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07 15:52:00 来源:风声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现实中,中国最顶尖高水平院校的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已经不是新闻。但是这些名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也需要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8月31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今年将启动实施,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来培养硕士层次的中小学教师。

据介绍,今年7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发布,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会同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

“国优计划”是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尤其是科学课程教师的积极探索,而对于这一探索,也有部分舆论表示不解。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虽然我国眼下的师生比不高,优秀教师欠缺,但随着出生人口下降,适龄学生减少,在不久的将来,中小学教师就会“多出来”,此时推出的教师培养计划,具有可持续性吗?

二是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基本的学历要求已经提高到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通过“人才市场”,中小学就可招聘到优秀教师,为何还要推出新的计划?这会不会让其他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报考教资考试更难?

再者,“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不是在和师范类院校“抢饭碗”吗?这会不会刺激教师招聘、培养、使用的“唯名校论”?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中小学缺老师

当前,针对出生人口减少,有少数舆论炒作将来或出现教师冗余和裁员,如有自媒体声称,未来教师将裁员100万,这不但不符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而且还人为制造教师队伍的恐慌,也影响吸引优秀人才选择教师职业。

我国近年来正面临适龄学生入学高峰,今年就被舆论称为“最难入学年”,多地还曾发布学位预警,总体看来,我国中小学优秀教师依旧稀缺,而就是接下来因出生人口下降,适龄学生数减少,我国中小学教师也不会多出来。

可以说,适龄学生减少,正是我国提高学校办学标准,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的契机。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小学生师比为16.19:1,初中生师比为12.72:1,虽然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经全面达标,但只是满足了国家基本标准,要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还需要大量的好老师。

根据出生人口变化,有关研究推测,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在2021—2023年呈增加趋势,从2.16亿增加至2.20亿,之后持续减少至1.62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3年、2026年、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进入快速减少趋势。

与学龄人口的变动一致,小学和初中教师的绝对需求数量将先后在2023和2026年达到峰值,此后快速、大幅缩减:小学教师的绝对需求数量从2023年到2035年将分别累计下降约108.2万和111.7万,初中教师的绝对需求数量从2026年到2035年将分别累计下降约74.7万和90.7万。

这就是自媒体炒作将裁员100万教师的“依据”,用教师“过剩论”与“裁员论”,对各地进行的教师招聘以及高校开展教师教育“泼冷水”。然而,这些预测与论调,忽视了一个现实和一个规律。

一个现实是,就是按高质量、高标准的生师比、班额配备,我国当前还缺教师,如果不招聘新教师、不培养新教师,加上老教师退休离职,生师比将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学校会再次出现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这会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背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一个规律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师生比,降低班额,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教育发展应对出生人口变化的“最优解”,不是对教师队伍进行“动态调整”,而是注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保持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定力,以小班化教学为方向与原则,动态调整班额,优化教师队伍管理与评价。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均规模继续扩大,平均班额相对稳定。2020年,普通小学校均规模679人,比上年增加19人;初中校均规模931人,比上年增加10人。普通小学平均班额38人,初中46人,均与上年持平。

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的班额大多在20~25人,是有较大的差距的。

我国学校教育要提质增效,关键在于要开展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差异化教育需求,这就需要降低班额,为开展探究式、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创造条件,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义务教育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现实和规律,也就要求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招聘,确保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师配置。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国优计划”可产生“鲶鱼效应”,但要摆脱学历思维

新推出的“国优计划”,是发挥高水平院校的学科优势,向中小学培养、输送科学类课程教师,推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优化的积极探索。

据介绍,“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同时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确保“国优计划”研究生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践,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开展科学类教师教育,将丰富教师教育的学科结构与培养层次,从源头上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的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强教必须强师,强师也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双一流”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纷纷到中小学应聘,引发舆论关注。有人质疑这是“大材小用”、“学历高消费”,而从中小学对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硕博毕业生的评价看,他们的学科优势和思维优势,为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带动中小学课堂进行改革创新。

尤其是“双减”之后,国家强调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来自综合性高校理工科专业的硕博毕业生,既弥补了中小学科学类教师的不足,又在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教学与课外科学兴趣活动组织方面,展现出自身的学科优势。

由此可见,“双一流”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不是抢师范类院校的“饭碗”,而是发挥鲶鱼效应,推动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鼓励“双一流”研究生去中小学任教,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国优计划”的提出,就是力图解决这一问题。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培养体量也许仍然有限,但可以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师范院校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凝练师范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可以说,“国优计划”就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积极探索,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优计划”重点培养研究生,但高质量教师队伍不是高学历教师队伍,这一计划强调的是发挥综合性高水平院校的优势,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教师。

为此,在具体实施计划时,不论是试点学校还是选择该计划的学生,都要摆脱学历思维,重视从教的核心能力与素质培养,让“国优计划”真正为中小学输送一批高素质的科学教师。

另外,名校毕业生不等于就是名师,名校毕业生成长为名师,还需要进入教师岗位后的使用、管理、评价与继续教育全面跟上,要为所有教师的职业与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培养中小学教师(深聚焦)
...来了更多选择。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由北京大学、
2024-01-14 05:53:00
...记者孙竞)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第二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2024-08-20 11:24: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吸引更多优秀理科生到中小学当老师南京大学首批“国优计划”研究生亮相扬子晚报讯(记者 杨甜子)12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学举行首届“国优计划”开班典礼暨“国优计划”
2023-12-21 03:05:00
...厦门日报厦门大学入选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 本报讯 (记者 佘峥)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国优计划”首批30所试点高校,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近日,
2023-07-29 07:35:00
...划”项目培养委员会,由教育专家和中学校长组成;18所中小学成为“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探索“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的培养模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配备 “1+1+1”导师组…
2024-01-23 11:51:00
...。自1997年开始试点招生以来,在我国已有近30年历史。“中小学老师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提高中学老师学历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扩招的动力所在。”作为首届指
2024-03-20 06:40:00
...日,据教育部网站显示,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
2023-07-27 14:32:00
...北京青年报胡欣红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国优计划”《意见》),首批试点将支持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
2023-07-31 00:36:00
...转自:太原日报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批试点支持清北复交在内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为中小学输送
2023-07-31 06: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9月22日—26日,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将在威海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
2025-09-20 11:06:00
纪维建中秋时节,田埂上的玉米透着金黄,空气里飘着淡淡的“庄稼香”。山东省宁阳县鹤山镇赵庄小学的操场上,324 名学生的嬉闹声此起彼伏
2025-09-20 1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