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捐肾救夫 生命因爱重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17 00: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凤宣

何翠翠心地善良,勤劳能干,丈夫于2018年5月查出尿毒症,她不惜一切代价为丈夫治疗,并将自己的一颗肾捐给丈夫。手术后,她悉心照料、百般呵护丈夫,丈夫病愈,并像以前一样重新投入了工作。何翠翠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家庭,书写了一段相濡以沫的佳话。2022年4月,何翠翠被评为“滁州好人”。

丈夫重病,幸福家庭突遭厄运

何翠翠和丈夫刘家发1993年结婚,两人相敬如宾,感情深厚,一起打工创业,养育了两个孩子,一家子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家庭和睦、衣食无忧,过得开心幸福。

2017年3月,命运突然给这幸福的一家开了个玩笑,刘家发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被查出尿毒症,给这个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7年6月,刘家发在蚌埠淮委医院住院透析了20多天,花去2万元医药费,后来为了节省医疗费用,也便于治疗,就转回到凤阳县人民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为了照顾刘家发,何翠翠辞掉了工作,天天陪着丈夫。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额的治疗费用增加了家庭负担,原本经济宽裕的家庭变得捉襟见肘。

镇、村里为她家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列入扶贫对象,还为何翠翠申请了公益性工作岗位,这虽然减轻了他们家的经济负担,但是刘家发的病还是没有好转。

刘家发得病后思想负担也很重,看到日夜操劳的何翠翠,便有了放弃治疗的想法。何翠翠怕丈夫想不开,就劝他说:“穷也好富也罢,只要人在,就会有一切,钱都是人挣来的,不怕还不了债!”

捐肾救夫,为爱坚守共闯难关

几年的透析让刘家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医生建议他们做肾移植手术。可是面对肾源紧缺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何翠翠一时陷入了困境之中,这更加剧了刘家发放弃治疗的想法。

刘家发的哥哥见此情景,想捐出自己的一颗肾,何翠翠考虑哥哥有着自己的家庭,没有同意。儿子提出要捐肾,何翠翠觉得孩子还小,也没有同意。她想:还是我捐肾最合适。于是瞒着家里人去合肥做了配型检查。通过一系列的配型检查后,她竟然完全符合捐肾条件,连医生都感叹这是奇迹。

2019年8月,何翠翠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地为丈夫做了肾移植手术。医生都说何翠翠太伟大了,何翠翠却说自己只是要一个温暖的家庭。

丈夫病愈,相濡以沫谱写大爱

手术以后,刘家发先住院观察,看是否出现排异反应。十几天后,要定期复查一段时间。为了方便丈夫复查,何翠翠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价格便宜的房子。在这段时间里,她加强护理,按时按点叮嘱丈夫吃抗排异的药物以及护肝护胃的药物。经过精心照料,刘家发的身体开始逐渐好转。医生说,这或许就是爱的力量吧!

回家后,何翠翠继续精心照顾刘家发,给他做一些好吃的饭菜,买一些营养品。幸运的是,刘家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半年以后,就可以做活了。何翠翠也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她又像往常一样乐观、开心地忙碌着,完全忘记自己少了一颗肾。

如今,刘家发身体已基本上得到了恢复,不仅可以做农活,还可以继续做以前的工作。一家人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同时也很感谢党和政府在他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滁州一“孝女”深情演绎人间大爱
...连患病,彻底打乱了这个小家庭的平静。精心护理让母亲生命延长王静清楚记得,2017年2月14日,母亲一纸患有“卵巢癌”并已转移的诊断报告彻底打乱她的心。医生说,她的母亲只能活半
2024-05-30 16:33:00
...日报丹心育桃李 芬芳馨满园——记来安县实验小学教师刘家越全媒体记者喻 松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她广阔的天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她教育的信念。27年来,刘家越牢记为党育人、为国
2023-11-14 00:14:00
闫香林:多年如一日用爱撑起一个家
...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这种病治愈的几率很小,即使保住了生命,也将终生丧失劳动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闫香林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一向坚强的她毅然擦干眼泪,一路陪伴丈夫与死神赛跑。
2024-05-11 10:05:00
盲人歌手刘赛:倒贴2套房嫁河南农村,丈夫愿把自己的眼睛换给她
...,蛋黄派哥个终于向刘赛表明了心意,从此之后,刘赛的生命里,便多了一个深爱她的男人。 他们在一起的时期,也正好是刘赛事业发展正红火的时期,事业的逐渐上升,让刘赛的经济状况得到
2023-01-19 14:41:00
《国色芳华》何惟芳到底从哪些方面,完美诠释现代女性新标准?
...自己的幸福,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用婚姻去拯救母亲的生命,从何惟芳选择嫁入刘家这个决定后,我们不禁会扪心自问到:你会付出多少去挽救父母的生命?那是妈妈啊,可能有的人会选择倾家荡
2025-01-09 15:26:00
...个大棚的草莓。板房内电路故障引发火灾,夺走其年轻的生命。得知杨伟出事,债主们纷纷前来询问何时能还债。回想起还债的那几年,薛荣记忆犹新:“寒冬腊月,为了保住大棚不被雪压塌,和工
2023-07-06 00:19:00
男子突发心肌梗死在ICU靠人工心肺维持生命 每天机器费4000元 四个月身孕的妻子向社会求助
...症监护室里已半月有余。此刻,他只能依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袁俊的妻子牛乐乐不知道这十多天是怎么度过的。她每日只能从医生口中和费用清单里获悉丈夫的身体状况。清单越叠越厚,医疗费已
2025-08-25 16:40:00
她官宣退圈,因为“小三”
...到了一个办法,不如我们找一个靠山?”彼时,武术指导刘家良顶着“黄飞鸿第四代传人”的头衔,参与过许多武打电影的制作,在香港娱乐圈地位颇高。张国荣、翁静晶和刘家良一次拍摄结束后,
2023-06-12 11:01:00
夫妻互尊敬 共筑文明家
...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张羿的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他们家庭和睦,夫妻之间互尊互敬、孝老爱亲,并以身示范教育孩子,婆媳之间关系融洽,一大家
2023-07-04 00:1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白皮书揭秘青年婚恋观:门当户对背后的幸福密码
在爱情里,我们总信奉“真爱无敌”仿佛只要有爱,一切困难就都能迎刃而解。但当我们真正踏入婚姻的殿堂,面对生活的琐碎和现实的考验时
2025-11-17 10:55:00
拒绝起点焦虑,让教育的“赢”走出一时快慢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不少家长大搞“超前学习”,小学生忙着上初中课程,有的甚至提前学完初二重点课程……媒体调查发现,在“双减”的背景下
2025-11-17 14:29:00
花满院落四季暖 情融烟火润春生
金秋时节,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群鹏超市的门前。门檐上贴着红火的拉花,风一吹轻轻晃。只要一进小超市的门,就能闻见淡淡的花香
2025-11-17 14:33:00
梦中圆梦
夜里,从梦中醒了,不知是几点。仔细回味、品咂刚才的梦,“梦中圆梦”4个字跳出脑海。是的,真是在梦中圆梦。梦中,我回了六平房
2025-11-17 18:21:00
超越血脉的亲情
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溯游,妹妹恰似一束光,从悠远的时光深处款款而来,温柔地照亮了我成长路上的每一道裂缝。妹妹比我小3岁,生得玲珑俊秀
2025-11-17 18:22:00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 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 初中生回忆去世的奶奶感动全网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奶奶明明没吃,却和我一样开心,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近日
2025-11-16 07:58:00
提醒老人接娃 活动室装上“放学铃”
“叮铃——”清脆的电子铃声响起,正在活动室排练舞蹈的老人们停下动作,互相道一声“下午见”,便匆匆赶往学校接孩子。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2025-11-16 15:37:00
鼻孔塞入异物 深夜送医取出
2岁孙子出于好奇,将一粒花生塞入鼻孔,爷爷尝试多种方法均未能取出。11月15日晚,网格员接到求助后,立即开车将孩子送往医院
2025-11-16 15:37:00
孩子头上磕了个包? 头皮血肿的紧急处理与护理误区
客厅里突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冲过去一看,宝宝额头鼓起一个大包,或是后脑勺磕在了桌角,慌乱之中
2025-11-17 04:59:00
孕妇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孕期不仅是孕育生命的美好时光,也是女性心理变化最为复杂的阶段。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身体形态的改变以及对未来角色的期待与担忧
2025-11-17 04:59:00
从反思到前行: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教育的旅程,是一场漫长且温柔的修行。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力量。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在课堂的细节之内、学生的眼神之中
2025-11-15 05:22:00
【天眼快评】男孩总把牛奶给同学喝,一句“他没有妈妈”,让人瞬间破防
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儿子的对话,让“一盒牛奶”成了全网热议的温暖符号。这份藏在牛奶盒里的善意,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层层转折中
2025-11-14 16:12:00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