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农业科技工作要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022年以来,贵州省启动了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揭榜挂帅”行动,围绕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设置榜单。号召全省各级农技人员主动“揭榜”,将“解题”高招送到基层,送到农民手中。效果怎么样?
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果村,现在正是油菜的收获时节,一大早,村里的油菜地热闹起来。原来是省里来的专家组在对今年成熟的506亩油菜高产示范田进行抽样测产。通过收割机现场机收、称重、测定水分杂质,最后核算结果是平均单产达到了212.29公斤,超过了200公斤的预设目标,连续两年实现高产。
今年播州区花果村这500多亩油菜高产示范田取得丰收,最高兴的是一位省里来的小伙子,他叫凡迪,90后,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的高级农艺师。他正是这片500多亩油菜高产示范田的技术总负责人。
凡迪:“今天在茅栗镇的测产结果,让我们对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更加有信心。”
凡迪为什么会选择来花果村帮助农民种油菜?原来花果村所在的遵义市播州区是贵州省的油菜主产区之一,油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6万亩以上。然而前些年,农民种的油菜特别容易倒伏,油菜籽的产量也很低,这成为当地农民和农技人员最头疼的难题。
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谢伟:“老百姓种植油菜遇到问题,我们也很着急。但是基层农技人员水平有限,不掌握最新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变化发生在两年前。2022年,为了切实解决基层农业生产遇到的“疑难杂症”技术难题,贵州省出台了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揭榜挂帅”的改革新措施。根据基层的需求,省里汇总发布难题“榜单”,号召全省的农技专家来“揭榜”。2022年4月,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在首次发布的“揭榜挂帅”164个榜单中,就设置了油菜小面积超高产攻关和百亩方油菜高产示范两个项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处长 王文虹:“我们主要依据一个是需求导向,第二个是问题导向,就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我们要解决什么,我们精准靶向,然后来制定行动方案,目标就是粮食安全和重要的农产品供给。”
播州区农民遇到的油菜种植难题,很快摆在了凡迪的面前。作为省级技术推广专家,凡迪主要负责全省油菜、大豆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凡迪参与的一个关于油菜高产技术的科研项目还获得了2022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凡迪主动请缨组织团队,成功申请揭下了油菜高产的两个榜单。从此,在油菜生长的时节,花果村的农民几乎每个月都会看到凡迪忙碌的身影。
凡迪:“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选用优良品种,结合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三沟’配套和‘一促四防’。‘一促四防’指在油菜初花期,通过喷施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混喷液来促进油菜的生长结果。其实这些技术在多年前已经经过全国以及我们省的一些技术人员验证了,确实可以使油菜高产,但是之前大多停留在专家田中,没有转化到农民田中。”
在花果村,凡迪找到了油菜产量低的原因。原来是农民担心油菜倒伏,移栽油菜时就种得很稀,平均一亩地只种2000多株,而且施肥不足。
从2022年开始,凡迪在花果村推广油菜密植高产新技术。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将种植密度提升到了每亩约6500株。还改变施肥方式,每一株油菜移栽时都要施足底肥。同时,抓好病虫害防控。
凡迪:“首先鼓励老百姓底肥一定要施,复合肥一定要施,一亩最起码一包复合肥要施下去,后面根据苗情要追肥,追尿素。我们看到,现在茎秆就很坚硬、很粗壮,就不会倒伏,不会倒伏密度就可以上来,这样产量就上来了。”
2023年5月,是油菜高产示范田第一次收获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其中小面积超高产攻关油菜田的测产结果,会刷新贵州省油菜机收的单产纪录。
“揭榜挂帅”,凡迪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揭榜挂帅”团队,包括省、市、县、乡镇四级农业技术人员,上下联动,合力把油菜高产技术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省里还聘请专家服务团为揭榜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负责测产验收、成效评价等工作。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夏兴勇:“高层上一级的专家手把手教大家干,对各级能力水平的提升都很大。”
通过“揭榜挂帅”行动,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种地习惯,这种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油菜地,也发生在其它农业领域。据统计,三年来,围绕粮油、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贵州共发布“揭榜挂帅”榜单412个,有力促进了基层“疑难杂症”的精准及时解决。
王文虹:“发榜单主要是让农技人员有激励机制,揭得好的就可以得到激励,在职称评审、评先选优、职务晋升有优先,所以他们都会主动去。”
正是插秧时节,今年,贵州省兴义市万福村的水稻田却很少见到人工插秧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械化育苗插秧方式。
多年来,水稻一直是兴义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三年前,这里的灌溉水渠和机耕道等基础设施都已建设完成,但是农民们人工育苗和人工插秧的习惯还一时难以改变。人工插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水稻产量难以提升。机械化育苗插秧被认为是提升水稻种植效率和产量的先进技术,2022年,兴义市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工程师徐道艺通过“揭榜挂帅”组织团队,把这项先进技术推广到了兴义市。
徐道艺:“我们手上有全程机械化成熟技术,我们就要把这个技术推广开。”
然而,想改变农民的种植习惯绝非易事。当插秧机第一次开到万福村的水田里时,农民们对机械化插秧后的效果半信半疑。但是,仅仅一周过后,农民们就看到了机械化插秧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刚插下去的秧苗没有返青期,密度也比以前高,长势也更好。
徐道艺:“人工栽插它有一个星期的返青期,先死再活,伤根了,我们基本上带土移栽,我们的小苗,加上机子栽插比较浅,发育比较快,一两天就能够看见效果,一二十天以后他们就看,机子插的长势很猛。”
到了收获季节时,大家先前的不接受全都变成了啧啧赞叹。测产结果显示,每亩水稻产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70多公斤。
事实胜于雄辩,水稻机械化育苗插秧很快在兴义市全市得到推广。三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贵州省创新发起的“揭榜挂帅”行动,不仅激励成千上万的像凡迪、徐道艺这样的农技专家将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到基层,而且也召唤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将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2022年,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教授陈卓组织团队揭榜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这个榜单,来到黔陶乡开展香葱病虫害防控新技术示范推广服务。
黔陶乡是贵州省调料类蔬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其中香葱常年种植面积在一万亩以上。然而,近年来香葱锈病、灰霉病等病虫害频发,使得当地的香葱产业一度陷入“低效减产”的困境。
陈卓:“针对一些重大病虫害,我们开展实验示范,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形成一套全程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生物防治和菜田生态系统调控技术。”
香葱田采用绿色防控新技术之后,效果明显。当年测产显示,陈卓团队负责的两百亩香葱示范田病虫害总体防控效果达8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通过两年的示范和推广,如今,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在黔陶乡的香葱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陈卓:“我们的蔬菜品种很多,我觉得可以做的工作还很多。作为高校的农业技术人员,有责任把最先进的技术、一些好的经验带到田间地头。”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科技推广处处长 刘培磊:“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农业增产增收关键靠科技。贵州开展农业‘揭榜挂帅’行动,激活了农技推广体系,激发了广大农技人员和科研专家的干事热情,他们及时将‘解题’高招送到田间地头,打通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也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
38212人次、解决超过14万个问题,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到“揭榜挂帅”带来的巨大活力和成效。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也需要找到好的方法和路径回应基层农民的呼声。贵州的做法值得借鉴。
编辑丨瞿贵祥 史超杰摄像丨阮红宇 盛亚亿 胡波 张杰 邹世诚策划丨余仁山剪辑丨郑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