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夏夜突发停电,往往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的“试金石”。近日,沂南县界湖街道历山社区面对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回应”“靠前服务”的治理智慧,不仅能快速化解问题,更能温暖民心、凝聚共识。
及时发声,让焦虑有处安放
“贵泰源西区停电了!”深夜十一点,突发的变压器故障让居民陷入闷热与焦躁。关键时刻,业委会第一时间在居民群里发声安抚:“已联系物业和电工,正在核实情况!”物业电工同步上传现场排查视频,明确“变压器故障,连夜联系维修队”。从故障发生到次日中午恢复供电,网格员全程播报维修进度,一句句实在话、一个个现场画面,成了居民心中的“定心丸”,群内最终满是“辛苦”“感谢”的回应。
“不等居民问、主动往前走”的态度,正是化解焦虑的关键。网格员的及时安抚稳住了情绪,物业的快速响应给出了盼头,全程透明的通报让居民感受到“事情有人管、一直在推进”。
全程盯办,用行动筑牢信任
相比贵泰源西区,独树小区的变压器故障更为严重。深夜十一点多,居民群里消息刷屏,有人担忧“要热一夜”。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群里“亮明身份”:“已联系供电部门,我在现场盯着,每一步都向大家通报。”
从供电人员现场排查到确认“需更换变压器”,从第二天7点施工队进场到吊车卸设备、接线调试,工作人员蹲守现场,每隔半小时就发布小视频通报进度。“小同志,辛苦你了!”居民隔着栅栏的喊话,道出了对这份坚守的认可。次日下午五点恢复供电时,群内刷屏的“谢谢”,印证了“有人在现场、事情在推进”带来的安心。
算清细账,以真诚化解心结
老法庭家属院的停电处置,更显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作为老旧小区,这里住着不少老人,变压器损坏后,电费标准、电表更换等问题引发争议。老人们拿着其他小区0.555元/度的电费单,对现行0.639元/度的标准存疑,群里一度吵着要投诉。
“今晚电通不了,我就在这儿陪大家。”社区书记高淑娟的一句话先稳住了局面。他搬来小马扎,听老人们诉说难处,详细解释“其他小区有单位承担公共损耗”的差异;为争取更合理的方案,他一天打十几个电话,协调物业、对接原产权单位,甚至跑去供电所查损耗标准。当老人们看到他晒黑的胳膊,听到他“为了让大家少花钱,跟物业经理吵了一架”的讲述时,纷纷说:“小同志,你别跑了,我们信你。”
最终问题的解决,靠的不是“强制妥协”,而是“被看见、被重视”的真诚——老人们坦言:“其实我们不是要占便宜,就想找个说理的人。”
治理启示:民心是“疏”出来的
从几次停电处置中不难发现,群众心中的“坎”往往比实际问题难跨,嘴上的“怨”很多时候源于“没人管”的恐慌。正如大禹治水的智慧,基层治理不能靠“堵”,而要靠“疏”:网格化管理明确“谁来管”,如同责任到岗、各司其职;及时回应、主动解释,是疏通情绪的“河道”,让怨气有处释放;具体问题具体办,如全程盯办、算清细账,则是因势利导的关键。
“居民要的不多,就是‘被看见’‘被当回事’。”有基层工作者感慨,很多投诉源于“推诿”——部门说“这不归我”,物业讲“得等领导批”,耗尽群众耐心后,矛盾自然升级。反之,哪怕事情没完全办妥,只要让群众看到“你在使劲”,大多能换来理解。
说到底,民生工作中,立场比方法重要,态度比能力关键。始终想着“他们急不急”,最终看“他们满不满意”,站在群众堆里想问题、办事情,才能让治理更有温度,让民心更加凝聚。(通讯员 杜林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