竟流落到了何处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制作一枚传国玉玺,玺纽采用五螭交扭的形状,印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由李斯书写。这枚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的象征,地位超然,流传千载。然而,在漫
2024-01-10 09:32:00
传国玉玺据说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作的。这“和氏璧”可是古今罕有的绝世宝玉。历史上的玉玺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
2023-03-17 15:47:00
历史上传国玉玺曾出现在哪些朝代
传国玉玺的下落,一直以来都非常神秘,毕竟史书上所记载的传国玉玺诞生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面人人争夺觊觎的武林秘籍一样,觊觎传国玉玺的人只会是更多,而且
2023-05-15 15:39:00
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遗失后,后面的皇帝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它的存在代表着皇位的合法性。然而,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遗失后,后面的皇帝又该如何处理呢?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
2024-11-09 19: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