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工代赈”助农牧民增收(新春走基层)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0 06: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翟钦奇

“亲手打扮咱的城市,特别自豪!”小心翼翼地把一盏灯笼挂到路灯杆上,55岁的袁培云爬下梯子,“挂了15天灯笼,能赚好几千元。”

袁培云和工友们原本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农牧民。前些年,康巴什区成立时,有8000多名像袁培云这样的农牧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退出农牧业生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的制约,他们的收入增长较慢。

2023年,康巴什区制定了《实施“以工代赈”促进转移农牧民增收致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以工代赈”工作机制,助力转移农牧民和困难群众增收。

“我们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枢纽作用,组织召开劳务带头人座谈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会。”康巴什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侯猛说,“在政府投资性项目招标发包时,按照‘以工代赈’相关规定设置条款,支持引导以转移农牧民为主的劳务队参与项目,提高他们的劳务报酬。”

从首个“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至今,康巴什区已备案市政工程维修、园林绿化等转移农牧民劳务队98支,实施劳务项目15个,带动400多名转移农牧民增收。

袁培云就是第一批加入“以工代赈”劳务队的转移农牧民之一。“以往就是打打零工。参加了‘以工代赈’项目以后,政府直接和劳务队对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收入比以前增加两成还多。”

“以工代赈”项目面对的是城镇失业人口和乡村农民工,主要目标是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为规范农牧民劳务队建设,康巴什区制定了《“以工代赈”转移农牧民劳务队管理的意见》,明确了转移农牧民劳务队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准入、备案、监督与退出机制,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结对帮扶工作。

“我们将加强监管力度,紧盯项目审批、劳务用工、资金使用、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既要为转移农牧民提供就业机会,又要提升其劳动技能,让他们看到奔头、鼓足劲头。”侯猛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0日 0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藏昌都:探索政商农牧有机联动 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文旅带动群众增收的新路子,让更多农牧民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盘活昌都境内G317、G318、G2
2024-05-15 12:20: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科技特派员助力 农牧民增收4.7亿多元 本报鄂尔多斯1月18日电 (记者 王玉琢)鄂尔多斯市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通过组队
2023-01-19 07:47:00
...保障厅坚持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主动深入乡镇、村社为农牧民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发动乡镇、驻村工作队等基层工作力量,集中开展农牧区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调查
2024-02-08 00:59:00
昌都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现场培训会在昌都市察雅县开班
...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的一个缩影。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为农牧民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带去希望。强本领,为科技特派员开班授课前不久,昌都市2023
2023-07-05 21:11:00
...理人”身份选聘域内外优质人才,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产业”引擎为发展聚动能乌审召镇下辖召嘎查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建设牧区大寨生态教育培训学校;浩勒报吉村
2023-12-30 07:24:00
青海长江源村“指尖技艺”劳务品牌带动上百名农牧民就业
...省级劳务品牌,目前,“指尖技艺”劳务品牌已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500余人。图为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指尖技艺”劳务品牌项目成功入选省级劳务品牌。 赵倩 摄2004年11月,中国启动
2023-11-09 11:13:00
青海海北制定21条措施 “超常规”推动群众增收攻坚行动
...省海北州积极谋划,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农牧民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从加强产业发展管理,有效增加农牧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完善政策促进就业,大幅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发展
2024-08-30 14:02:00
科技赋能 “数智”创新 成都市锦江区助力炉霍县酪蛋白产业发展
...%,年产食用酪蛋白600吨、产值3600万元,辐射带动3500余户农牧民群众增收1800万元。“今年锦江区将投入400万元用于酪蛋白新生产线生产车间设备的定制采购、智转数改设
2024-06-25 10:04:00
...转自:西藏日报聚焦作风建设 立足重点工作——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实现“开门红”本报记者 刘琳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以来,拉萨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聚焦改进作风狠抓落
2023-05-05 10: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菏泽职业学院雷泽湖校区正式揭牌启用
大众网记者 刘震亚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菏泽职业学院雷泽湖校区正式揭牌启用。菏泽市政协副主席、菏泽鲁西新区党工委书记朱中华
2025-09-07 19:06:00
【天眼问政】贵阳城区盲道“难行”,市政部门:核实后整改
近期,“天眼问政”栏目收到网友留言,贵阳市老城区多处盲道存在问题,如盲道被占用、盲道建设不完全、盲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025-09-07 23:23:00
酒博会,快来遵义馆解锁酱香味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将在贵阳开幕在酒博会期间遵义市商务局会同遵义综保区于9月9日至9月13日在贵阳市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开展遵义市“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宣
2025-09-07 23:54:00
【天眼镜像】秋日限定!遵义各地栾树进入最佳观赏期
9月,遵义各地栾树迎来最佳观赏期,枝头花果交织成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拍照,定格这份秋日限定美景
2025-09-07 23:55:00
全国影响力媒体齐聚怀化,共探五溪大地文旅发展新篇章
9月7日,“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全国影响力媒体总编辑怀化行活动正式启幕。来自北京、济南、杭州、广州以及香港等地的主流媒体总编辑
2025-09-07 23:58:00
亳州举办中医药养生文化集市
大皖新闻讯 夜幕初垂,亳州建安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欢笑声和草药香,推拿师傅的掌根在市民肩颈间游走,刮痧板下泛出点点红痕
2025-09-08 00:03:00
一条江,穿过贵州重峦叠嶂间藏着的无尽宝藏,浩荡东行,汇聚粤西粤北的庞杂河网,冲刷出经济繁荣的珠江三角洲。一段路,连接贵阳与广州
2025-09-08 00:25:00
80余件贵州残疾人非遗文创作品将在故宫展出
记者从贵州省残联获悉,“积善贵州 非遗之光”贵州省残疾人非遗文创作品展将于9月12日在北京故宫开展,84件出自贵州残疾人绣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之手的文创作品将进入故宫展出
2025-09-08 00:26:00
元氏县司法局开展妇女合法权益法治宣传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元氏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在槐阳公园开展妇女合法权益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2025-09-07 14:36:00
石榴花开任城暖 团结枝繁代代传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南苑街道南新街社区开展“石榴花开任城暖 团结枝繁代代传”宣讲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阐释“平等
2025-09-07 15:04:00
菏泽市举办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大众网记者 张迪 菏泽报道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之际,为深入弘扬慈善文化,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热情,9月7日,菏泽市在市慈善文化主题公园以“汇聚向善力量
2025-09-07 16:19:00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媛 罗慧)九月伊始,56名干部参加茅箭区委党校“2025年中青班”培训。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带着各自的经验和思考
2025-09-07 17:29:00
河北新闻网讯(苏保旭、翁靖楠)9月3日上午,秦皇岛市海港区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2025-09-07 17:35:00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8月28日至29日,秦皇岛市邀请冀东抗日名将后代,先后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和市文化广场举办了两场报告会
2025-09-07 17:36:00
黔西:晒秋图景美如画
时下,正值贵州省黔西市种植的玉米、高粱、辣椒等农作物丰收的时节,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和晴好天气抢收、抢晒,乡村处处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晒秋图景
2025-09-07 1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